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翠谷村农产品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王大山心里却始终有个疙瘩。
虽然村子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村里的基础设施却依旧十分落后。
道路崎岖不平,每逢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游客的来访。
而且,村里的电力供应也不稳定,时常停电,这对食品加工的生产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清晨,王大山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那条通往外界的小路,眉头紧锁。
秀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糊走出来,心疼地说:“大山,又在为村里的事儿发愁呢?先把早饭吃了,身体可不能垮了。”
王大山接过玉米糊,喝了一口,说道:“秀兰,你说咱村这路和电的问题,要是不解决,以后可咋发展啊。农产品运不出去,游客也不愿意来,这可咋办呢?”
秀兰坐在一旁,想了想说:“要不咱找村民们再商量商量,看看大伙有没有啥好主意?”
王大山点了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今天就召集大伙开个会,听听大家的意见。”
吃完早饭,王大山敲响了村里的大喇叭,召集村民们到村公所开会。
不一会儿,村公所里就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村里的现状。
王大山站在众人面前,神情严肃地说:“乡亲们,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和大伙说说咱村的基础设施问题。这路和电,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咱们村的发展了。大家都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
老张叹了口气说:“大山啊,这路和电的事儿,咱们也不是没想过。可这得花多少钱啊,咱们村哪有那么多钱呢?”
这时,小虎站起来说:“王支书,我觉得咱们可以向上级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同时发动村民们投工投劳。大家一起出力,总能把这事儿办成。”
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又有人提出疑问:“就算能申请到资金,这工程该怎么弄呢?咱们也没经验啊。”
王大山沉思片刻,说:“这事儿我也想过。咱们可以请专业的工程队来帮忙规划和施工,咱们村民就负责打下手,出点力。这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省成本。”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终达成了共识,决定由王大山负责向上级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同时组织村民们做好投工投劳的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大山四处奔走,准备申请材料。
他一趟趟地跑县里,向政府部门详细汇报翠谷村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支持,申请到了一笔可观的扶持资金。
有了资金的支持,修路和改造电力的工程正式启动。
王大山每天都守在施工现场,和村民们一起忙碌。
他亲自带领村民们搬运建筑材料,帮忙平整土地。
虽然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却毫不在意,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让村子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有的村民对施工方案不太理解,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还有的村民因为天气炎热,工作积极性不高。
王大山耐心地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一家一户地去解释,让大家明白这是为了村子的长远发展,只有村子好了,大家才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翠谷村的道路终于焕然一新。
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村子,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泥泞难行了。
同时,电力改造工程也顺利完成,村里的电力供应变得稳定可靠。
看到村子的变化,村民们都十分高兴。
老张拉着王大山的手说:“大山啊,多亏了你,咱们村才有了今天的变化。以后咱们的农产品运输就方便多了,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王大山笑着说:“这都是大伙共同努力的结果。咱们村能有今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
然而,王大山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知道,随着村子的发展,教育和医疗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村里的学校年久失修,教学设备简陋,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
而且,村里没有正规的医疗室,村民们看病都要跑到十几里地外的镇上,十分不便。
一天晚上,王大山和秀兰坐在院子里,说起了村里的教育和医疗问题。
秀兰忧心忡忡地说:“大山,这学校和医疗室的事儿,也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啊。孩子们是咱们村的未来,可不能让他们在这么差的环境里学习。村民们看病也不方便,万一有个急病啥的,可咋办呢?”
王大山点了点头,说:“我也一直在想这个事儿。明天我再去县里一趟,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第二天,王大山又踏上了去县里的路。
他找到教育局和卫生局的领导,详细说明了翠谷村的情况。
领导们对翠谷村的发展十分关注,表示会尽快研究解决方案,争取为翠谷村提供一些帮助。
回到村里后,王大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
大家都十分振奋,纷纷表示愿意为改善学校和医疗条件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翠谷村的村民们再次团结起来,开始为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努力。
他们清理学校的操场,修缮破旧的教室,还自发地捐款购买教学设备。
同时,村里也腾出了一间房子,准备用来建设医疗室。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山也遇到了一些阻力。
有的村民认为,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且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收益,不太愿意支持。
王大山一家一户地去做工作,向他们解释教育和医疗对村子发展的重要性。
他说:“咱们现在辛苦一点,多投入一些,是为了咱们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未来,也是为了咱们自己能有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只有大家都健康了,孩子们都有知识了,咱们村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
经过一番努力,村民们的思想终于统一了。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改善学校和医疗条件而努力。
随着工程的推进,翠谷村的学校和医疗室逐渐有了起色。
新的教学设备陆续运到,医疗室也配备了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这一天,王大山来到学校,看到孩子们在崭新的教室里认真学习,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又来到医疗室,看到村民们在这里看病拿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王大山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翠谷村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但他坚信,只要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望着远处的青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暗暗发誓一定要带领翠谷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