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已经换上了一身金色的山文甲,头戴凤翅兜鍪,腰悬宝剑,威风凛凛。他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地图上的大马士革。
侯君集也披挂整齐,站在李世民的身旁,随时听候调遣。
“君集,大军准备得如何了?”李世民沉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禀殿下,铠甲、兵器都已经修缮完毕,粮草也已备足。”侯君集躬身回答,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多亏了七只岛城送来的物资,再加上我们在麦地那的储备,足够五万大军一年之用。”
七只岛城,是窦乐在海外建立的据点,源源不断地向大军输送着各种物资。这为李世民的西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李世民微微颔首,对物资的准备情况表示满意。他又问道:“麦地那周边各部族的兵员,招募得如何了?”
李世民牢记着窦乐的嘱咐:大唐士卒是精锐,是定海神针,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动用。真正的炮灰,应该是那些归附的异族士兵。
“殿下,征兵令已经下达。”侯君集回答道,“各部族按照规模大小,分别派出数百到上千人不等。目前,已经集结了三万大军,另有五万民夫负责运输物资。”
“三万?”李世民眉头一皱,显然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太少了!再征调两万!哪个部族敢抗命不遵,立刻派兵剿灭!”
“是!”侯君集毫不犹豫地答应道。他知道,李世民这是要杀鸡儆猴,震慑那些心怀异志的部族。
“殿下,这些部族首领,一个个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咱们是不是……给他们点甜头?”执失思力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甜头?等打下大马士革,要多少甜头有多少!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
执失思力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退下。
侯君集立刻安排亲信,带着李世民的命令,前往各个部族传令。他相信,在唐军的威慑下,没有哪个部族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
……
灼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苏伊士运河的工地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几十万“劳工”在唐人官员的吆喝声中,挥舞着锄头、铁锹,一下一下地挖掘着泥土。汗水顺着他们黝黑的脸颊流淌下来,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芒。
这些“劳工”,都是尼西塔斯从拜占庭帝国各地“请”来的。他们中有的是战俘,也有的是普通的平民,为大唐的运河工程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窦乐一身便装,头戴草帽,站在一处高坡上,俯瞰着整个工地。他的目光深邃而平静,仿佛一位君王在巡视自己的领土。
运河的雏形已经显现出来,一条蜿蜒曲折的沟渠,像一条巨蟒,盘踞在广袤的沙漠中。
“国舅爷,您看,这运河的进度,比咱们预想的还要快上不少!”杜依艺站在窦乐的身旁,指着远处的工地,兴奋地说道。
杜依艺虽然身材瘦削,皮肤黝黑,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充满了干劲。
“嗯,不错。”窦乐微微颔首,对运河的修建情况表示满意,“依艺啊,这段时间,你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杜依艺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能为国舅爷效力,是卑职的荣幸!”
“哈哈,好!”窦乐拍了拍杜依艺的肩膀,笑着说道,“依艺啊,你可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本国舅一定帮你解决!”
杜依艺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国舅爷,眼下倒还真没什么困难。七只岛城的韦巨溪,又送来了大批的物资,粮食、布匹、铁器……应有尽有。再加上尼西塔斯送来的这些‘劳工’,咱们现在是既不缺物资,也不缺人手。这运河的修建,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窦乐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不过,你还是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这运河工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卑职明白!”杜依艺躬身应道。
窦乐又在工地上巡视了一圈,仔细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这才放心地离开了。
回到苏伊士城,窦乐直接来到了城主府。
刚一进门,苏有福就急匆匆地迎了上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神色慌张。
“国舅爷,长安急报!”苏有福的声音有些颤抖。
窦乐心中一沉,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了一遍。
电报是柴绍发来的,内容很简单,却让窦乐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国舅爷,这……这是怎么回事?”程咬金见窦乐脸色阴沉得吓人,连忙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
窦乐没有说话,只是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程咬金。
程咬金接过电报,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刚看了几行,他的脸色就变得铁青,额头上青筋暴起,怒目圆睁。
“他娘的!这高昌国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对我大唐商人征收重税!这是活腻歪了!”程咬金看完电报,一把将电报拍在桌子上,怒吼道,“国舅爷,俺老程这就回长安,点齐兵马,灭了这狗日的高昌国!”
窦乐看着怒发冲冠的程咬金,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知节,稍安勿躁。高昌国此举,虽然是对我大唐的挑衅,但还不至于让我们大动干戈。”
“国舅爷,您这话俺老程可不爱听!高昌国这分明是没把咱们大唐放在眼里!这口气,咱们可不能忍!”程咬金瞪着铜铃般的大眼,气呼呼地说道。
“知节,你先冷静一下。”窦乐示意程咬金坐下,缓缓说道,“高昌国对大唐商人征收重税,确实对西域商路造成了一些阻碍。但目前来看,高昌国还不敢彻底得罪大唐。大唐商人虽然有些许损失,但与大局无碍。真正麻烦的,是铁勒诸部的异动。”
窦乐顿了顿,继续说道:“根据柴绍的电报,铁勒诸部对大唐的政策颇有不满,蠢蠢欲动。一个搞不好,铁勒诸部就会反叛。现在大唐对外四处征战,若是铁勒诸部反叛,整个草原搞不好都要动乱起来。要是让西突厥抓住机会趁机反攻,那才是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