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熙的身份是知府家的嫡女,大家都是知道的。
出于名人效应,这些百姓在得知这个摆件明熙手中也有一件的时候。
肯定会有不少人出于跟风的心理,也想买一样的摆件。
所以刘县令店铺当中摆放的那些摆件,一定会顺利的卖出去。
楚辞的这句话倒是给了刘县令一个提醒。
是啊,刘县令觉得明熙既然抽中了这个摆件,那么肯定会有不少人要来买他店里面的那些摆件。
刘县令想了想,觉得不行,价格不能再那么便宜了。
他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摆件的价格提上来一些。
这样也能多赚点钱,所以刘县令连忙对楚辞行了个礼说道。
“多谢大人,大人您慢走。”
楚辞看着他这样子,笑了一下,转身和明熙等人离开了。
直到楚辞走远了之后,老王这个时候才想起来。
想要邀请楚辞一起来参加他儿子的婚礼,可是在他转头之后。
只能看到楚辞的背影,老王有些失望的说道。
“真是可惜,刚才本来还想邀请大人一起来参加的。”
楚辞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非常高大,现在老王家有这种好事。
当然也希望能让楚辞一起来。
本来老王就是这么一说,周围众人听到之后,立刻对他说道。
“你这种想法可万万不敢有,楚大人是堂堂知州,位高权重,又怎么可能来参加你儿子的婚礼。”
老王听到这人的话之后,这时才反应过来。
是啊,他怎么犯了这个错误。
不能因为楚辞平易近人,没有架子,就忘了他们之间的身份。
楚辞是官他是民,民怎么能邀请官来参加自家的宴会呢。
幸好他刚刚没不自量力的去邀请楚辞,要不然真是贻笑大方了。
也怪不得他们在这里讨论宴会的事情,楚辞并没有回应。
人家不管怎么样也是堂堂知州,他刚刚实在是太没有分寸了。
老王连忙笑着对众人说道。
“瞧我,都高兴糊涂了,大家别介意,到时候就我们众人一起乐呵。”
氛围这才又重新热闹起来。
楚辞在和明熙回去之后,明熙先让小桃把摆件放好。
准备回去送给她奶奶,接着对楚辞笑着说道。
“楚辞,今日商场成功开业,想必要不了多久,松阳县就可以繁荣起来了。”
明熙虽然今日没有进商场内,但是也知道众人购物的心有多狂热。
这一次肯定收入不少钱。
虽然那些钱是商户自己赚的,但是在松阳县赚的钱,肯定要在这里交税。
长此以往下来,松阳县会越来越富有。
楚辞此刻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之前她因为商场还未开业的缘故。
所以哪怕自己身上还背着别人的污蔑,也依然没有功夫去处理。
甚至还发展到,被别人专门来到松阳县指着鼻子质问。
现在商场成功开业了,她也可以有多余的精力来解决名声的问题了。
楚辞对明熙点点头说道。
“是啊,商场开业了之后的事情就不用我操心了,右相往我身上泼脏水的事,也该解决了。”
明熙是知道,楚辞现在被外面那些不知情的百姓所误会。
闻言关心的对她问道。
“你打算怎么做?”
只可惜自己不过是一位闺阁小姐,就算想要帮楚辞洗清冤屈。
影响力也只在咸阳城内,至于其他地方,明熙也无能为力。
楚辞对明熙说道。
“我如今成为咸阳城的知州,按理来说该去巡查一下咸阳城下面的这些地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右相的妻子娘家,其中有一支在平和县,或许这里会是突破口。”
“平和县?那里是接近苏州城管辖范围的一个县城,虽然是在咸阳城的管辖范围,但是因为和苏州城关系好,并且也是一个制盐地,所以发展的也很好。”
明熙倒是对咸阳城下面的这些县城比较熟悉。
平和县虽然明面上被咸阳城管,但是因为距离远。
其实和咸阳城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反倒和苏州城的关系不错。
楚辞点了点头,说道。
“我要去那边看看情况。”
并且楚辞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在大街上。
有两个妇女谈论她孩子三个月没给家里写信,去的地方就是平和县。
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知州了,总不能还和曾经的县令一样,只管松阳县的事。
明熙见楚辞都做了决定,便也只能点点头问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这个楚辞倒是还没定,对明熙说道。
“一个月内,我把松阳县这边的情况交代一下,才能去。”
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明天就正式到六月。
转眼半年又过去了,明熙抿了抿嘴,有些意犹未尽的说道。
“好吧,我知道你也很忙,等过两天我也得赶紧回去了。”
“有什么事吗?”
明熙见楚辞都这么问了,索性就告诉楚辞说道。
“我爹娘要准备给我定亲了,我这一次回去,就是得商量这个事情。”
虽然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她明熙的家世,还是可以稍微挑一挑的。
她母亲在这段时间就一直收集门当户对的人家,谁家有那青年才俊。
作为定亲的候选人,随后等明熙在松阳县玩完之后。
回去挑一挑喜欢哪个,到时候再定。
楚辞听到明熙这么说,愣了一下。
明熙比她还要小一岁,今年不过17。
若在现代,才是一个高中生,但是在古代,居然就要考虑定亲了。
楚辞感叹的说道。
“太快了吧。”
明熙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她最是向往自由,在家里虽然是处于深闺,但毕竟在父母的羽翼下长大。
想干什么干什么,但是嫁了人就不一样了。
不管挑的夫婿再好,到了婆家,终归和自己家不一样。
更别说还是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男人,哪有楚辞的日子好。
自立自强,虽然没人保护,但是同样也不受任何人的拘束。
楚辞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样,自己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规矩。
所以只能对明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