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众人目瞪口呆之时,李承乾右手一抬。
旁边的旗令兵连忙发出指令。
下面的指挥官也是铿锵有力的喊道:“立正,向后转,敬礼。”
唰唰唰~
百来人的小队伍,齐齐向李承乾敬礼。
可让众人震撼的程度完全超过了刚才的骑兵和陌刀兵。
要说对阵当中,面对骑兵和陌刀兵之下,还是有活命的可能。但是面对上这炮兵,恐怕连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李承乾往下看,也是立正回了一个军礼。
紧接着,炮兵方阵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很快消失在了众人的目光之中。
只留下了一阵硝烟的味道。
后面的方阵虽然很豪华,可除了百姓和那些勋贵家眷兴致勃勃的看着,城墙之上的人已经没人过多去关注了。
全都是关于炮兵的一幕幕回荡在脑海之中。
一个管子,三个人,一个火把,便能将城墙轰塌。
这......太超纲了。
李世民这边让张阿难把李承乾喊过来。
“父皇。”李承乾蹙着眉对李世民行礼道。
“嗯。”李世民挥退了左右,让侍卫跟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算是给父子两人留出了空间道:“雷霆炮展示,为何朕不知道?”
语气有些严厉,像是责备一般。
李承乾撇撇嘴:“父皇,雷霆炮展示,只是震慑那些宵小之辈罢了,并无伤大雅,同时也是在告诫大唐那些不安分的人,如今朝廷掌握了火器,让他们低调一些,不好吗?”
这话说的是没错,可李世民还是担忧道:“难道大唐能造,那些番邦小国就不能造?他们要是拥有了雷霆炮,大唐边疆又该防御?”
对于雷霆炮能够炸毁城墙,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是一些不那么坚固的城墙,想要炸毁长安城这种高大的城墙,威力还是不够。
大唐边疆的城池,城墙可都不那么坚固,要是真的番邦小国有了雷霆炮,那么边疆岂不是日日胆战心惊?
作为皇帝,李世民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可李承乾却嘴角咧着笑道:“父皇,您觉得如今的雷霆炮很厉害吗?”
“不是吗?”李世民皱眉道。
不明白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
都能够炸毁城墙了,还不够厉害吗?
李承乾伸出食指,在李世民面前缓缓摇道:“不,雷霆炮只是初代版本,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只不过以大唐如今的冶炼技术还不行,最起码要制造出一种叫钢的东西才行。”
“而钢这种东西,不仅仅是千锤百炼这么简单,需要借助工具。这个工具如今南崖工业园已经在制作了,运气好,三年五载的就能成功,运气不好,恐怕三十年五十载的才能够成功。”
“不过,一旦这东西面世,那么未来大唐将士打仗,完全不需要冲锋陷阵,只需要操控武器,对于敌人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哪怕在坚固的城墙,在这些武器面前,都会如同纸一般的被撕开。”
“雷霆炮如今看着是厉害,它也有致命的缺陷,这些缺陷外界不知道,所以统一认同它非常厉害,可在儿臣的脑海里,雷霆炮只是最简单的武器。最起码以如今大唐的工业,还能够造一些出来,可要是碰到工业强国,哪怕有雷霆炮,也是毫无抵抗力。”
工业?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李承乾提及这两个字了,李世民非常疑惑,何为工业。
难道是专门造武器的名词?
而且雷霆炮缺陷,他也明白,不能连续发射太多次的炮弹,不然容易炸膛。如今雷霆炮,顶多是发射十发炮弹,必须要停下来冷却。危急时刻,可以用冷水冷却,可用的次数多了,炮膛内部容易变形。
说到这里,李承乾想起了跟李世民说过海对岸那个国家,故作叹息道:“父皇,还记得儿臣跟你说过海对岸的国家吗?”
“当然。”说起这个国家,李世民神情凝重起来。
身为七世纪的最强碳基生物,他不允许这个世上有任何一个国家超过大唐。
同时也是有了浓浓的危机感。
允许李承乾这么搞,那也是对于海对岸国家的畏惧。
李承乾指了指南边的方向道:“父皇,如今大唐发展还是太落后了,想要超越他们,最起码需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在超越他们的同时,我们需要的是掠夺财富,只有足够的财富,才能够支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新式的武器。”
“父皇有没有想过,未来火枪可以发展到连续发射。就如诸葛弩一般,可以连续发射五支弓箭。但是火枪的极限是可以一次性发射上百发,比诸葛弩威力更大,弹药更多。”
上百发?
闻言的李世民瞬间瞳孔瞪大。
诸葛弩当然是知道,可惜威力不大,射出去的距离也不远。
火枪好像跟诸葛弩确实挺像。
但如果按照李承乾的说法,火枪可以改进到连发,威力更大,那也是神器一件了。
李世民如今的想象,完全想不到加特林的效果。
就拿长安城坊市的墙来说,只要加特林的子弹够,将墙扫塌了也不问题。
“父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应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有四五十个国家来祝贺大唐,可父皇这天下难道就这四五十个国家吗?会不会有上百,上千这么多呢?”
“这......”李世民不敢保证。
毕竟他也了解过了,确实外面还有很多未知的国度。
李承乾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父皇的使命是开疆拓土,儿臣的使命是保境安宁。一块地方想要同化,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只有如此,他们的百姓,才能真正的心属大唐。”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非常的认同。
汉化一词,来源于汉朝。
当年的汉朝就是要同化那些蛮族,才有如今基础。
如汉武帝那边,是李世民的愿望。
“好,既然如此,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李世民抿着唇道。
算是放手让李承乾去弄了。
对于这方面,李世民还是非常大度的,除了皇位和老婆,什么都好商量。
“是。”李承乾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这算是承诺。
同样也明白李世民的逆鳞在哪。
用一句话概括:我给你的,就是你的,我不给你的,你不能抢。
。。。。。。
阅兵仪式结束,已经是黄昏。
文武大臣们也是回府上洗漱一番,准备入宫赴宴。
还有各国的遣唐使,也是被送回了鸿胪寺,然后去赴宴。
可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
看了这雷霆炮,不少的遣唐使,都害怕大唐会不断发动战争。
真要如此的话,他们这些小国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本来大唐已经够强大了,别人还能依靠城墙抵挡,可如今有了雷霆炮,城墙如同虚设,岂不是所向披靡?
在这么多遣唐使当中,最担忧的要属渊盖苏文。
没错,就是高句丽鼎鼎有名,谋朝串位的大将军。渊盖苏文现在只是一个使团的领队,年仅28岁的渊盖苏文,能够带领使团来大唐镀金,完全是因为他的父亲渊太祚是之前高句丽的宰相,获得家族的荣光,才会来镀金。
此次镀金之后,渊盖苏文回去肯定会升官。
麟德殿。
今夜庆功晚宴所在之处。
声势浩大。
不止有各国的使臣,就连五品官员以上在长安的官员家眷都到期了。
同时李承乾举办此时宴会,也是打破了以往的布置。
什么家眷要在另外一个殿内。
李承乾这次直接把宴会设在了麟德殿外的空地之上,太极宫很大,可宫殿的占地面积却不多,主要还是空地多。
如同麟德殿外的空地比麟德殿内宽大数倍。
对此,李世民倒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今夜安排的人很多,如果设在麟德殿肯定是拥挤,不如设在外面,更加宽阔。
只是长孙皇后在偏殿休息的时候,皱眉问道:“承乾,你把家眷都安排在一起,会不会有所不妥?”
闻言的李世民没说话,而是看向了李承乾,想要知道回答。
李承乾微笑着回答道:“父皇,皇爷爷,母后,其实你们有没有想过,家眷安排在一起,官员们会更放心呢?毕竟女子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儿臣知道很多官员的夫人,年轻时候也是如花似玉,可不止跟一个官员有过来往,真要是放在了偏殿或者其他地方,谁知道会不会闹出什么事来呢?”
“每一年,这事儿臣都见的太多了。”
“没错。”李渊半躺在椅子上,深以为然的认同,如今的他已经被李承乾带的完全忘记了礼仪规矩了,逍遥快活挺好,为什么要约束自己,都多大年纪了。
“年年总有几个夫人爱闹事,不如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她们也会收敛一些。”
长孙皇后抿抿唇,明白了李承乾的用意,可还是问道:“可家眷一般不见外客,这是规矩。”
“母后规矩是人定的,为何家眷不能见外客?”李承乾蹙眉道:“男子娶女子回家,是为了操持家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庖厨,同时也是能够让他人羡慕,不是吗?”
“既然如此,不见人,谁知道谁家娶的娘子优秀与否?”
额......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长孙皇后都被李承乾给带偏了。
李承乾继续道:“而且今日来的可不止是夫人,还有各府的郎君和小娘子,父皇母后未来给弟弟妹妹们选夫人和小娘子的时候,难道不需要提前了解吗?年年举办,可以从小观察,挺好的。”
听的偏殿内一些皇子和公主都小脸通红,虽然年纪还小,可他们也知道喜结连理是什么意思。
何况李承乾说的如此露骨。
可听在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耳朵里,却不这么认为。
什么为弟弟妹妹们考虑,这李承乾不会是自己想娶媳妇了吧?
想看看各个府邸的小娘子?
好像也不错。
李世民咧嘴一笑:“观音婢,今日就照太子的意思办。”
“是。”长孙皇后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嘴角微微上翘的回应了一声。
这一幕,李承乾总觉得怪怪的,这几人笑什么呢。
他说的很搞笑吗?
殊不知,在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的脑海中,已经把这次庆功晚宴,当成了李承乾的相亲宴了。
十岁订婚,十四岁结婚。
也合情合理不是。
太子相亲,事关重大,什么规矩不规矩的都可以让一让,也是合情合理嘛。
身为母亲的长孙皇后脑海中都已经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