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三年,
对天下诸国来说,是风起云涌的岁月。
这年,东、西突厥和高句丽,三大异族举兵南下伐楚。
战争初期,东西两路,达头皇帝跟渊盖文势如破竹,
一路攻破长安,兵锋直指潼关。
一路饮马黄河,北国江山几乎沦丧。
门阀权贵对糜烂的楚国持悲观态度,本以为大楚将倒在异族铁蹄下,步司马晋的后尘,沦为历史的尘埃,
可天下第一名将,军神周云,在北疆站了出来,
野狐关前,赵王扬中原民族之雄伟。
不仅铁骑破草原,灭了铁力可汗,还逼降了几十万异族。
自此,北疆与北狄,攻守易型了。
赵王周云携大胜之威,四十五万大军北伐河套,欲收回九原故地。
天地第一,武川雄主,大军云集,如此可怕的兵峰之下。
起初,天下没有任何豪强权贵会想到,
只有两千多残存族人的金真公主,不但不乞求周云的宽容,竟敢抵抗赵国兵马。
诸多强国里,更没有人会相信,
金真靠着在草原北逃队伍中,捡来的一千多奴隶、仆从,
在兵威赫赫的赵国大军猛攻下,竟然在敕勒川,足足守了十二天。
武力无敌,雄霸天下的武川军事集团,踌躇满志的赵人,
在玉璧城这座雄关面前,碰的头破血流。
这漫长的十二天里,赵国龙骧行军主簿刘忠武,展现了强大的战场能力。
从一开始,他对玉璧城就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进攻。
垒土台,立投石,战法锐利。
赵国大匠修复的突厥攻城器械,比铁力时期更优秀、更强大。
一旦神机营、白狼神开始呼啸,玉璧城即刻之间灰飞烟灭。
可金真公主,采取了土袋浇冰的手段,
不停拉高城墙,破了刘忠武的堆土投石。
见垒土无望,刘忠武迅速改变战术,
其正面攻城、堆土依旧,但他却命令小股精锐,在北山挖掘地道,掘土攻城。
金真公主,预先布置的听缸,不仅发现了地道,
并根据山势,判断了准确的位置。
突厥人提前埋伏,赵兵出一个死一个,
突厥人还投下玉璧城库存的火油罐。
一时间,狭窄的地道,宛如人间炼狱,无数赵兵退不出去,活活烧死。
赵军土道之计被破,在玉璧城北,留下来无数尸骨坑。
可赵军是天下意志最强的军队,些许挫折,并不能击溃赵军的雄心。
堆土不行,地道不行,刘忠武又采取了山道偷袭的手段。
可山道狭窄,能偷袭的位置不多,
赵军万万没计算到,突厥人如此兵微将寡的情况下,竟然能监视整个玉璧山,
屡次偷袭,屡次被抓到时间点,赵兵一次又一次折戟沉沙。
偷袭不行,改放火,他们攀登云梯,投下火油罐,
前北狄军师萧成章,早就见过神机营,玉璧城有防火油的墩口,
赵军火攻收效甚微,反而是突厥人投回来的火油罐,
烧死了无数赵兵,甚至是攻城器械。
烈火在城头燃烧,一座座木质器械,在大山之中,
宛如祭坛,燃起熊熊烈火,在祭祀这些逝去的生命。
热气腾腾的烟雾中,哗啦啦的水流声,解冻的尸体,一具具冲下。
敕勒川,阴山下。
玉璧城头,无数突厥人的欢呼,与几十万赵军的沉默,似乎构成了一幅兵败玉璧图。
龙骧军大纛下,
行军主簿刘忠武,眼里闪过愤恨。
从来都是赵国军队以少胜多,往往一两万赵军,就是战场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如今,三十万大军在他手里,
若是攻不下玉璧城,他都不敢想象,同族会如何看他。
在金真公主斗智斗勇的十几天,他屡屡出招,却屡屡被破。
尽管攻山大军依旧能淹没玉璧山的大坡,
可赵国士气日渐低迷,突厥人的士气日渐高涨。
到第十二天时,
尽管赵国对玉璧城有绝对优势,
可对于攻陷此地,宗族兵马的兴趣已经越来越低了。
就连很多赵国郡兵、散兵,甚至建安军本部,对玉璧之战都持怀疑态度。
--------------------
“龙骧军十六营听令,南面城下要立巨木基桩八十,你部负责掩护。”
“刘……行军主簿,这不扯蛋嘛,刘承玄不服……”
“将军,主簿。十六营可以上,但要准备三天,也许两天。”
圣武三年,三月十四日。
玉璧城下,兵戈如海,
密密麻麻的军队,淹没了城下的大坡。
今天,防守的突厥人明显感觉不对了。
打头那一支军队,大盾如墙,长矛如林,站如阡陌,形如虎狼。
千疮百孔的石头墩台里,杨豪俊朗的脸上闪过凝重,
这支部队,他太熟悉了,
那是贺兰山下,不可撼动的坚石,
西军王牌,龙骧军十六营。
“阿庆,阿庆!”带着刀疤的脸,让杨豪更显军人本色。
十几天下来,武艺绝顶的南王城少将军,
数次力挽狂澜,已经完全折服金真公主麾下的勇士们。
厚达三尺,高达五尺的城垛后面,雄武的阿史那庆,急匆匆的跑来,
“豪哥,有什么事。咱觉得,今天上的部队有点不一样。”
身形巨硕,黑狼甲,天狼槊,
杨豪宛如擎天之柱,立在玉璧城头墩台后面,
他目光炯炯的望着大坡下的雄兵,郑重的警告阿史那庆,
“叫弟兄们打稳点,靠近城墙才能打。不要轻易露头,赵人已经上嫡系了。”
赵国嫡系?!
四万赵军嫡系,打败了三十三万突厥主力,这支兵马何等恐怖。
闻言,几个玉璧城的年轻小伙不禁脊背发凉,倒吸了一口冷气。
就在他们咽着口水,身体都带着僵硬时,
阿史那思摩不禁放声大笑,轻蔑鄙夷道,
“玉璧城的勒尔浑勇士,连命都没打算要。”
“别说什么十六营,就是赵王周云来了,咱们也照打,哈哈哈……”
雄浑的战鼓声中,
号角嗡鸣。
龙骧军主力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排山倒海而上。
高职业化的大盾手,摆出的阵型,完全不一样,赵军前方连出一堵铁墙,
鸳鸯阵中,训练有素的刀盾手,今天带的也是大盾,
两旅之兵,一千六百面盾牌,组成了庞大的乌龟阵型,掩护三千后营兵马前进。
“嗡-嗡-嗡……”
“咚-咚-咚……”
赵军嫡系上场,虽然看上去锐利无比,
但十几个土台上,不少各地的宗族将领,皆是嘴角挂起冷笑,
他们在期待某种事情,期待赵军损失惨重。
如此,就能证明,玉璧城非人力所及,乃非战之罪。
只有十六营也崩塌,那样才会显得宗族兵马很强,谁来都一样。
这些生于朱墙大院,养尊处优的权贵子弟,认为他们做不到,赵军也一样做不到。
龙骧军大纛下,
北疆第一将,青龙李兴面容刚毅,
他浓眉之下,一双眼眸死死盯着前方。
行军主簿刘忠武,心情也很复杂,
他既希望十六营毫无波澜的成功,又想看看突厥人,还有没有别的手段。
玉璧城西边的呐喊声、咆哮声,隐隐传来了南面。
悬崖深渊等地的惨叫声,在城南也听得清晰。
龙骧军十六营的雄兵,将几十面战鼓打的声震九天。
没有参战的两旅战兵,用长矛敲击地面,用钢刀碰撞盾牌,
在玉璧山坡上,打出了一股龙骧军十六营独有的肃杀节奏。
“噗-噗-噗-噗……”
乌云乍现,遮蔽了山顶。
箭雨来了,
玉璧城头,数以千计的突厥羽箭,从天空抛射而下。
这十几天来,突厥人的弓箭战术日渐精进,
赵军盾牌要么挡天,要么挡面。
重弩跟羽箭分成两个角度,一般的宗族兵马大多在交叉箭雨下,基本溃不成军。
可惜,这是十六营,是天下最强的步兵之一。
他们的盾牌大阵,就像乌龟,多角度的弓箭,职业步兵演练过无数次。
“叮-叮-叮-叮……”
密集的声响,就像雨水打在了瓦砾上,清脆杂乱。
弓箭对于顶级步兵来说,似乎没有太大作用。
即使是突厥人重弩打正面,在穿透阴木铆接铁皮的大盾后,也就最多杀死一个大盾手。
可千军万马的重骑,十六营都能扛,
死一两个大盾手,马上后续就有人顶上。
一共只有二十个墩台,哪怕二十面强弩一直射,对盾阵的影响也就那么大。
“后营!架甬道,快,后面的架起甬道!”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破敌攻城,身先士卒。
统领赵武生手持一面大盾,抵达预定位置后,歇斯底里吼叫后营。
只见数百人,分成十个小队,每人都背着一块门板大小的阴木。
他们在十六营的掩护下,迅速敲敲打打,将预留了榫卯插销的大梁木立好,
随后一块块木板开始安装,在蒙皮之后,一个个安全的甬道,肉眼可见的出现了。
这就是赵武生的谋划,如果直接立八十个深入地下,数根大梁合围的木桩,那是肯定不行的。
但要是建立一个大木棚,用大盾材料两层挡住,那就能临时出现一个安全位置。
后营在下方挖土,埋木头,才有可能低伤亡完成任务。
龙骧军,行军主簿刘忠武只管下令,
他十六营统领赵武生,就能负责完成,一流将领办事,就这么简单。
“糟了,快去拿火油罐,烧了那些甬道。”
“他这是要毁了玉璧城,快去,不能让赵国埋下木桩。”
突厥人的墩台里,一个老者眼眸闪过担忧,急切的下达指令。
不到片刻,几十个拿火油罐的突厥人,出现在了玉璧城头。
当面,烧甬道?!
十六营的弓弩手,那是吃素的?哪能让突厥兵卒动手。
只见盾阵中,猛然开出一瞬即逝的口子,
锐利的十六营弩弓手,用羽箭压着城头,欲丢火油罐的突厥人根本出不去。
赵武生军令很明确,敌人弓箭可以放,强弩可以射,
但想丢火罐,那是做梦。
不愧是一支龙骧军,四支十六营。
这西军第一的步卒,打的确实有章法。
节奏、关键点、战场妙招,十六营的兵卒全部具备。
就这样,时间一息一息的过,
十几万各地来的宗族兵马,六七万草原首领,
从憧憬赵军被乱箭射崩溃,到希望突厥人的烈火烧了他们的甬道,
可玉璧城的突厥人,今天太令人失望了,他们打的特别软。
这会,山顶石头城上,连弓箭都有气无力了,
更可恶的是,突厥人竟然放弃了火油罐,
这种情况,大盾下,赵武生眼里闪过轻蔑。
突厥人兵马太少,经不起消耗,继续冒险又烧不了,干脆就不烧了。
刘忠武要干嘛,他说完第一句话的时候,赵武生就明白了。
玉璧城的南面有六丈高,全为石块混合黏土堆叠。
此城面坡,险峻无比,加上汝墙的高度,足足接近六丈半(约十六米)。
可只要是黏土混合的城墙,就必然有一个弱点,那就是猛撞。
草原人没有烧砖的工艺,他们建立玉璧城的方法也不是夯土包砖。
只要猛撞,玉璧城的城墙就会一点点掉落,超过某个临界点,玉璧城就塌陷了。
可一般来说,如此高的大坡,如此高的城墙,巨型冲车根本没有下力点。
所以刘忠武才会想到立大桩。
这些堪比起重器械的多木头捆扎桩基,一旦深埋地下。
届时成百上千人,下拉上推,万众一心,就能撞碎玉璧城。
当然,这些都建立在,赵人拥有强大的工匠技艺和兵马足够的基础上。
漠北的大风,
吹起了玉璧城的悲歌。
苍凉的号角中,十台巨大的撞城车,在赵兵山呼海啸般的呐喊中,缓缓拉上大坡。
而与士气高昂的赵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玉璧城头,弓箭越来越少了。
龙骧军大纛下,
刘忠武目光炯炯,眼里闪过兴奋。
十六营太强了,高职业化的水准,悍不畏死的斗志,
配上赵武生这种将领,简直是虎狼之军。
一个个巨大的桩基,在甬道下,渐渐深埋大坡。
铁链、牛筋长绳、冲车、数万兵马,全部蠢蠢欲动。
随着一声声桩基完成的哨音。
成功了,
一切都成功了。
这一刻,儒甲大将,兴奋极了。
玉璧城,这块铁板,终归还是被他刘忠武拿下了。
西军战场之王,刘忠武走出土台盾阵,
他拔出武川短剑,挺拔如松,威风凛凛,
对着身后,十几万兵卒歇斯底里的怒吼,
“龙骧军,万胜!赵国,万胜!”
“行军总管刘忠武起誓,若不能攻陷玉璧城,忠武提头来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