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代的时光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翠谷村在王大山的带领下一路乘风破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不断涌起新的挑战,翠谷村也不例外。
这一年的春天,阳光似乎比往年更加明媚,照得翠谷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暖融融的。
王大山站在村头,望着田间地头已经开始忙碌的村民,心中却隐隐有着一丝忧虑。
最近,他听到了一些风声,周边地区的一些村子也开始效仿翠谷村,发展手工艺品和农产品加工产业,这让他意识到,翠谷村面临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王大山来到了村里的会议室,召集了所有的村干部开会。
“乡亲们,咱们翠谷村走到今天不容易,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问题。”
王大山看着大家,神情严肃,“周边的村子都在学我们,我们得想想办法,怎么才能继续保持领先。”
一位村干部说道:“王支书,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呀,手工艺品和农产品都有了稳定的销路,还能怎么突破呢?”
王大山摇摇头:“不能满足于现状啊。我们的手工艺品,虽然有了创新,但还可以更上一层楼。我听说现在城里流行一种叫做‘艺术展览’的活动,很多艺术家会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展示,还会有很多人去参观。我们能不能也把手工艺品办一个类似的大型展览,不只是在我们这里办,要办到大城市去,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手艺。”
另一位村干部皱着眉头说:“王支书,这恐怕不容易啊。办展览要花很多钱,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效果。”
王大山笑了笑:“我知道有困难,但我们不能怕。钱的问题,我们可以多找一些合作商赞助,也可以向上面申请一些支持。至于效果,我们要相信我们的手工艺品质量和创意。只要宣传做得好,一定能吸引很多人。”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王大山接着说:“还有农产品方面,我们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合作虽然不错,但不能只满足于给他们提供原料。我们要自己掌握更多的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我打算派几个年轻人去学习更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回来后我们自己建一个更高级的加工厂。”
会后,王大山立刻开始行动。
他先是去了县里,找到了相关部门,说明了翠谷村的想法和计划,希望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帮助。
县里的领导对翠谷村的发展一直很关注,听了王大山的汇报后,表示会尽力支持,还答应帮忙联系一些可能的赞助商。
从县里回来后,王大山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挑选去学习食品加工技术的年轻人。
他在村里张贴了告示,说明了这次学习的机会和重要性,很快就有很多年轻人报名。
王大山仔细地筛选着,最终选了五个有文化、肯吃苦、头脑灵活的年轻人。
“你们几个要好好学,这是我们翠谷村发展的关键一步。”
王大山对五个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到了那边,要虚心向人家请教,把所有的技术都学到手,回来为我们村的发展出一份力。”
五个年轻人纷纷点头:“王支书,你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安排好这件事后,王大山又来到了手工艺品加工厂。
张姐正在和几个手工艺人讨论新的设计方案。
“王支书,你来了。我们正在想,这次要是去大城市办展览,得拿出一些更特别的作品才行。”
张姐看到王大山,连忙说道。
王大山笑着说:“对,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手工艺品和我们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得更紧密一些。比如,我们翠谷村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能不能把这些元素融入到手工艺品中?”
一位手工艺人说:“王支书,这主意好是好,可我们对这些传说和故事的细节不太了解呀。”
王大山说:“这好办,我去把村里的老人召集起来,让他们给我们讲讲这些传说和故事,你们再根据这些来设计作品。”
在王大山的组织下,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纷纷讲述着翠谷村那些流传已久的传说。
手工艺人们围坐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不时地做着笔记。
“以前都没发现,我们村的故事这么有意思。”
张姐兴奋地说,“我已经有一些灵感了,一定能做出很棒的作品。”
王大山看着大家,欣慰地笑了。
然而,就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去学习食品加工技术的年轻人遇到了困难,他们学习的那家企业突然接到了一个大订单,需要全体员工加班加点赶工,没有时间再给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了。
王大山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到了城里。
“厂长,我们的年轻人是带着全村人的希望来学习的,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哪怕让他们在旁边看着学也行啊。”
王大山焦急地对厂长说。
厂长有些为难地说:“王支书,我也想帮忙,可是我们现在实在是太忙了,人手都不够用。”
王大山想了想,说:“厂长,这样行不行?我们的年轻人可以帮你们干活,不要工钱,只要能让他们在干活的过程中学习技术就行。”
厂长听了,有些惊讶:“王支书,你这……”王大山连忙说:“厂长,我们也是没办法了。我们翠谷村就指望这几个年轻人把技术带回去,发展我们的产业呢。你就当帮我们一个忙。”
厂长被王大山的诚意打动了,终于答应了:“好吧,王支书,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就答应你。但丑话说在前头,他们得能吃苦,不能耽误我们的生产进度。”
王大山感激地说:“谢谢厂长,你放心,我们的年轻人都是能吃苦的。”
安排好年轻人的事情后,王大山又回到了村里,继续忙着手工艺品展览的筹备工作。
他联系了城里的一些媒体朋友,希望他们能在展览期间帮忙宣传。
同时,他还和村里的干部们一起,对要展览的手工艺品进行了精心的挑选和包装。
这一天晚上,王大山回到家,秀兰看着他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大山,你别太累着自己了。”
王大山笑着说:“秀兰,我不累。只要能让咱们村发展得更好,再累也值得。”
秀兰轻轻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心里装着全村人。可你也要注意身体啊。”
王大山握住秀兰的手:“我会的。你放心吧,这次的展览和学习一定能让我们村更上一层楼。”
在王大山的努力下,手工艺品展览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去学习技术的年轻人也在工厂里努力地工作和学习着。
翠谷村,正朝着新的目标大步迈进,只是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未知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