接到陆元欢的电话,陆元青才开车去镇上把人给接了回来。
“一开始不是说买的早上的车票吗?怎么临时改了?”陆元青笑着问道。
陆元欢回到娘家,心里也开心,整个人都露出愉悦的心情,一点情绪都没有暴露,陆元青自然也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糟心的事情。
“平平回家了,所以我就改了回来的时间。”陆元欢笑着回道。
陆元青漫不经心的打了一下方向盘,疑惑道:“八斤回来了?”
那陆元欢不在市里待着,还大老远的回村来?
陆元青皱起眉。
陆元欢笑了笑,道:“是啊!谈女朋友了,回来告诉我们一声,对了三哥,大伯最近情况怎么样了?”
陆元青快速偏头看了一眼她,然后回道:“还不是那个样子,两年前摔了一跤之后,这两年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
明眼人都清楚的明白一个事实,陆大伯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样子了,没多少时间活头了。
陆元青已经回村待了大半个月,看情况也是打算继续在村里待着,待到没办法之后再说。
陆元欢微微叹口气,“三哥,你说人走到这一步,是不是很心累啊!”
陆元青轻笑一声,“有什么心累的?每个人都要走这一关,早晚的事情,大伯年纪也大了,日子苦过,也享过儿女的富,见过越来越好的如今,他看得很开。”
如果是最开始,接到家里的电话,陆元青还有些难受,心情不是滋味,那么现在,已经回村大半个月的他,在难得几次清醒过来,却宽慰他的陆国斌的谈话中,他已经没有那么畏惧死亡了。
其实,没有人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
陆元青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反正,在他这个年纪,还是会怕死,会想要好好的活着。
尤其是过了五十岁之后,一点小感冒就能拖他好几天的时候,他也会瞎想,想着自己不小心就遭了怎么办?
这个世界,他过了好几十年,早就不舍。
也不知道,像陆国斌这个年纪的人,在难得有点清醒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一点不畏惧死亡。
还能那么坦然的宽慰陆元青这些小辈。
陆元青想,可能只有等他到了那个阶段才能明白吧!
“你也别有什么太多的心理负担,大伯这个情况,也就这样了,只能接受。”陆元青见她情绪不太对,以为是担心陆国斌。
陆元欢扯了扯嘴角,道:“到现在,我都还能记得,在家里一口吃的都没有,只能等死的时候,是大伯给我们拎来了粮食,没有他,可能我们早就撑不下去了吧!”
陆国斌对他们一家真是仁至义尽。
当然,陆元青对陆国斌也回报不少。
大伯家的三个孩子,只要想要创业的,陆元青都给予帮助。
而大伯和大伯母,陆元青就对他们更好了。
每年过年过节的礼物从来没有少过,他还带着他们去京都玩,其他地方旅游。
在陆国斌他们退休能走的时候,陆元青让他们见过很多不一样的风景。
大伯母张盼兰去世的时候,对陆元青说,她很满足,去过那么多地方。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虽然已经接受了事情,但是自己面对这样的事情,就算开解了自己,心里也不可能一点都不介意的。
“不说这些了,知道你回来,小南直接杀了一只鸡,小玲早就炖好了,就等你回来呢!”
陆元欢笑了笑,道:“那我有口福了。”
“多喝点鸡汤,现在老家养的鸡,可比外面买的好。”陆元青说起来都有些感慨。
刚来的时候,差点都要一家子饿死了,那还管什么健康不健康的问题,有什么吃什么吧!
后来有了钱,还没感受多久的美食快乐,现在的食物渐渐就变成科技与狠活了。
陆家有陆元青这个有先见之明的,早早就搞了农场,自产自销,吃的都是自家种的,放心。
但心里就是惦记着农家土鸡的味道。
镇上到村里,开车十几分钟的事情。
兄妹二人聊聊天就回了家。
汪汪汪!!!
车刚停在一家门口,门里就传来几声狗叫声。
如今陆家在村里的房子,以前的老房子早就没住了,也不能住人了。
陆元青他们本来打算重新建一下,但后来陆明南找村里批了地基,建了一大一中庭别墅。
可能是去京都,住过四合院,慢慢喜欢上了带院子的房子。
所以,老家的房子,陆明南也搞了院子,一个大铁门,一打开可以直接把车开进院子。
陆明南在老家修的房子很大,够他们一家子所有人回来住,所以,陆元青和陆元波才没有想着修整一下老宅。
“小姑……”
把车开进院子,打开车门,听到声音的陆明南和刘玲就急忙走了出来。
“小南,小玲。”陆元欢笑看着两人。
有了各自的家庭之后,每次见到家人,都格外的欣喜。
陆元欢刚下车,就被刘玲招呼着往屋里坐,陆明南更是直奔厨房,把做好的饭菜都端到饭桌上。
“小姑,快来吃饭,早就炖好的鸡汤,就等着你来呢!”
陆元青熟门熟路的把陆元欢带回来的礼物放在堂屋之后,就把她的行李放回了属于她的房间。
在他去接人的时候,刘玲和陆明南在家里,早就把她要住的房间收拾出来,床上铺上干净的床单被套。
晚饭很丰盛,明显有几道都是陆明南的手艺,陆元欢吃得很开心。
她也难得把心中的那些烦心事,都抛掷脑后。
饭后,陆元青带着她去陆大伯家看了看,打了一声招呼。
而陆明南则是和刘玲去了竹器厂。
石花村已经大变样,每次回来,陆元欢都觉得变了很多。
“真好啊!现在村里的路,都通往家家户户,真方便。”
走在村里的道路上,道路两边路灯亮堂堂,跟城里是没法比,但是这也不是陆元欢记忆中一黑就看不见路的村子。
陆元青:“竹器厂生意一直都不错,加上小玲成为厂长之后,她是个有能力的,每年的分红都比以前多了不少。”
虽然也有钱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竹器厂的竹编工艺品卖得比以前更贵了。
但是,竹器厂能够一直经营得这么好,很大原因,都是刘玲的功劳。
“小玲是个有本事的,我当初看她第一眼,就觉得这姑娘是个有主见的人,小南真是走大运了。”陆元欢笑道。
“我也觉得。”陆元青非常赞同。
以前他就很担心,小南读书不好,会找不到媳妇,还会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越来越远。
谁想到这小子运气这么好,有竹编手艺不说,还能找到喜欢他,愿意为了他回到村里的姑娘。
傻人有傻福,这句话没错了。
“呵呵!”陆元欢笑出声,“竹器厂是扩大了吗?这么忙?他们大晚上还要去加班?”
陆元青解释道:“最近竹器厂接了一笔大生意,时间上有点紧,所以小玲有点忙。”
至于陆明南,这家伙纯粹是去陪媳妇的,很多方面,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陆元欢了解的点点头,“忙也要注意休息,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陆元青没离开村子的时候,当时因为国内环境的原因,竹器厂的生意,一直都是往港市还有国外销售的。
后来改革开放,刘玲又从京都念书回来,在她成为厂长之后,大刀阔斧,改革了竹器厂以往的销售方向。
如今,不仅竹编工艺品,不仅面对的是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也占领。
这样一来,竹器厂的生意自然就非常好,每年赚的钱也更多了,他们的分红自然也是非常可观。
“说说吧!你怎么了?”客套话说完,陆元青也直接的问出他疑惑的问题。
不要说没什么问题。
就单单当兵的儿子好不容易回家,却转头离开,这件事就让陆元青觉得很不对劲了。
更不要还有其他不对劲的地方。
陆元青多了解陆元欢啊!
陆元欢停住脚步,愣了一下,转而轻笑一声,继续走。
“三哥,有时候我还挺羡慕你的。”
陆元青:“……”到底是谁交代啊!
“怎么就羡慕我了?生活不如意?古玉山做了什么?让你不开心了?”
陆元欢:“就单身啊!有时候我就很羡慕,没有家庭,没有子女,也没有这些会带来的烦恼。”
“以前我就很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固执,就不能将就将就吗?就这么孤单,老了怎么办,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时不时就有一种念头冒出来,无拘无束也挺好的。”
陆元青轻笑一声,道:“你这是过了一种人生,就羡慕另一种人生了。”
“一个人,在未来的生活方向上,尤其是在面临结婚的时候,这时候就会有两条路站在你面前。一条是大多数人都默契选择的,结婚生子,家庭热热闹闹的,而另一种则是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一个人潇潇洒洒的。”
“都说,不管你结不结婚都会后悔,但是呢!两种结局,就看你选择那一种了,结了婚,那么必然会面对家庭中的各种烦恼,而不结婚,就要接受老了无依无靠孤孤单单的时候。”
“我看古玉山这小子这些年对你也很好啊!你不至于因为一点事情,就开始后悔起和他结婚了吧!”
“噗嗤!”陆元欢没惹住笑了出来,“哪跟哪啊!就算我有时候有点想不开,但也不至于后悔结婚啊!他对我很好的。”
陆元青勾了勾唇,道:“他能让你在结婚的事情上,说不后悔,这就已经是他的本事了。”
“但是呢!三哥告诉你,一段婚姻,对方给你的回馈是一回事,还有你自己的感觉。”
是,古玉山对陆元欢好,结婚几十年,从来都没有亏待过她,反而对她非常的贴心。
这对于大多数步入婚姻几十年的夫妻来说,就已经需要庆幸和愉悦的了!
但是,如果只靠这个,看来还是不行的。
要不然,陆元欢现在就不会这么纠结了。
毕竟,恋爱只关乎两个人,结婚却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双方长辈兄弟姐妹,结婚后的下一代,这些统统都是构成婚姻里幸福与否的原因。
当然,几句话的功夫,陆元青也知道了这次陆元欢不是因为古玉山而不开心的,那就只有她的一双儿女。
那么,是古安平还是古安安呢?
“三哥,安平有结婚对象了,是张小雅的女儿。”陆元欢淡淡的说道。
陆元青猛地停住脚步,声音都劈叉到老远,“谁?”
不是他年纪大了没有听清,而是他下意识就不愿意相信自己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