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来自全国士绅的反击!温体仁进献毒计!
“陛下,广东之事虽定,但南洋地区的夷人舰队依旧在广西北部湾游弋,是否在择一大臣出任两广总督。”
温体仁的话音落下后,朱由检眉头微皱。
两广总督这个职位并非常设的官职,而是在特殊时期或特殊事情专设的。
之前胡应台出任两广总督,还得从江南东林党谋反时说起。
当时内阁和自己提议,江南反叛为保南疆不出现动荡,才启用胡应台出任两广总督以稳两广之地。
“皇爷,骆思恭有急事求见。”
在朱由检还在思索时,王承恩走来低声耳语一句。
“准!”
很快,在众臣的目光中,骆思恭迈着大步走来。
“陛下,出事了!”
“说!”
朱由检看着骆思恭皱眉吐出一字。
“通行司和通商司最近在民间发现民间的几个大钱庄集体抽离库存白银,并拒绝接纳朝廷新币换银;
根据百货商行的汇报,两湖之地和河南最近突然发生粮价大幅上涨的情况;
两湖之地出现百姓动乱,武昌府出现数千暴民冲击武昌城中的银行分部打砸后焚烧衙署;
前往福建的清仗队卷入当地土楼宗族的械斗中,清仗队中十几个人被打死;
江西突然出现白莲教余孽截杀税使抛尸江中,当地流传出河神索祭的流言。
河南开封府每日都有十几个民众在国税厅衙署前自焚而死,民间流传苍天震怒,以生灵血祭的说法。”
骆思恭的话落下后,在场的所有官员全都惊在当场。
“陛下,此事当为地方士绅所为!”温体仁率先出列回话。
“哦?温爱卿此言可有依据?”朱由检看着第一个出列说话的温体仁眼中带着惊诧。
温体仁这货平日里在朝堂上一向都是沉默寡言,自己不问或者不给他安排差事,后者绝对是高高挂起的样子。
今日倒是格外不同。
“陛下,据臣所知,民间实力最强的钱庄分别在全国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设有票号,而若论钱庄之强,当属汇盛泰恒安五家,即汇通钱庄,盛源钱庄,泰丰钱庄,恒德钱庄,万安钱庄五家;
根据臣的推测,能被暗卫盯梢注意的也只有这五家有资格。
而这五家的背后,是两湖,河南,安徽,四川和福建等地的大粮商和大盐商支持。”
朱由检看着变化巨大的温体仁点头道:“嗯,说的不错,温爱卿既然知道了问题,不知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温体仁继续道:“陛下,民间士绅所作之事无非是对抗朝廷的新政,臣对此有针对土地改革的三策;
第一,发布科举赎买令;
所有参加科举的学子陛下提交家族土地持有量证明,按照土地规模分阶征收科举赎买税,举人需缴纳家族三成田产,进士缴纳六成,翰林缴纳九成,同时允许地方士绅可以用土地来抵国税。
第二,强推大明银行新币;
以打击私铸钱币为由,强制全国官绅,富商兑换新币,同时废除白银和铜钱的官方认证,以金银铜三币作为朝廷铆钉货币,同时锚定粮食,一来可压制粮价,二来可快速推行新币在全国铺开。
第三,宗族连坐法;
推行大宗族析产令,强制要求百人以上的宗族必须分户析产,每户土地不得超过五十亩,配套实施血脉追溯征税,凡同宗五服之内者有人田产超标,全族按照超额部分十倍缴纳宗族调节税;同时设置义门奖励,鼓励同族之人举报宗族土地隐匿问题,告发者可继承被举报者半数田产。”
温体仁的话音落下后,不但朱由检愣住。
下方的一众官员全都直勾勾的盯着他。
半晌后,朱由检才回过神来。
他看向温体仁的目光变了!
在自己的眼光中,这三策是从制度,金融和血缘爆破三个方向下手,直接往士绅的心窝里扎刀!
“温长卿!你也是士族出身,为何会给陛下出下如此毒计!”
“没错!陛下,万万不可听信温体仁之言!他的策略乃害国祸民之策!
朝廷新政可循序渐进推进,如今我国势动荡,万万不可冒进!”
朱由检听着下方几个大臣满脸急促的出言提醒,微微一笑道:“呵呵,朕倒觉得温爱卿的计策很不错!”
“陛下,温大人三策过于激进,老臣也以为有些不适合眼下使用。”
说话的是袁可立,他虽然觉得温体仁三策直指根本,但是这背后的风险很大。
“激进?呵呵···”朱由检听到袁可立的话后,发出满是杀意的冷笑。
“抽离库存白银,对抗朝廷新币推广,哄抬粮价,打砸大明银行,打死清仗队人员,截杀税使,操纵百姓自焚抗议;
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个不激进?那个不是在和朝廷对抗?那个不是把朕的旨意当作耳旁风!?”
朱由检说话的音调逐渐加大。
“温爱卿献策有功,赏麒麟袍一件,赐太子少保!
从现在开始,组建改制馆,由温爱卿任首席改制大臣主持新政政策实施落地。”
“李若涟,给秦良玉传令!分散下去的大军各部开始行动!
另外,增加考成法标准:各地省府州县主官政绩和土地改革挂钩,完成率低于一半者就地免职,同时严查在职期公事,若有贪赃枉法者罪加三等论处;
从现在开始,全国进入战备状态,传令张彦芳快速募集训练新军,所有完成训练的守兵以县为单位完成快速入驻;
传旨唐王朱聿键,从现在开始五位监国藩王轮流巡视地方,若发现宗室之人祸乱地方,可先斩后奏!
诸公切记,朕实施新政之决心不会因为士绅阶层的抵触或反抗而妥协!”
皇帝的话音落下后,在场的众臣满是心惊肉跳。
事态发展至今,已经不是新政推行问题了。
而是皇帝和全国士绅的战争!
···
众臣退去后。
朱由检来到文渊阁中。
温体仁已经在此等待。
“温爱卿,你在此所为何事?”
“陛下,臣想听听陛下心中的目的。”
“大胆!温体仁!你身为人臣如何能质问皇上?”王承恩在一旁低呵出声。
朱由检看向后者,此时的温体仁面色平静,没有丝毫波动,只是安静的看着自己。
“呵呵,大伴,你先退下。”朱由检说完后,王承恩带着周围侍奉的小太监离去。
“温爱卿,朕的目的很简单,用最快的速度彻底摧毁士绅文化,催生出一个以军队为核心的新统治集团,促使大明彻底的蜕变为军国机器!
这是我大明朝未来二十年唯一可以扛着天灾同时还能打服周围一众敌人的生路!”
温体仁在听到皇帝这句话后,整个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陛下,臣此次去广东,感触颇深,虽然臣出身士族,但民间苦士绅久矣,臣愿助力陛下扫清他们。”
朱由检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后者道:“既然你能来寻朕说出如此肺腑之言,想必是知道了耶稣会的存在吧?”
温体仁抬头道:“回陛下的话,在广东时,暗卫的燕客指挥使曾和臣提起过这个组织,臣在初步了解这个组织后,心中觉得汉人不能在被别人当枪持续内斗了,我们要团结起来,收拾外族!”
“嗯,你这个觉悟很不错,朕没有看走眼,去吧,去把朕交代你的事办好。”
“臣遵旨!”温体仁说完后,极为郑重的跪在地上行三拜九叩大礼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