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她想啊?就周家那穷样,再不将周树枝嫁掉,还能养得起她吗?”
“你也别心疼她,平日里,哪天不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在村子里阴阳这个,阴阳那个,谁见了不觉得她讨厌?”
“就是我女儿因为长得黑,还被她骂哭过好几次呢,这老天也是长眼的,这不,亲自来收她了。”
“......”
众人议论纷纷的声音,全部落入了一旁周树楚的耳朵。
此时的陈桃花还没注意到一旁的周树楚。
她的视线都在旁边朝着他议论纷纷的妇人身上。
直到谢管家的马车走到跟前了,她才看到周树楚。
没办法,因为周树楚已经挤出了人群,来到了跟前。
不止周树楚,还有池飞玄他们几人都在。
另外还有一个站在周树楚旁边的男子。
想来应该就是自家女儿念念不忘的那个什么秀才老爷张子亦了。
看着他们这一帮人,陈桃花的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只是这次她学精了,没再当着众人的面大吵大闹。
何况这对于陈桃花来讲,今日是她女儿“出嫁”的日子。
她自然不会在这样的日子里搞事情。
如果是以前,她也会跟自家女儿想的一样,只有这样的男子才配得上自家女儿。
但是现在她已经认清事实了,已经无力去改变了。
知道自己就算争,也争不过这些人了,只好狼狈地朝着自家屋子里走去。
然而周树楚他们并没有因此就离开。
因为他们知道,一会周树枝出来定还有一出好戏。
好戏看了一半又不看,这可不是她周树楚的作风。
果然,没一会便听到周树枝吵吵嚷嚷的声音了。
“不嫁,我不嫁,我不要嫁,你们放开我......”
当然他们听到的只是声音,至于人便看不到了。
因为人已经被绑在马车里面了。
为什么说是绑呢?
如果不是绑的话,周树枝可能已经跳下马车了。
哪怕是这样,他们都能明显看到马车在摇晃。
可见这周树枝有多排斥了。
他们猜得没错,周树枝确实排斥。
原本还好一些,只是当看到来接她的人是谢管家时,就知道陈桃花刚才的那些话都是哄骗自己的。
王管家若真如她说的那般,今日铁定会亲自现身。
到现在,她都不知道那个王地主长什么样。
也不知道是哪个八卦的妇人,在看到马车经过她前面时,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就掀开了马帘。
一看,周树枝头发凌乱,像个疯子一样在马车里面。
哪怕是这样,他依旧在大喊大叫。
可是又有谁会理会他呢?
因为马帘的掀开,周树枝一眼便看到了周树楚。
她就站在前面,而且人群当中的她极为显眼。
大家仿佛都怕碰到她似的,与她都有着一小段的距离。
她身上的衣裳也与旁边的妇人格格不入。
所以,周树枝一眼便看到了她。
还有周树楚旁边的张子亦。
这般想着,周树枝又挣扎得更大力了。
“你们快放下帘子,谁让你们掀开的,你们这群恶妇,你们不得好死......”
只是众人根本就没有将周树枝的谩骂声放在心里。
有的也只是讽刺。
这就是村里的妇人。
这时人群中的一个妇人,又朝着众人开始八卦起来了。
“你们可知道,这老周家这十几两银子当天就用完了。”
“怎么可能呢?那可是十几两嘛,就算还了村子里的那些外账,不也还有五六两吗?”
“我家就住在他家隔壁,我还能不知道吗?后来人家要债的又上门了,你们可知道要的是什么债?”
“什么债?”
“周小山的赌债呗。”
随后又将那日老周家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依你这么说,方招娣如今还躺在床上?”
“可不是嘛,听说还伤得挺重的,这不都没有银子去请大夫了。”
“哎哟,这恶人还真的是有天收。”
“反正我看呀,他们老周家的日子也就这样了。”
“......”
听到这些话,周树楚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感觉,看到那一家子这样,她心里既不痛快,也没有想要幸灾乐祸的心情了。
或许一切都看淡了吧。
又或许他们在自己心里可能真的已经不重要了。
总之不管是怎样,这一家子都与她无关了。
最后周树楚又去了一趟李婶子家。
当然,这一趟池飞玄他们没有跟着去了。
该看的热闹都已经看完了,姑娘家的私话,他们就不方便听了。
.........................................................................
三日后。
这一日,简明和张志勇,还有黄春枝,周二山他们都从京城回来了。
因为易太英已经带着方一思回京换他们回来了。
军中有他们,池子轩也比较放心。
再加上周树楚与张子亦定亲的日子也快到了。
这不,身为爹娘的他们,肯定是要回来的。
这两家人一合计才发现,张春花这段时间备了多少事情?
“要我说,这两副头面可能有点少了,你等着,明儿个我再去备两副。”
黄春枝看着张春花极为认真地说道。
“哪能让你破费呢?这不都是我来备的吗?再说了,这不过是定亲,有两副头面已经很不错了。”张春花好笑道。
“那不成,树楚不只是你女儿,也是我女儿呢。”黄春枝想也没想地说道。
这些年他们都在京城,对于周树楚,她早就拿她当女儿一样看待了。
这话可谓是说到张春花心坎上了,顿时喜笑颜开。
在京城里,黄春枝是如何对自家女儿的,张春花都看在眼里。
女儿能找到这样的人家,也是她的福气。
于是第二日,一行人又急匆匆地去了县城。
这一次可不止张春花一人过去了,黄春枝比她还心急呢。
天刚亮,人便已经来到了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