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CC读书 >  风流俏佳人 >   第573章 夜话

德寿宫变故乍起,满朝公卿闻风色变,皆惶惶然奔入宣德门。只因那日皇城风雪中那番乱象,早已成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唯恐大华再次重蹈覆辙。

行至甬道,但见杨炯孑然一人,缓步行来。

众人先是一怔,旋即面露喜色,纷纷抢步上前。

“镇南侯,宫内情形究竟如何?”

“侯爷,听闻齐王妃与张氏……”

“杨小子!快些言语!我来路上听闻步军司撤防,怎的殿前司与麟嘉卫反倒把守起宣德门来?莫不是出了天大的祸事?”

一时之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问询声此起彼伏,将甬道挤得满满当当。

杨炯抬手虚按,待众人噤声,方长叹一声:“皇太后嫌德寿宫局促,想将佛堂挪去大庆殿安置。”

“荒谬……大庆殿乃……” 户部检阅郎话音戛然而止,面上血色尽褪。

在场众人皆是浸淫官场数十载,岂会听不出弦外之音?

大庆殿乃皇家大典之地,皇太后此举分明是觊觎至尊之位。再联想到近日太后与李泽过从甚密,众人心中皆是一凛,此事背后怕还有魏王的影子。

一时鸦雀无声,众人各自揣度局势,默默随着杨炯往宫外走去。

杨炯于宫门前驻足,望着不断涌来的公卿,朗声道:“列位同僚宽心!三代皇嗣安好,今夜殿前司、麟嘉卫与金花卫轮值宫门,万无一失!”

言罢,便已匆匆离去。

众人怔在原地,待回过神来,立即将与杨炯交谈过的官员团团围住,七嘴八舌追问详情。

一时间,惊呼声、抽气声、慨叹声交织一片,旋又渐渐沉寂。

却说杨炯自宫中出来,信步沿着朱雀大街而行。

行至东城,忽见街角馄饨摊前,一人影斜倚矮凳,月下剪影竟十分熟悉。

他心头一动,脚步不自觉加快,待走近了,方看清那人面容,忙躬身行礼:“叶师兄,怎在此处用饭?母亲整日念叨,盼着你去家里聚聚呢。”

叶九龄抬眼一笑,伸手示意他同坐,又唤摊主添碗馄饨,方道:“深更半夜的,怎好去扰师娘清净?这里倒也自在,你瞧这往来行人、蒸腾热气,满是烟火气儿,甚好!”

杨炯依言坐下,瞥见桌上早已摆好两只粗陶酒杯,便知师兄定有话要说。当下也不客套,启了酒封,琥珀色的酒液缓缓注入杯中,将今夜德寿宫种种事端,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尽数道出。

叶九龄听毕,端起粗陶酒杯轻抿一口,目光如炬,徐徐道来:“万和宜、康白皆未现身,可见与皇太后结盟不过是权宜之计,根基不稳。李泽亦不在席中,足见其根本未将太后放在眼里。依我看来,李泽极有可能绕过皇太后,私下与万康二人达成了交易。”

他放下酒杯,继续分析:“太后此番设家宴,邀吕大猷、吴散木遗孤赴会,又知邹鲁明日进京。这哪里只是敲打李淑、震慑李漟那般简单?分明是向李泽一党展示自己的筹码,暗示自身价值。”

说到此处,他微微颔首,“只是千算万算,怕是没料到李淑出手如此果决。

大公主此次当真是眼明手快,若能在众目睽睽下除去崔穆清,皇后一脉便只剩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李清可用,再无争位之力。

届时,不论局面如何混乱,握有张月娘与陈氏两张王牌的李淑,终究占了上风。不过那李漟也非等闲之辈,早就在张月娘身边布下暗子。

此番虽两败俱伤,倒也让李淑赢了半局。”

杨炯眉头深锁,不住往杯中斟酒:“师兄,我着实没想到局势竟急转直下。第三代皇嗣分娩至少要到入秋,他们怎就这般迫不及待?”

叶九龄望着眼前这个短短一年便声名鹊起的师弟,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笑着叹道:“这其中缘故,大半与你有关。”

“我?” 杨炯一愣,眼中尽是疑惑,手中酒杯不觉停在半空。

叶九龄颔首,眸光深沉如古井:“你这一年间手刃三皇,为大华换来十载太平,这般功绩,当真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再加上恩师在朝堂的根基,若梁王府有心,慢则五年,快则三载,便可登临大宝。只是恩师心怀苍生,不愿见百姓再遭离乱之苦,才会造成如今这般局面。”

他轻轻转动酒杯,续道:“可旁人哪里懂得恩师苦心?自你归来,各方势力明里暗里都在试探你的心意,试探梁王府的虚实。他们都盼着摸透你的心思,好为自己谋个前程。师弟,你身处漩涡中心,周遭皆是心怀鬼胎之人啊!”

“如此说来,父亲前往白虎观,也是为了统一人心?” 杨炯神色凝重。

叶九龄赞许地点头:“幸而你行事缜密,让众人都以为尚有周旋余地,都想着在这局中分得一杯羹。若他们察觉你有称帝之心,怕是即刻便要联合起来,对你群起而攻之。”

杨炯闻言,这才恍然惊觉,那看似寻常的学子案,实则是冲着梁王府而来。唯有摸清梁王府的态度,各方势力才能放心争斗,不然一旦梁王府横插一手,这盘苦心经营的棋局定会满盘皆输。

正思忖间,叶九龄接过摊主递来的馄饨,热气袅袅升腾,将他的面容笼在朦胧之中:“尝尝这柳叶馄饨。前梁时便有的老味道,如今传到儿子辈,竟还能保持当年风味。我自小就好这一口,你也试试。”

杨炯听出他话中有话,却也不好追问,只得夹起一颗馄饨送入口中,笑道:“师兄是前梁世家子弟,土生土长的长安人,推荐的吃食自然错不了。”

叶九龄笑着摆了摆手,见杨炯尝过馄饨后频频点头,也端起酒杯浅啜一口。

碗中热气蒸腾,如纱帐般笼住他的面容,恍惚间竟带了几分旧时长安的朦胧:“我出生那会儿,长安城的繁华比眼下更盛十倍不止。记得朱雀大街上鎏金铜驼铃叮咚作响,胡商的骆驼队驮着波斯琉璃,在三十六丈宽的御道上绵延不绝。”

他竹箸轻点碗沿,馄饨汤里的虾米随节奏轻轻沉浮:“沿街酒肆悬着金箔灯笼,昆仑奴手捧安息香炉穿梭其间。椒盐炙肉的香气混着龟兹乐坊的箜篌声,直把西市商铺染成流动的星河。

绸庄里能寻到大食火浣布,波斯邸后院藏着三丈高的珊瑚树。码头上,岭南荔枝与西域葡萄同船卸货,胡姬酒肆的招牌上写着‘玉碗盛琥珀’”

说到此处,他声音忽地低了下去,氤氲热气中,话语不辨悲喜:“各国使节的金车与太学生的青衫在槐荫下交错,坊墙外飘着新科进士题诗的纸鸢,护城河倒映着十里牡丹灯山。那样的盛景,当真天下唯一。”

杨炯郑重颔首:“这些盛况,我在典籍中读过,也听长安百姓讲过。”

叶九龄幽幽一叹,神色中交织着追忆与怅惘:“后来前梁皇帝推行新政,致使天下大乱,不过数年便国破身死。我这辈子,只盼着能再现长安昔日荣光。不知有生之年,可还有这等机缘?”

杨炯闻言心头剧震,沉默良久,方试探着问道:“师兄……可是不赞同石师兄的新政?”

叶九龄摇了摇头,咬了一口馄饨便搁下竹箸,神色凝重道:“恩师要杀人了!”

杨炯望着师兄眉间紧锁的愁云,轻声劝道:“历朝历代革新,本就是破而后立,重新分配利益。若无流血,新政如何推行?”

他自是明白叶九龄的忧虑。长安是其故土,少时目睹过盛世风华,如今刚盼来太平,即便不施新政,按旧制休养生息,十年也可重现往昔盛景。

可石介推行的新政虽见短期成效,阻力却愈发沉重。前梁因改革而亡的教训犹在眼前,老爷子此番决心以铁腕开路,势必掀起轩然大波。叶九龄忧心忡忡,亦是情理之中。

王府内的师兄弟们,对此本就各执己见。

叶九龄出身世家大族,行事稳重,主张循序渐进的温和变革,宁可耗时久些,也要将动荡压至最低;而石介出身寒门,骨子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即便历经多年磨练,那份锐意革新的决心也从未动摇。

这两种主张,原无对错之分,不过是时机是否相宜。

叶九龄闻言,长叹一声,执壶为杨炯斟酒:“长安城里百年老店虽有七家,可传承至今,滋味、成色皆不复往昔。这新政推行易,守成却难啊!”

他眉头微蹙,眼中满是忧虑,“新党起,则旧党立,中立者观望,如此党争之祸,恐重蹈前朝覆辙。如今江南一带,新政已现乱象。吏部以青苗法摊派多寡论政绩,两浙路官吏已有微词,其他州路只怕更甚。”

说罢,他放下酒壶,神色凝重:“就在刚才,御史中丞丁凛上《新政弊病十书》,字字如刀,痛陈新政十大弊端。石师弟在吏部与之激辩,二人争得面红耳赤,险些动起手来。

我细读那奏疏,虽言辞激烈,可用人失当、百姓负担加重、考核失察等弊病,却句句属实。”

杨炯对丁凛早有耳闻。此人清廉严苛,刚任御史中丞,便将御史台同僚参了个遍,脾气又臭又硬;而石介更是出了名的执拗,这两人狭路相逢,简直是火石相撞,焉有不迸火星之理?

思及此,杨炯轻笑一声,回敬叶九龄一杯酒,悠悠问道:“师兄可听过‘开窗理论’?”

“哦?” 叶九龄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师弟总能想出新奇论调,这我倒要听听!”

杨炯执杯轻晃,琥珀色酒液在粗陶杯中泛起涟漪:“譬如这小小馄饨摊,众人挤坐其间,有人嫌闷热欲开窗通风,却遭大半人阻拦。依师兄之见,该如何破局?”

叶九龄沉吟片刻,缓缓道:“当寻得众人反对之由,解其心结,求同存异。待共识渐成,开窗之事,自可水到渠成。”

杨炯闻言,忽而狡黠一笑,眼中闪着光亮:“师兄何不试试掀开屋顶?”

“掀开屋顶?” 叶九龄挑眉,眼中满是疑惑。

“正是!” 杨炯将酒杯轻轻一搁,神色从容,“先闹出掀屋顶的大动静,引得众人惊慌,此时再提开窗之事,岂不比寻常时候容易?父亲与石师兄行事激进,倒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能震慑住那些冥顽不灵的守旧派。”

他目光灼灼,续道,“而师兄最擅调和矛盾、稳住局面,这大概便是父亲执意送你入中枢的缘故。如此一来,咱们摸着石头过河,进三步退两步,总能寻得两全之策。”

叶九龄听了,先是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他的额头,骂道:“好你个滑头!新政里多少主意是你与石介捣鼓出来的?如今倒躲在背后,半句骂名也不肯担!”

“石师兄天天往我家蹭饭,母亲疼他比我这亲生儿子还甚!” 杨炯摊开手,故作无奈,“这骂名,自然该他替我扛着。”

“你这小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叶九龄大笑,“亏得你还叫我去家里吃饭,原是没安好心!”

二人笑作一团,杨炯忽而敛了笑意,正色问道:“师兄,可愿再等五年?”

叶九龄端起酒杯,目光坚定的回应:“只要这柳叶馄饨的滋味不变,便是十年二十年,我也等得!”

杨炯眼中闪过笑意,玩笑道:“那就说定了!日后萱儿、李潆的孩子,还指着你这位先生教导呢。到时候小娃娃们若往你砚台里撒尿,可别气得干瞪眼!”

“哈哈哈!如此趣事,我求之不得!” 叶九龄仰头大笑,烛火映得他眉眼舒展,方才的忧虑都化作了这满室笑语。

此后话锋忽转,虽碗中馄饨早化作腹中暖意,两人却谈兴不减,从塞北驼铃说到江南烟雨,将天下奇闻轶事娓娓道来。

酒过数巡,兴致愈发高昂,直喝得醺醺然、醉意朦胧,方互相搀扶着起身,脚步踉跄地各自归家。

叶九龄素来善饮,未尝有失。

是夜,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归来后犹自呓语,忽振臂呼曰:“快哉!快哉!”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