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晨曦微露,金昌古城之外,又有一波波西夏援军如潮水般涌至,这些勇士多来自邻近的军镇,闻金昌府遭西辽铁骑围困之急,纷纷整饬兵马,星夜兼程,誓师来援。
忽而,一阵悠远而激昂的号角划破天际,回荡在金昌城的上空。随之,西辽大军,足足四五万铁骑,如同黑色风暴般,轰鸣着朝金昌城北疾驰而去。而城外,蒙古骑兵早已列阵以待,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他们屏息凝神,只待将领一声令下,便如离弦之箭,冲向那决定命运的战场。
蒙古将军折箩冷静地看着数倍于自己的敌人,他缓缓开口道:“按照昨天晚上制定的计划开始,我今日就要让这些西辽人看看我蒙古男儿的本色!”
“呜呜呜……呜呜呜……”
伴随着激昂而深沉的冲锋号角,西辽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他们胯下的战马奔腾不息,气势恢宏,犹如天际涌动的乌云,朝着蒙古军队的阵地猛扑而去。长长的马枪挺得笔直,枪头在阳光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令人望而生畏,胆寒心惊。
然而,面对西辽骑兵这排山倒海的冲锋,蒙古军队却仿佛扎根于大地般纹丝未动。他们严阵以待,目光如炬,似乎在静静地等待着某个关键时刻的到来。这一幕,让耶律约单心头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但他深知,一旦冲锋的号角吹响,这些如狼似虎的骑兵便如同离弦之箭,再想收回已是无从谈起。
就在西辽骑兵距蒙古阵营不足五百米之遥的紧要关头,冲锋在最前列的西辽战马竟莫名其妙地纷纷陷入了地面,霎时间,人喊马嘶,乱作一团。后方的战马因惯性使然,根本来不及刹车,纷纷碾压而上,场面一时失控。
折箩见状,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他大手一挥,高声喝道:“勇士们,时机已到,随我冲锋!”
一支五千人的蒙古骑兵顿时间朝着已经停下啦的西辽兵马冲去,见到这一幕的西辽骑兵们顿时间慌了。因为被陷马坑阻止了攻势,加上后边的骑兵紧急停止,这让西辽骑兵部队顿时间落入了下风。
为什么古代骑兵号称陆战之王,因为骑兵拥有步兵没有的机动性,一旦骑兵失去了机动性,其战力还不如地上有着各种防护的步兵,如今的西辽骑兵就落入了这种境地。虽然有一小部分的西辽骑兵开始组织人马对蒙古军队继续进行冲锋,但面对已经将马速提升起来的蒙古骑兵,他们这种反抗似乎非常脆弱。
也就是十几息的功夫,蒙古骑兵冲入了西辽骑兵阵营中,如狼似虎的蒙古骑兵疯狂地挥舞着蒙古弯刀,将敌人纷纷砍入马下。
此刻,天际猛然炸响一声清脆的箭啸,宛如信号般划破长空。紧接着,金昌城门大开,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汹涌而出——三千西夏铁骑,犹如钢铁洪流,奔腾而出。他们与蒙古轻骑的灵动飘逸截然不同,每一位战士皆身披双重铠甲,这便是西夏军中闻名遐迩的“铁鹞子”,以其坚不可摧着称。
这三千铁鹞子,乃是西平军司深藏不露的精锐,李婉麾下的最后一张王牌。若非昨夜薛三苦口婆心的恳求,李婉断不会轻易将这股力量暴露于烽火连天的战场之上。他深知,这不仅是兵力上的珍贵补充,更是关乎战局走向的关键筹码。如今,为了大局,他不得不忍痛割爱,让这股铁血洪流汇入战场的洪流之中。
耶律约单目睹此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就凭这些乌合之众,也妄想反攻传我军令,即刻将这些西夏兵马团团围住,悉数歼灭。虽说西夏人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但他们身上的装备倒是颇为精良,不容小觑。”
金昌城外,三方兵马已然混战一处。西夏的铁鹞子部队虽姗姗来迟,却犹如猛虎下山,战斗力与杀伤力惊人。这支铁鹞子部队仿佛一把锋利的匕首,轻而易举地划破了西辽兵马的阵型,将他们一分为二,原本还算井然有序的西辽军阵,瞬间被搅得支离破碎,乱作一团。
立于金昌城墙之巅,薛三轻轻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目光如炬,沉声道:“时机已至,升空吧!”
“呼啦啦……”
随着一阵轻风拂过,一只庞大的热气球悠然腾空而起,宛如一只展翅的巨鸟。热气球之下,悬挂着一个由竹篾精心编织的大篮子,篮中端坐着两人。
其中一人紧握着一杆装备着奇异镜片的步枪,他的使命重大——借由热气球的浮力潜入西辽军阵腹地,精准狙杀其将领,以此打乱并瘫痪西辽军队的指挥脉络。
宋伟不自觉地拽了拽裹在身上的羊毛棉袄,目光中带着几分忐忑,转向身旁正专注操控着热气球的薛岳,打趣中带着一丝忧虑:“我说老薛啊,你这手艺到底还灵不灵咱可别糊里糊涂地飞得没了影儿,到时候摔下来倒是痛快,怕只怕半道上就给冻成了冰棍儿。”
薛岳闻言,嘴角一撇,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少给我乌鸦嘴!你小子今早是不是忘了漱口虽说这热气球我许久没上手了,可我毕竟是汉国空军学院的出身,这点儿本事还能丢了不成”
“噫!这火焰怎地愈发猛烈了究竟该如何让它降下去呢”
宋伟闻言,脸色霎时变得惨白如纸,他慌忙将手中紧抱的狙击步枪搁置一旁,急匆匆地上前协助操控起那失控的热气球。
在底下一直观望的薛三皱着眉头道:“这小岳岳在干什么,这热气球好像飞得有点高呀,估计再高点就会乱了方向的。”
在半个小时的折腾后,热气球终于在两人的摆弄下降低了高度,此时他们正好就在西辽军队的上空,见到达自己的狙击位置后,宋伟赶紧来回搓动着已经冻僵的双手,拿起狙击步枪开始寻找地面上的目标。
在西辽的疆场上,找寻那位将军的身影其实并不费力。在那个时代,战场的布局直白而明确,军旗所在之处,便是指挥将领的立身之所。尤其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将领,他们身上的铠甲仿佛是用光芒锻造,璀璨夺目,成为了战场上最为醒目的标志。这样的设计,既彰显了他们的尊贵身份,也让寻找他们的目光有了明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