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木卓珲突出重围,高笙书下令鸣金收兵,大梁军欢呼着胜利,将士们经过了一场生死拼杀,他们都在庆祝自己逃过了鬼门关。
高笙书骑着马缓缓走过这片战场,只见这里断戟残剑七零八落,有的还深深插入满是血污的土地。那些锋利的刃口,此刻也都缺了角、卷了边,好似在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惨烈的搏杀。被鲜血浸染的柔然军旗,歪歪斜斜地倒在地上,经过无数次的践踏,曾经鲜亮的颜色已经被鲜血和泥土掩盖,在风中无力地抖动,像似在为逝去的生命哀悼。
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无数的尸体,有身着厚重铠甲的将士,也有被鲜血染红鬃毛的战马。那些将士面容扭曲,有的眼睛还圆睁着,空洞的眼神中,恐惧、不甘与迷茫、无奈交织在一起,彷佛还停留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战马的躯体庞大,四肢僵硬地伸展着,还有鲜血从伤口汩汩流出,汇聚成暗红色的小洼,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变得泥泞和粘稠。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混合着尘土与腐臭的气息,令人作呕。几只乌鸦在低空盘旋,发出嘶哑难听的叫声,让这片苍夷之弟,更显几分凄凉。
虽然取得了胜利,可高笙书看着这片宛如人间地狱的战场,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
咱以前在书中看到,双方一场大战下来,折损了多少人,从来没去关注那些被折损的个体生命,而是关注那些凯旋而归的将军。殊不知,正是有那些不知姓名个体生命的牺牲,才造就了历史上那些威名赫赫的战神,一将功成万骨枯绝对是残酷战争的真实写照。
不过,咱能让这些惨烈的战争停止吗?不能,咱绝对没有这个能力。虽然这些战争表面上看,都是两个集团争夺生存资源而发生的,并冠以为国为民的道德标志,其实,更真实的是统治阶层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惜把普通平民绑上了战车,来宣示自己的武功赫赫。
待他走进大营,楚中天和虎娃赶紧迎了上来,向他躬身致礼。看他们的神色,虽然经过了这场惨烈的战事,但他们还是颇为自得。虎娃道:
“启禀大元帅,根据大元帅的妙计,末将在营外多处布置了三角钉,先把蛮夷的锐气挫去,然后,利用火雷炸死了大批蛮夷。楚将军穿着大元帅的袍服,不时在营中跑动,诱使蛮夷连续几次发动猛攻。怎料咱们将士一心,奋勇拼杀,确保大元帅的‘帅’字大旗岿然不动。”
“嗯,不错,想不到你们才一万多人,顶住了蛮夷数万人好几个时辰的猛攻,才有今日如此大胜,首功当是你们七旅和直属护卫旅,本帅自会禀报圣上,对你们大大嘉奖。”
虎娃又道:
“这场厮杀,还多亏了这火雷,蛮夷根本不知这是何物,几个炸过去,他们都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呢,可惜就是咱们军中不多……”
高笙书知道这种土制炸药安全性能极差,上回在神秘谷首次使用,点火的时候还炸死炸伤了好几个自己人,而且制作极为繁琐,所以,这次出征的时候,他就只让虎娃带了少许几枚。可是,火药在冷兵器时代的碾压是绝对的,就这么仅仅几枚,就实现了降维打击,发挥了神效。
“中天,我军伤亡如何?”
脑海里还都是兵士们残肢断臂的高笙书,十分关心将士们的伤亡。
“禀报大元帅,末将初步清点,直属护卫旅折损了3000余名将士,还有三营指挥使也当场捐躯。”
“虎娃,你们呢?”
“末将七旅折损大概也不少于5000人,还有一营、五营指挥使也战死沙场。不过,在大营这边,蛮夷共被我军斩杀一万余人,还有一千余伤兵被我军俘虏。”
8000多人,折损过半,短短几个时辰,就有多少家庭失去了孩子、丈夫和父亲啊。
这时,段友山也带着几个旅指挥使过来了,说:
“大元帅,那蛮夷真是凶悍,我军今日以绝对优势兵力攻击,竟然被他们突围而去,我军还折损了3000多名将士呢。”
一万多人的牺牲,换来了歼灭敌人数万人,按理说是一场大胜,可高笙书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还有,我军刚刚对战场进行了清场,那蛮夷共死了一万多人,还有5000余的伤兵被咱们俘获,那些旅指挥使问老夫,该如何处置俘虏,老夫也不敢做主,请大元帅示下。”
嗯,不错,如果按照咱以前的思路,就会逼着蛮夷拿着马匹来换人,不过,据咱猜测,蛮夷经此一战,已是元气大伤,他们未必还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马匹。不过,这么多人肯定是大大的资源……对了,我军此战也折损了一万多人,眼看很快就要进军蛮夷腹地,一下子补充兵员也是不可能,那就让这些蛮夷替咱们屯田吧。
想到此处,高笙书说:
“段元帅,我军折损万余人,如果通过兵部那边补充兵员,没有三五个月办不下来,而且,那些新兵过来也还要一段时日训练。本帅觉得,就让这些蛮夷替咱们屯田吧。”
段友山顿时明白,说:
“大元帅此言甚是,现在我军负责屯田的将士将近两万人,如果让这些蛮夷过去屯田,咱们就可以腾出数千屯田的将士出来,补充到各旅,他们个个都还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啊。”
“正是如此,定州、云州这边土地贫瘠,屯田造地正要大量人手,咱们饶了这些蛮夷的命,让他们帮着屯田造地,他们岂敢不从?不过,务须将这些蛮夷分别编队,切不可让他们纠结在一起,万一今后闹起事来,就麻烦了。”
“这个自然,蛮夷生性凶悍,必须严加看管,如果不服从我军管理,就斩杀他们几个,还怕他们反了不成?”
几人正说着,楚中天忽道:
“大元帅,战场已经清场完毕,此地已不适宜安营扎寨,如果大元帅继续前往晏城,是否现在可以开拔?”
“不,本帅要回定州,而且是要速速赶回定州!”
段友山一听,大为诧异,问:
“大元帅,那晏城余蒙松将军那边事宜该如何处置呢,是不是另外派遣他人前往?”
“嗯,也好,中天,你立刻替本帅下达将令,让余将军速速到定州来见本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