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对相这一词理解的还是粗浅,我想请教您我的理解是否哪里有不妥之处。”
“你说吧。”
“我理解的相,就是二元对立,对一事件的两种观点,从而产生了纠缠与矛盾,而执着于这两点任何的对错,都是相的一种,所谓的破相,是不是说,需要站在这两点之外去看事物的规律呢?”
“第一层破相,叫做不执着于有无,也可以说是站在矛盾之外,这点没错。”
“大哥您能不能给我举个例子说啊,我还是有点不理解这个状态。”
“任何事件的发展都有两面性,也叫做福祸相依。简单你可以理解你心中起的任何一念,或者所行之事,都是如此,这个就叫阴阳,而站其之外能够达到平衡就叫做太极。
所谓的二元对立之人,其实是时而站在阴这一面,时而站在阳那一面,不断轮转交替之辈。
例如,你非常喜欢一个人,你怎么看这个人怎么好,但随着彼此熟悉之后你发现了他身上的一些缺点,其中有你接受不了的,那么就会反转,从喜欢变成讨厌。
但你若站在好坏的视角之外,或者人际关系,或者也可以说一切之外,知道所有小我之人都是这般,从而你便能够理解这一事件。也能通过此事件看到一切人事物的两面属性,其中包括自己。
这个就叫以众生为师,以他人如镜。
当你能够清晰的看到这条规律之后,不纠结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之时,又不计较衡量得失之际,那么别人的好坏其实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你愿意接触就接触,不愿意接触就可不必纠缠。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你与其纠缠还是不纠缠,你都不会烦恼。
不喜欢一个人,你也不会因为这个人给自己造成心里负担与压力,更不会在乎失不失去这个人。
从无常的角度来讲,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轮回这一理论在不停的运动,不变的一直都是不停的变化。所以今天你认识的这个人,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另一个他,是他也不是。自己亦是如此。
我们的破相一说,就是打破了无明的轮转,也就是思想,行为,与情绪的轮回,也叫跳出无常,以一个观察者,局外之人的状态来内观自己,所谓的内观,是说把注意力,或者神光从外在的人事物,以及散乱的思维杂念种抽离出来,反观自己的内心一切规律,清晰的看见自身的无常规律。
做到此般,就叫内守。内守后能够守住自己的意念,不再无明轮转,就叫抱元归一,则内心清净,能够定在一处不动。
将此状态修炼至大成,用这一功能再返照外物,是名观照,也就是能够觉察到除自己之外的一切规律变动,乃至于他人心理活动的等等行为,不以五蕴,眼,耳,鼻,舌,身,意,以往的经验去看待事物,给事物下定义。叫做如实照见,就是看清事物本质。简单说就是不以以往的习惯,以往的认识,等等对任何东西定义。
当你不给一个东西定义好坏之时,那么这个东西就没有好坏这一点。
例如;你经历了一个很糟糕的事情,几年后一回想起来,你会觉得并不糟糕,反而还对你产生了一定的帮助。
知道这些不是固定的后,便不会因为眼下所经历的境遇产生苦恼,因为你知道一旦到达某一个点之时,这个事物就会发生转变,或者说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就会转换。
这些东西都是用,在不同境遇下的用,并不是绝对。
比如有个人你就是烦,烦就不纠缠就好,但根本不必苦恼,因为你知道,这是由你内心的无明所导,又因他人确实存在某一特定业障,能量太低所致。
对万物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不远不近,不深不浅,这个说的是心灵,不是外在,也就是即有情又无情,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但并不会有拿起与放下所带来的苦恼,极致的洒脱与自在。
能做到这般就是超然的生命状态,也叫破相与出离。
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话,就是一切发生皆有利与我,这句话能确保人不沉沦苦海。
而第二句叫,什么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或早或晚都要离开。
如一朵花,它有凋零的时候,一个人,它有离开的时候,一件物品它有失去的时候。
哪怕你认为某一物,是永恒的,不会失去,但你忘了,连你自己都会有离开的时候,你认为的永恒只不过是暂时。
你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的,现在的好是暂时的,那么你便能珍惜当下。现在的不好也是暂时的,你便不会失去希望。
换句话说,你的一切起心动念皆为相,你觉得什么对错时就已经是了,而这个相呢,即真也假,即假也真,当你不执着于真假之时,你就跳出了相,当你有对错这一观点,固定自己的思维在任何一端,都叫执着,也就是着相。
世间万物本无好坏,哪怕是最好的东西,它都有不好的一面,最不好的东西也有好的一面。
好药用错了就是毒,不好的毒用好了也是药,药和毒没有区别,区别在于你如何的用。
这点又因人而异,例如,张三吃了感冒药,三天后感冒就好了。李四吃了与张三一样的感冒药半个月才好。
又一次二人同时感冒后,没吃药,张三五天好了,李四两天就好了。
第三次二人依然同时感冒,这次比较严重,二人一起去医院打针,张三打了五天,李四打了三天,结果是一样的。
人体之内,潜意识,意识,生理构造,从科学与医学的角度去看,并无太大区别。
但从精气神,内驱,元神角度去看,天差地别。这也造成了人生命状态以及体内炁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世人把一些念咒画符当作道医,其实只是手段。真正的道医是遵循规律,看到人体精气神运转状态,以方式方法进行调整的人才是道医。道医医的不是病,医的是命。
看病的手段也不是这个人的什么八卦命理,什么什么那么复杂,是直接观照其物种的生命状态。看的一直都是一个人本质的精气神,看的不是外在的东西。精气神足则一切好,精气神其中一项变弱,便会造成身体的各种症状。
补充精气神的方式,就是道医的手段。这个手段可以以任何形式去表现,比如,你看了大哥写的东西后,不打针不吃药,就以不再焦虑,抑郁,从而生命状态开始积极向上,能吃能睡,变得自洽,内驱开始由被动转主动,能量开始由弱转强。
又或者你听见了什么声音睡的安稳,看见了什么令自己内心平静悠然,等等。道医不拘于形控其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