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唐家
秦野没见过海,也没来过沙滩。
他看着眼前的美景,沉浸在其中,旁边什么情况都忘了。
他第一次领略到了什么叫做美得让人失语。
姜笙没打扰他,带着三个娃往前面走了走,让孩子们不要走远,就在她的身边玩儿。
大海神秘又危险,小孩子特别要看好了,她记得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小女孩就是在沪上这边的海滩失踪,被大海直接卷走,后面在相隔千里的其他海滩发现,世界上没有奇迹,孩子早就没了生命体征。
“妈妈,我要堆城堡!”颜颜捧着一把沙,笑盈盈的回头。
两个弟弟屁颠屁颠的跟在她身边,什么都不懂,只是一味的点头。
“让你爸陪你们堆。”姜笙说着,把后面的秦野叫过来。
来到海边,堆城堡是必须的。
秦野不顾形象,一屁股坐下来,带着三个娃玩的不亦乐乎。
姜笙也惬意的享受着美景,耳边是大海的吟唱声,她闭上眼睛,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
一家人在这边享受,京都,云清言安排的人蹲守了三天都没等到人,气炸了。
这时他接到了陆承的电话。
“人去沪上了?!”云清言声音发冷。
速度怎么这样快?难道对方听到了什么风声?
“应该是巧合,在车上遇到的。”陆承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
“算他们走运。”云清言冷哼,片刻后,他眯了一下眼睛,眼底深处浮现起一抹狠辣。
不知他在电话里说了什么,陆承身形微微一顿,沉默了一会儿后说知道了,之后挂了电话。
“不声不响的干嘛呢?”陆承回头,发现陆涵不知什么时候在他身后站着。
他皱眉,“鬼鬼祟祟可不是你该有的作风。”
名媛该有的贤淑没有就算了,现在行为还越来越野。
陆涵看着陆承,“我找你有点事儿,对了,谁打的电话?”
陆承不确定她有没有听到,不过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也没问。
“什么事?”
兄妹俩默契的没有提电话的事情。
天色渐晚,姜笙一家还意犹未尽,不过饥肠辘辘的,美食的诱惑也很大。
他们没着急回宾馆,就在外滩这边找了个家不错的饭店。
见海鲜挺不错的,就点了几样,又要了点特色菜。
这边的红烧肉和其他地方的红烧肉也都不同,姜笙喜欢吃红烧肉,也点了一个来尝尝。
吃的时候秦野有些不习惯,不过也没有到不喜欢吃的地步。
三个孩子倒是都很喜欢,所以也算是吃得很高兴。
如今的夜晚,远远没有后世的热闹,吃过东西,一家人就回到了宾馆。
三个孩子玩累了,洗漱好就上床睡了,姜笙和秦野在聊天。
他们明天要去拜访的长辈住在JA区那边。
“还记得我给你说的思南路的花园洋房不?”姜笙在擦脸。
这个护肤品还是姜妍给的,这人琢磨这些有一套,姜笙觉得用了之后,皮肤好了很多。
秦野拿了毛巾给她擦头发,“记得,不过不好找愿意出手的。”
二十一世纪,那边的花园洋房和京都的四合院一样,有价无市。
能住那里的,身份都不一般。
现在那边叫做义品村,后面着名的思南公馆就在那边。
“看缘分吧,好房子和人一样,有缘分的话我们不会错过的。”姜笙莞尔一笑。
两口子也不是强求的人。
一夜无话,次日,一家睡到了九点过,要去拜访长辈,得准备一下。
三个孩子都穿了海魂衫,颜颜配了白色的百褶裙,双胞胎配了白色的短裤,都是小皮鞋,姜笙穿了一条棉麻的长裙,头发挽在脑后,用一根点翠簪子固定,多了几分婉约,秦野穿的就简单多了,蓝色的衬衫配黑裤子。
一家五口颜值顶呱呱,从宾馆出来,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他们先找了个地方吃早饭。
礼品早就准备好了,京都那边的特色礼盒,还有一根炮制好的百年野山参。
单单这根野山参就不常见,只要提到百年,都是珍品。
早饭吃的生煎,吃过后看时间差不多,过了午饭点,他们才找了车过去。
其实坐公交车也能去,就是不方便。
那边道路不宽,不说现在,后世那边的道路也没有扩宽过。
是永不扩宽的道路之一。
下了车,两边都是高大的梧桐树,颜颜又有拿画板的冲动了。
这边的景色令人沉醉。
穿过蜿蜒的马路,他们来到了一处占地五六百平的花园洋房门口。
精湛的铁艺雕花大门,从大门往里面看去,假山喷泉,百花竞开。
早两年当然不敢如此放肆,但政策只要稍微放松一些,享受惯了的人自然忍不住。
有佣人过来接待,姜笙送上拜帖。
如此郑重,秦野下意识的在心里慎重了许多。
管家亲自把他们带进去。
“稀客,稀客!”刚进门,一位穿着中式长裙,玉簪盘发的贵妇人扶着楼梯下来,淑女步到姜笙面前。
“小笙。”她抱了一下姜笙。
“康姨。”姜笙和她拥抱了一下。
按照辈分,她还可以称呼面前的人叔母。
“好多年不见了,小娃娃都有小娃娃了。”康太太看了看旁边的秦野和三小只。
姜笙给他们介绍,双方打过招呼。
“你唐爷爷在书房,待会儿就下来了。”康太太招呼他们坐下。
拉着姜笙的手说话,一点也没有见外的意思。
姜笙游刃有余,举止言谈不落世家贵女的风范。
康太太看惯了名媛,但依旧对姜笙挑不出任何错处。
没多久,一位穿着唐装的老爷子从书房出来。
他须发皆白,精神却很矍铄,拿着拐杖,却给人一种能健步如飞的感觉。
秦野只需要一眼,就能看出对方是练家子。
同样的,唐老也一眼看出来他外家功夫不低。
在心里点了点头,老爷子笑呵呵的看着站起来打招呼的姜笙。
“唐爷爷,多年不见,您可安好?”姜笙挂着得体的笑容。
“好得很,算算日子,近十五年了,若不是你爷爷打电话说你会来,恐怕到了眼前我都认不出,毕竟不是当年的毛丫头了。”老爷子坐下,摆手让姜笙他们也坐下。
“岁月催人老啊。”
“怎会?唐爷爷您一如既往。”姜笙想要捧着一个人,那必然是没什么问题。
没一会儿,就把老爷子逗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