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科谦虚地回答:“经过改进后的pRI变换算法,在测试中能够一次性准确识别三组信号的重复频率;
而且没有出现虚假的pRI峰值,对于处理强抖动信号的能力有了显着提高。”
两人相视一笑,显然对这次的技术突破感到满意。
在今天下午之前,他特意没有找徐舒和许宁讨论,想先独自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
“你的思路不错。”许宁评价道。
“但仅靠识别目标信号和电子干扰来削弱敌方,在现代战争中可能还不够彻底。”
他补充说:“我这个人做事喜欢一劳永逸,总觉得不把敌方雷达彻底摧毁,总会是个隐患。”
许宁放下手中的文件,继续说道:“不过,你的思路给了我灵感。
既然我们能有效分辨复杂环境中的雷达信号,何必局限于传统的反辐射作战呢?
我们可以探索其他方法,使飞机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也能探测和跟踪目标,无论对方的雷达是开还是关。”
郭林科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显然感到有些失落。
许宁很快注意到他的反应:“别担心,你的算法仍然有学术价值。虽然在控制类期刊上发表可能有点难度;
但在航空航天与控制学科交叉的期刊上应该有机会,比如IbEb pransactions mm Futomatic Kontrol这样的顶级期刊。”
“公开发表真的没问题吗?”
郭林科有些疑虑,作为14所的一员,他对敏感信息的把握还是很谨慎的。
“没问题。”
许宁解释说:“pRI算法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属于基础研究范畴。
与其藏着掖着,不如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而具体应用到实际装备上的关键点,则是我刚才提到的新思路。”
听到这里,郭林科感到一阵更大的冲击。
然而,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
“我需要一点时间整理一下我的想法。”
许宁沉思片刻后对着徐舒说:“徐研究员,我还想你协助我,这次的任务可能会比较复杂。”
在心中,许宁已经勾勒出这个新构想的大致框架,但他清楚地知道,要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大量的计算,这绝非一时半会儿可以完成的。
“好的,我明白了。”徐舒应声而起,跟随许宁走向不远处的机房。
“我在构思一些算法改进,”许宁边走边说:“目前还只是初步的想法。”
郭林科和同事们面面相觑,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动感到意外。
“郭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一位同事问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先整理一下手头的工作吧。”
郭林科叹了口气:“按照许工的建议,准备向IbEb pransactions mm Futomatic Kontrol投稿。
虽然不是顶级期刊,但在行业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阎良这边第二天就收到了14所送来的新元器件。不过,根据许宁的指示,二号吊舱的改装暂时搁置。
他已通过模拟验证了新理论的可行性,现在需要的是将这些算法逐步实现。
一旦完成,这将显着提升歼轰7改型电子战飞机的性能,甚至可能让飞机能够追踪到超出常规雷达探测范围的目标。
四天后,许宁和徐舒再次召集14所的研究团队回到实验室。
“大家应该都读过我和徐研究员关于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的论文了吧?”
许宁接过郭林科递来的纸笔,问在场的工程师们。
众人点头表示确认。
“理论上,cKF算法可以在非线性环境中进行雷达校准和目标预测,并且结合最大似然估计,可以有效处理多个目标的数据。”
许宁解释道,这个概念对于在场的专家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会遇到信号丢失和大量杂波的问题,这意味着cKF算法的效果会打折扣。”他继续说道。
“因此,与其尝试消除所有干扰,不如考虑如何利用这些杂波来增强我们的被动探测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利用第三方杂波。”
工程师们围坐在会议室里,气氛突然因一个念头而变得活跃。许宁身后的同事眼睛一亮,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类比:
“我弟弟在潜艇部队服役,他提到冷战期间有个策略:潜艇会在某个位置放置水雷,然后定时引爆。
通过爆炸产生的声波,潜艇可以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探测周围的目标,这种方法比传统的被动声纳更有效。”
这个比喻让其他人恍然大悟,意识到他们正在讨论的第三方信号源原理与之相似。
无论是民用气象雷达、通讯塔发出的信号,还是友军或敌军的雷达波,都可以作为探测工具。
信号越强、越有规律,探测效果就越好。
“我们还改进了郭工提到的pRI算法,结合序列差直方图法,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在电子战中将发挥出巨大的威力。”许宁补充道。
他解释说,海战的速度虽然以分钟计算,但电子战却发生在微秒之间,目标移动速度极快,因此对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要求极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们开发了一套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RFS)的方法。
许宁从桌下拿出厚厚的一叠纸,上面满是复杂的计算。
同事们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郭林科,几乎要惊呼出声。
许宁开始讲解RFS的基本概念,纸上已经打印好的内容让他省去了书写的时间。
“简单来说,随机有限集是一种数学模型,用来描述在一个特定空间内可能出现的对象集合。
它允许我们处理不确定数量和位置的目标,非常适合用于我们的被动探测系统研发中。”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深入讲解,房间里只剩下荧光灯管的嗡嗡声。
每个人都沉浸在刚刚听到的新知识中,思考着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许宁喝了一口茶,问:“还有问题吗?”
沉默持续了一会儿,显然大家还需要时间来消化这顿信息盛宴。
即使是有系统辅助的徐舒,也花了不少时间才彻底搞明白这个复杂的概念。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