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妮莎满脸沉痛,继续向在场众人讲述:“当年,总统领导的新政府大力推行那项激进的农业计划,一心发展‘生态农业’,强制农民摒弃化肥、农药以及转基因种子这些现代农资,妄图实现农业的‘自然化’。可谁能想到,这一决策竟成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她微微颤抖着双手,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
“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严重下滑,粮食产量锐减了大约40% - 50% 。这直接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短缺,食品价格疯狂飙升,农业经济瞬间崩溃。Gdp下降严重,通货膨胀率更是夸张地提升了2000% 。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民众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阿妮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多地都爆发了民众抗议活动,大家纷纷要求政府解决粮食危机与经济问题,恢复农业的稳定生产。”
“这一政策不仅让国内民众苦不堪言,还遭到了国内外多方的严厉批评。在我们国内,像斯里兰卡马坎杜拉可持续农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达莎妮·贾亚曼纳等专业人士,都指出了这项政策的不合理性。斯里兰卡农业部技术总执行官普拉卡什·维杰拉特内也公开表示,政策实施时根本没充分考虑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问题。贸然禁用现代农资,无疑是对农业生产体系的巨大冲击,严重后果接踵而至。”阿妮莎无奈地摊开双手,脸上写满了无奈。
“在国际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相关会议里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的这一农业政策毫无科学依据,也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完全是短视行为,严重威胁到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可能引发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还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违背了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国际通行理念。这样下去,我们在全球农业竞争格局中根本无法立足,甚至还对区域农业稳定产生了负面示范效应。”
阿妮莎说完,缓缓坐下,会场里陷入了一片寂静,众人都在沉思这场农业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 。
饶毅教授又举手,待主持人示意后,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神情专注且认真。“我想补充一下,关于斯里兰卡经历的这场社会危机,我们国内的专家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他微微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中心研究院的龙文军研究员指出,斯里兰卡这种激进的农业转型,完全忽略了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和技术支撑条件。农业生产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贴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从种子、土壤到灌溉、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成熟的技术与充足的资源支持。而这样不顾实际的转型,极有可能使农业陷入长期的困境,就像斯里兰卡所经历的,粮食产量锐减,农民生活难以为继。”饶毅教授神色凝重,轻轻摇了摇头。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的高级经济师李宝东认为,禁用现代农资这一决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连锁反应。农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从农资生产、农产品种植,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旦上游的农资供应被切断,下游的加工企业会面临原料短缺、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整个农业经济的稳定将被严重破坏。斯里兰卡的农业经济崩溃,便是最好的例证。”
“还有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提出,从农业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斯里兰卡当时尚未具备全面推行有机农业的成熟条件。推行一项新政策,必须建立在成熟的技术基础之上,否则就如同在沙滩上建楼。这样仓促地实施政策,只会让国家和人民承受巨大的代价。”饶毅教授说完,缓缓坐下,会场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印度科学家举手提问。他站起身,微微欠身,礼貌地说道:“尊敬的阿妮莎女士,我十分关切贵国在经历那次危机后的发展。请问,斯里兰卡政府接受教训之后,现在是怎么样的呢?在农业政策方面,有没有做出改变?”
阿妮莎重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几分感慨,眼中流露出释怀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绪,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非常感谢您的关心。在经历了那场危机后,我们政府彻底意识到当初的决策是多么荒谬。”她微微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绪。
“在农业政策上,我们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就像我刚才提到的,转基因政策有了很大调整。从曾经盲目禁止转基因食品进口,到逐步开放,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符合标准的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食品供应,也为农业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去年6月,我国政府进一步放宽转基因食品进口规定,明确食品中含转基因生物或材料低于0.9%时,豁免首席食品管理局事先批准。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我们对转基因作物进口的开放态度,为进口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深知,只有以科学、开放的态度去拥抱新技术,才能让我们的农业重新焕发生机,让国家摆脱粮食危机的阴霾。”阿妮莎说完,长舒一口气,像是放下了多年来一直压在心头的重担 。
“同时,我们也重新重视现代农资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再强制农民摒弃化肥、农药,而是引导他们科学合理地使用,在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我们还加大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研发更适合我们国情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阿妮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虽然重新恢复农业稳定和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了。”
阿妮莎接着刚才的话题,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希望的光芒:“除了政策的转变,我们本国的科研机构也在积极行动。斯里兰卡农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也就是SRI,在过去几年可是成果颇丰。”
“就拿转基因棉花的研究来说,科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田间试验,风吹日晒,付出了无数心血。在实验室里,更是仔细分析每一个数据。最终发现,转基因棉花在抗虫方面效果惊人。害虫侵害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下来了,棉花产量和质量都有保障,环境也少受污染。这成果发表在《斯里兰卡农业研究学报》后,整个农业领域都沸腾了,大家看到了转基因技术的巨大潜力。”阿妮莎边说边比划,情绪愈发高涨。
“还有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初步报告显示,它能很好地适应我们当地气候,产量稳定,营养成分和传统玉米差不多。这为以后推广转基因玉米打下了基础,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这些成果让民众和相关部门看到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家对转基因技术的态度也慢慢转变。”
“这也推动着我们在转基因技术应用上不断探索。我相信,随着国内研究的深入,我们对转基因作物进口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进一些特定转基因品种进行试验种植,满足农业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们有信心,在科学技术的助力下,斯里兰卡的农业一定能重回正轨,迎来新的辉煌。”
阿妮莎刚刚说完,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被她的热情和坚定所感染。
阿妮莎微微扬起下巴,眼中满是欣慰的神采,继续说道:“值得一提的是,斯里兰卡佩拉德尼亚大学副校长兰吉特·帕乐伽马也对转基因技术表示了积极认可。他作为学术界的重要人物,在农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
“兰吉特·帕乐伽马教授凭借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农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深知转基因技术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保障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他公开表示,转基因技术不应被无端恐惧和排斥,而是应该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研究和应用。
在他的倡导下,佩拉德尼亚大学也积极开展了与转基因技术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项目。他鼓励师生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转基因技术在斯里兰卡的推广和应用贡献智慧和力量。他的认可和支持,无疑给我们这些致力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更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阿妮莎的声音愈发坚定有力,“相信在像兰吉特·帕乐伽马教授这样有识之士的引领下,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转基因技术将为斯里兰卡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
阿妮莎笑着看向身旁的一位同事,招手示意他起身发言。这位名叫拉维·库马尔的年轻科学家略显紧张地站起身,清了清嗓子,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大家好,我是来自斯里兰卡的拉维·库马尔,和阿妮莎女士一样,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科研发展。我们斯里兰卡基因技术研究所(Genetech Research Institute),在生命科学领域一直坚持独立科学研究。”
他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在我们研究所的官方网站上,明确表示欢迎外部研究人员与我们的科研人员携手,共同开展转基因相关研究。我们深知,集思广益、合作共进能让科研之路走得更稳更远。研究所会为外部研究人员提供技术分析等全方位服务,目的就是通过深度的科学研究,透彻了解转基因技术在斯里兰卡农业及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还有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
拉维微微顿了顿,神色认真:“当然,我们所有的研究政策都严格遵循斯里兰卡相关科学研究的法律法规。我们明白,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科研才能健康、有序地推进,也只有这样,转基因技术才能真正为斯里兰卡的发展带来福祉,而不是隐患。我们期待与更多国际友人合作,一起探索转基因技术这片充满希望的领域 。”
阿妮莎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接着拉维的话继续说道:“我们斯里兰卡的卢哈纳大学,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成员,以及中国科学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始终对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持开放包容的态度。”
“目前卢哈纳大学尚的科研团队积极投身其中,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一起,深入探讨现代农业技术,尤其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阿妮莎眼中闪烁着光芒,比划着手势强调:“他们在交流探讨中,逐渐认识到转基因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随着交流的深入和研究的推进,卢哈纳大学在未来会在转基因技术研究和应用上迈出重要步伐。我坚信,这不仅会为卢哈纳大学的科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斯里兰卡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带来新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