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说吃了艾糍就一定不会生病,那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沈华筝咽下口中的艾糍,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继续解释道——
“艾草具有着温经散寒、祛湿止痒以及助眠的功效。用艾草做成的艾糍不仅美味,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清明节前后,正是艾草鲜嫩茂密的时间。
客家人喜欢用艾草做成艾糍吃,民间还有这样的一句谚语——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
关于艾糍对身体有好处的言论也不是编造出来的,是有依据的。
《本草纲目》里面有过非常详细的记载:“艾叶味苦,性微温,灸百病。春食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弹丸大小,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饭,治一切恶气。”
正是因为知道艾叶对人体的好处,所以每年到了清明的时候,沈华筝总会吃一些艾糍。
当然,其他的清明节美食她也不会错过。
沈恪恒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就说嘛,哪有吃了艾糍就完全不会生病的道理。
要真那样的话,那些医馆都不用开了。
大家都不用去看大夫,也不必买药治病,只要要吃艾糍就好。
就连宫里的御医也都可以归乡养老了。
沈恪恒原本在纠结着到底先吃艾糍好还是先吃青团,听完沈华筝的话后便果断地选了一个咸口的艾糍。
既然艾糍对身体有好处,那就先吃艾糍吧。
沈恪庭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朴籽粿,听到弟弟妹妹的对话后忍不住笑了笑。
三弟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到好奇。
其实每次看着他对着事情刨根问底,也挺有意思的。
沈恪思也笑着用筷子夹起一个芝麻花生馅的艾糍,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艾糍的外皮十分软糯,又如年糕一般香韧。
芝麻花生内馅香甜可口,芬人齿颊。
艾叶原本是苦涩的,加入香甜的馅料后,那股涩味便被冲淡了。
在馅料温柔的甜味攻击下,艾叶带来的涩意节节败退。
最终完全退散,只在口中留下沁人肺腑的清香。
沈恪思是沈家兄妹四人中话最少的,每次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一般都怎么开口。
但他就喜欢这种感觉。
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看着家人之间的互动,这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青团和艾糍都是刚蒸好出锅的,周氏更喜欢口感更加韧实的艾糍。
她先尝了尝最经典的黑芝麻花生馅,然后又用筷子夹起一个咸口的,送到嘴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糯米的清香中混合着艾草的香气,软糯香韧之中,还能够感觉到一丝若有似无的苦味。
那苦味很淡,并不会让人反感,反而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
细细咀嚼,口中的苦味逐渐散去,一丝微微的甜意缓缓涌出。
再咬下去,里面的虾米香菇肉馅便随着艾糍皮一同落入口中,又为艾糍增色不少。
咀嚼之间,复合的香气溢满整个口腔。
让人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今日休沐,许多朝廷官员趁着美食街举办活动,带着家人来这里边吃边逛。
还有一些孤家寡人的,不愿孤零零的一人,便与其他同僚结伴而行。
谢弥被家人嫌弃,便也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
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春蕾区域,选了其中一家店坐下来,正打算坐下来好好品尝美食。
没想到一进门,就瞧见了正在用餐的沈家人。
其中挨着一起坐的沈昭年和周氏尤为显眼。
这几人都是孤家寡人,每次见到这种温馨和睦的场景都会被刺伤。
尤其当那人是沈昭年的时候,众人觉得自己的受伤程度瞬间被放大数倍。
沈昭年的官职算不上顶高,可还是有不少人私底下对他是羡慕妒忌恨。
每每谈到沈昭年,众人都会感叹老天爷的不公。
真要比命好 ,谁还能比得过沈昭年?
上有太师岳丈,下有破格走了仕途,前途无量的女儿。
妻子端庄貌美,儿子个个争气。
几人纷纷在心中轻声叹了一口气,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默默地走出了这家店。
反正今日来,就是要把这个区域里每个店都尝一尝的。
先去别的店,一会儿再过来吧。
今日时间多,也不在于这一时了。
沈昭年正跟家人商量着下一站要去哪里,他并不知道刚才有几个心碎的同僚默默地进来,又默默地离去。
*
“怎么样,我就说我选的这家店可以吧。”
姜阁老看着莫栀山,一脸得意。
今日他和姜诚来美食街,正好遇到莫栀山和秦均。
姜阁老见到莫栀山很开心,说他已经对着那份新出的图册研究了好一会儿了,正好可以带着他们师徒一起去觅食。
莫栀山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姜阁老连拉带拽地往前走了。
姜诚和秦均微微怔了怔,很快就跟上。
莫栀山:“……岂止是可以,这里简直就是完美。还好今日遇到了你们,不然我跟文昊都不知道要去哪里。”
“哈哈哈,你这话说的就有些过了。”
姜阁老嘴上说着莫栀山的夸赞过了,面上的笑容却是怎么都止不住。
其实不只这家店选的好,他觉得他们现在坐的这个位置也很不错。
这家店比较大,他们就坐在临窗的位置,视野很好。
不仅可以看到外面人来人往的食客,空气也很清新。
由于早上下过雨,此时空气中还带着几不可闻的青草泥土味儿。
配上那温柔的春风,让人觉得很舒服。
姜诚坐在一旁,有些无语。
祖父真是越活越像个孩子了。
唉,没办法。就算他再像个孩子,也得小心翼翼地捧着。
谁让他是自己的祖父呢。
秦均倒是没什么想法,他现在一心只想着快点尝到刚才点的腌笃鲜青团。
上次他跟翰林院的几个同僚一起到一品楼吃饭,正好有人点了腌笃鲜。
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秦均还觉得味道应该不怎么样。
谁知刚尝上一口,他就被惊艳了。
不知道那么美味的腌笃鲜被做成馅料包在青团里,会是什么样的口感。
腌笃鲜本就春味十足,配上同样春味十足的青团。
应该是春上加春,鲜上加鲜吧。
虽然店里的客人不少,可小二们上菜的速度却很快。
没多久,莫栀山和姜阁老几人点的吃食就被呈了上来。
小二手脚麻利地将托盘中的蒸屉呈上桌,然后又将上面的盖子揭开。
“几位客官请慢用。”
这些点心都是刚刚蒸好的,笼屉上的盖子刚打开,里面那股草叶的清香就飘了出来。
一个个软嫩可爱的胖团子出现在众人面前,泛着极为好看的光泽。
青团绿油油,圆乎乎的,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艾糍虽然也是春意十足的碧色,可为了区分口味,被做成了各种不同的形状。
让人不由得眼前一亮。
明明面前只是一张普通的餐桌,甚至在一些权贵的眼里可能还有点简陋。
可因着小二呈上来的这些春日美食,这张桌子竟也被装点得格外诱人。
光是看着这些点心的外观,再闻着那股迷人的味道,姜阁老几人觉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流下了。
姜阁老率先拿起筷子:“赶紧尝尝吧,一会儿吃完了还要去别处呢。”
虽然刚蒸好的青团吃起来有点粘牙,放凉了吃才会带着一些韧劲。
但姜阁老还是觉得刚做好的青团最香了。
反正不管别人会不会放凉了再吃,他是半点都等不了的。
其他人也跟姜阁老一样,美食当前,是一点自制力都没有的。
就在大家都拿起筷子的时候,姜阁老似是想到了什么——
“美食街这次活动还推出了一款叫做烧饼的吃食,看着跟我们平常吃的烧饼不一样。我打算一会儿过去试试。”
说着,他看向莫栀山:“你们要不要跟我们一起?”
这一次美食街出的宣传册子太厚了,莫栀山还没全部看完。
他想了想:“好,那我们一起。”
约定好下一个打卡地点后,姜阁老几人都愉快地把筷子伸向了自己心仪的点心。
姜阁老用筷子夹起一个蛋黄肉松馅的青团,送到面前。
闻着那股好闻的清香,他咬了一口。
青团外皮吃起来软糯得很,相互还粘连着。
内里的馅料放得很足,刚咬一口,便尝到了里面的蛋黄肉松馅。
蛋黄鲜香醇厚,有一股独特的香气。
肉松是绵密的口感,还带着一股诱人的咸肉香。
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吃得完全停不下来。
莫栀山也美滋滋地吃着吃着咸眉豆艾糍,吃得一脸享受的样子。
没想到用眉豆做成的馅料,跟艾糍皮这么搭。
比起青团,莫栀山更喜欢艾糍。
艾糍的外皮吃起来更有韧性,嚼劲十足。
这种一口就把春天吃进肚子里,真是舒服。
吃完一个艾糍,再喝上一杯热乎乎的春茶,实在是惬意。
又解腻,又暖和。
把刚才那场细雨带来的微微凉意都赶走了。
莫栀山端着茶杯,看向窗外。
春天的一切,似乎都是朝气蓬勃的。
就连这个季节的各种吃食,也都变得充满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