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一正听闻二人表态,停下脚步,满意地看着他们。

“好,好,既然如此,咱们就得齐心协力。

方公公的本事,那可是不容小觑。

想当年在宫中,他处事就极为干练,深得皇上信任。

后来到了湖北,那般复杂危急的局势,他都能从容应对,迅速平定叛乱。

如今这辽东战事,有他领军,咱们便如同有了主心骨。”

刘一正认真讲述着,脸上洋溢着对方正化的钦佩与信任。

他走到帐中的地图前,伸出手指比划着,“咱们这一路进军,更要谨慎小心,随时等待方公公的指令,切不可擅自行动,坏了大局。”

袁枢与何可纲皆围拢到地图旁,认真倾听刘一正的讲解。

袁枢微微俯身,目光专注地看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刘公公所言甚是,我军此去锦州,这一路的地形地势需得好好研究。

与方公公的战略部署相配合,方能发挥最大的战力。”

他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线条缓缓移动,神情凝重,仿佛正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

何可纲则双手抱胸,站得笔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似乎已经看到了锦州战场上的硝烟弥漫。

“我部将士早已摩拳擦掌,只等统帅一声令下,便会冲锋陷阵,与后金鞑子决一死战。”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在帐中回荡,让人心潮澎湃。

刘一正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有二位将军这般觉悟,此役定能旗开得胜。

咱们先传令下去,让将士们谨慎行军,同时也要加强戒备,防止后金鞑子的偷袭。”

刘一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他深知此刻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袁枢与何可纲领命而去,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队传达旨意。

而在宁前道,吴襄收到廷文后,却满脸不屑。

他鼻子里哼了一声,嘴角撇出一抹嘲讽的弧度,将廷文随手扔在一旁。

“朝廷这是作何打算?武将不用,竟用个太监当主帅,此仗怕是难有胜算。”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在屋内来回踱步,满脸的愤懑与不屑。

吴襄在营帐内焦急地踱步,他的目光时不时望向营帐外那片漆黑的旷野。

终于,他停住脚步,唤来侍卫,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吴三桂的探子兵可有回来的?”

侍卫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后回答:“回大人,并未看见有人回来。”

吴三桂在一旁听到这个消息,不禁皱起眉头,低声嘟囔道:“真是奇了,这都多久了,怎么还不回来?难不成真有后金鞑子的伏兵?”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不安,下意识地握紧腰间的刀柄。

侍卫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要不要再派出士兵去接应吴三桂等人?”

吴襄微微摇头,摆了摆手,神色镇定地说道:“不必,这事难不倒我儿吴三桂。

他自幼在军中长大,作战经验丰富,若真有伏兵,我们再大量出动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他们久经沙场,定有自保的能力。”言罢,他轻轻叹了口气,示意侍卫退下。

侍卫领命,转身退出营帐。吴襄独自一人站在营帐内,望着那漆黑的旷野出神,眉头紧锁。

他深知此次战事的凶险,儿子的安危更是时刻牵动着他的心,但作为一军将领,他必须保持镇定,不能自乱阵脚。

与此同时,在登莱的督师府内,气氛同样紧张而压抑。

孙元化接过袁可立递过来的廷文,目光快速扫过纸面,脸上渐渐露出诧异之色。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地看着袁可立,问道:“袁大人,这……皇上居然派司礼监秉笔太监来统帅明军主力,这是为何?”

袁可立站在一旁,面容平静,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情绪,反而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举动让孙元化更加摸不着头脑,他瞪大了眼睛,等待着袁可立的解释。

袁可立清了清嗓子,缓缓说出自己的看法:“孙大人,你且想想,方正化乃是皇上身边的亲信之人。

如今大明精锐齐聚辽东,此仗胜负关乎国家存亡,意义非凡。

主帅之位选派方正化,并非毫无道理。

只要他调配得当,底下的将士们自然会听从指挥,奋勇作战。”

孙元化皱了皱眉头,仍有些不解地追问:“可大明人才济济,将领众多,难道就没有其他人能够胜任此职了吗?”

袁可立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孙大人,你又怎知方正化不能胜任?那两万勇卫营可是方正化亲自练兵的成果。

其战斗力不容小觑。在这关键时刻,皇上自有他的考量和安排。”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接着说道:“况且,皇上的旨意,我们身为臣子的自当遵从,切不可唱反调。”

孙元化听了,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大人所言极是,自然是要服从朝廷的旨意。只是让太监统率大军,怕军中将士和旁人心中不服啊。”

袁可立轻轻叹了口气,略带责备地说道:“孙大人,你可是受过洋人文化熏陶的,怎的也如此固步自封?

太监亦是人,与你我并无不同。

若有才干,自能担当大任;若会打仗,天生便是将才。

我们切不可因对方是太监,便对其存有偏见。”

孙元化被袁可立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连忙说道。

“是是是,督师大人胸怀宽广,见识深远,卑职自愧不如,还需多多学习。”

袁可立摆了摆手,语气坚定地说道:“这一仗关乎大明生死存亡,我们务必全力支持全线作战部署,切不可因个人成见或疑虑而误了大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然,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的硝烟弥漫。

此刻,营帐外的风声呼啸而过,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呜咽。

无论是远在宁远担忧儿子安危的吴襄,还是在登莱讨论主帅人选的袁可立与孙元化。

都深知他们所面临的局势严峻无比,而大明的命运,也在这辽东的烽火中飘摇不定……

吴三桂率领着他的探子兵们,已经悄然潜行整整一天一夜了。

他们如同一群隐匿于暗夜中的幽灵,小心翼翼地穿梭在草丛与沟壑之间,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紧张。

此时,他们终于在距离锦州到大凌河三十里处的一座小山上,发现了后金埋伏的骑兵。

吴三桂的双眼瞬间眯起,目光如鹰隼般锐利,透过草丛的缝隙。

他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后金鞑子骑兵,那些骑兵们个个身姿矫健,马匹也都膘肥体壮。

在月光下,他们身上的盔甲泛着冰冷的寒光。

再往山下望去,粮道之处后金的步兵与兵甲车严阵以待,营帐林立,不时还有士兵巡逻。

那整齐的步伐和警惕的眼神,无不显示出后金军队的严谨与戒备。

“这部署可真阴狠!”

吴三桂心想。

步兵步甲车埋伏粮道,大明军队一时半会冲不过来,山上的骑兵从侧翼冲下来。

再多的精锐都被打残,还有他们的炮营,持续打后继的援兵。

“真狠啊!”

吴三桂心中暗自庆幸,多亏他们此次轻装简从,未骑马前行,靠着双脚一步步摸索过来。

才得以如此接近敌军而未被发觉。

他身旁的探子兵们,此刻正伏在草丛里,身体紧紧贴着地面,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瞪得滚圆,死死盯着前方的敌军阵地。

他们的脸上满是尘土与汗水混合而成的泥污,几缕头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头,但他们浑然不觉,全身心都在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确定了具体位置后,吴三桂迅速从怀中掏出笔纸,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生怕弄出一丝声响。

他微微弓着身子,以草丛为掩护,眼睛在敌军营地与手中的纸张之间来回扫视。

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游走,仔细地做着地形距离标记。

标记完成后,他抬起头,向周围的探子兵们做了一个撤的手势。那手势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

探子兵们见状,开始缓缓向后爬行,他们的动作极为缓慢。

每挪动一寸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他们用双肘和膝盖支撑着身体,一点点向后蹭去,眼睛始终盯着前方,耳朵也在仔细倾听着周围的动静。

哪怕是一片草叶的晃动声,都能让他们的心跳陡然加快。

终于,他们成功撤出了后金鞑子的监视范围。

此时的吴三桂,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他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大手一挥。

与众探子兵们撒丫子就往锦州城的方向猛跑。

他们的脚步急促而有力,在寂静的荒野中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扬起一片尘土。

在漆黑如墨的半夜,他们终于赶到了锦州城下。

然而,锦州城早已紧闭城门,高大的城墙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威严冷峻。

吴三桂一行人突然出现在城下,那鬼鬼祟祟的模样,立刻引起了城门士兵的注意。

城门士兵大声呵斥道:“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

说着一众士兵举起火把弓箭对着吴三桂等人。

那声音中带着警惕与威严,在城墙上回荡开来。

吴三桂抬起头,朝着城墙上的士兵喊道:“我是宁前道游击吴三桂,刺探军情,现在要上报孙承宗孙督师。”

他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潜行而略显沙哑,但依然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气势。

城门士兵听后一愣,面露疑色,因为吴三桂他们一行人没有穿着明军盔甲,也未佩戴明军武器,实在难以辨认身份。

吴三桂见士兵不信,顿时急眼了,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怒骂道:“他娘的,老子一个游击将军还要受你的盘问,耽误了军情,要你的脑袋!”

他一边骂着,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守城士兵一听,心中害怕起来,脸上露出了些许怯懦之色。

嗫嚅着说道:“夜晚禁闭这是督师的命令,既然你是吴三桂,那你一个人进来。”

吴三桂心中权衡了一下,想想也行,便咬了咬牙答应了,毕竟是军令在前,士兵也没有违规。

于是他转过头。

对着手下们吩咐道:“你们暂且在城外等候,我去去就回。”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与信任,让手下们心中稍安。

随后,他整了整衣衫,大步朝着城门走去,那背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

深夜,锦州城中,夜色深沉如墨,孙承宗的居所内一片静谧。

虽已请辞,然廷文未达,他仍滞留于此。

此时,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那轻微的脚步声在寂静中却也清晰可闻。

侍从靠近床榻,轻声禀报:“大人,宁前道卫所的吴三桂打探军情,前来向督师禀报。”

孙承宗于睡梦中被唤醒,却不见丝毫惊慌。

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着历经沙场后的沉稳与冷静,仿佛对这种半夜被扰之事早已习以为常。

毕竟,一生征战,无数个紧急军情的夜晚铸就了他如今的从容。

他目光平和地看了一眼侍从,没有丝毫犹豫,心中深知吴三桂此时前来所报之事必然事关重大。

当下,他便决意起身。

孙承宗坐直身子,侍从赶忙上前服侍。

只见侍从动作麻利地拿起一旁的衣物,先为孙承宗披上一件保暖的披风。

接着仔细地为他系好衣带,整理好领口与袖口。

孙承宗配合着侍从的动作,微微抬起手臂,挺直脊背。

他的面容平静而专注,思绪已飘向即将得知的军情之上。

穿戴整齐后,孙承宗轻咳一声,问道:“可知是何事?”

他的声音虽因刚睡醒而略带沙哑,却依然有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侍从恭敬地垂首,轻声回应:“事关军事,卑职不敢问。”

孙承宗微微点头,对此回答并未有丝毫不满。

他深知侍从的职责与分寸,也理解在这等军事机密面前,侍从确实不宜多问。

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侍从退下,随后便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大堂走去。

孙承宗神色凝重,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思索。

他深知此刻辽东局势的紧张与复杂,每一个军情都可能关乎万千将士的生死、关乎大明边疆的安危。

他的脚步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局势的忧虑与对责任的担当。

走过回廊,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一道修长而坚毅的身影。

进入大堂,孙承宗径直走向主位,缓缓坐下。

他的坐姿端正,脊背挺直,双手自然地搭在扶手上,目光直视前方,等待着吴三桂的到来。

此时的大堂内,寂静无声。

唯有孙承宗沉稳的呼吸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为即将展开的军情汇报奏响前奏。

那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压抑而又充满了未知的紧张。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开局狙了个大佐红楼:争锋快进三国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
CC读书最新小说: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我在元末当霸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大明:从监国开始卷疯全世界王妃想和离,王爷却是穿越人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