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辰,字子都,祖籍幽州,潘佑之族弟也。辰不仕,亦不许兄佑提携,初为工部主簿,世祖(李煜)登基,举贤纳士,辰历任工部员外郎、侍郎……寿昌元年,世祖李煜征吴越,唐师闪击太湖南北,所向披靡……十五日,以火器攻苏州,工部侍郎潘辰以身殉爆……寿昌二年,于金陵重建凌烟阁,令顾闳中、周文矩绘像,以彰股肱罄帷幄之谋,爪牙竭熊罴之力……潘辰敕封姑苏郡公,世袭罔替,谥号武烈,绘像尊列凌烟阁——《后唐书·潘辰传》。
不要小看黑火药的威力。
事实上,一直到21世纪,黑火药在众多领域仍然发挥着作用,它在古代的战争场景下,就是无敌bug一般的存在。
潘辰携带的炸药包要大一号,里面的火药包有四个,皆用纸压实,外面用薄木片固定,再以棉布扎紧,一根引线联通。
为了避免火药爆炸时间不统一,减弱威力,潘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力抱紧!
天见动容。
轰隆——!
巨大的气浪,从一个狭隘的空间中喷薄而出,除了黑色的硝烟,还有黄色的土尘,掺杂着红色的血雾!
这一刻,林仁肇、马崇义、卢绛、陈恺达等人,都选择了闭眼,虎躯颤抖,两行英雄泪,滚滚而落。
等待睁眼、起身之后,眼前弥漫的,主要是夯土粉末形成的烟雾,肉眼可见,砖石夹层中间的土层部分,被炸掉了许多,但是,城仍然没有坍塌!
黑火药制作的土炸药包,学名是“集团药包”,它里面只有大量火药,所谓破坏力,主要依靠的是瞬间气体膨胀,以及形成的巨大声波。
林仁肇悲愤又无奈,看来,自己实在是低估了苏州城池的坚固程度,接下来怎么办?
一筹莫展之际,猛然间,耳边传来一阵撕裂的声音,就像是冬日的冰面,在巨大外力作用下,冰层从一点遭到破坏,随后,裂纹一点点扩大,一点点延伸!
“林都督,快看!”
烟雾几乎散去,只见烟熏火燎、一片漆黑的城墙,渐渐出现了一条缝隙!
城墙之上,苏州军士卒明显感到了震动,他们惊慌失措起来,猛回头,发现越来越多的籍军正在涌上城头!
“有门儿!”
马崇义擦干眼泪,紧张地看着眼前的变化,一眨眼的功夫,城墙的裂纹已经清晰可见!
紧接着,一连串的“咔嚓”“哗啦”“噼啪”声传来,城墙裂缝越来越大,逐渐摇摇欲坠起来。
“快,下城墙!”
“别挤,慢一点!”
城头之上,人们终于意识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城墙,正在一点点的向外倾斜。
仍有大量籍军,在低阶校尉的驱赶与命令之下,拼命地向城头增援,人头熙攘,至少有三、四千人集中在一起。
聚集越多,动作越大,城墙的开裂速度越快!
建筑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凌空面”,当一个建筑体两侧的压力失衡,超过建筑结构所提供的负荷抗力阈值之后,建筑体就会发生坍塌!
例如,在一座高墙一侧,堆放大量土石方,另一侧什么都不做。
苏州城墙“外包砖石、内为夯土”的设计,确实很漂亮、很坚固,可当一侧的砖石结构被破坏,以及作为“内芯”的夯土层被破坏之后,城墙两侧的压力就不一样了。
加上城墙上几千人的压力,以及这一段城墙的内侧,就是夏驾湖!
钱文奉作为“疯狂园林爱好者”,在苏州大力建造园林景观的行为,终于迎来了反噬!
夏驾湖,作为一个人工湖,大量淤泥就堆积在城内一侧,上面还堆上了沉重的太湖石,种植花草树木造景。
故而,潘辰的牺牲,虽然没能炸塌城墙,却成了城墙坍塌的“导火索”。
终于,城墙结构的稳定性,遭到了彻底破坏,几十丈的薄弱区间,从内向外,由慢到快,松垮坍塌!
“轰隆!”
“哗啦!”
“咔嚓!”
重新腾起的烟尘之中,裹挟着几千名苏州军卒,多数被埋葬在瓦砾、土块、砖石之中。
唐军这边,也被倒逼着后退,城墙的垂直高度,转化为水平长度,恰好可以到达护城河道,一瞬间,河水四溢、拦腰截断!
好了,这下连浮桥都省了。
苏州,就像一个面纱被夺走的美人,惊恐地暴露在众人面前。
一万多唐军,默默地注视着,几十丈的缺口,就在眼前,在坍塌的位置上,还有千余人,正是没来得及登城的籍军。
他们是幸运的,但同时,也是不幸的……
林仁肇气血翻涌,一把夺过大唐国旗,挥舞着沉重的旗杆,声嘶力竭地下令——
“入城!入城!入城!”
此时,已经无需再作任何动员了。
尸骨无存的潘辰,已经在每一个大唐军人的内心,点燃了“必胜信念”的火焰。
卢绛与马崇义一左一右,身先士卒,踏着断壁残垣、敌军尸体,冲锋在前!
“大唐儿郎,随本将杀敌,一雪常润二州之耻!”
“大唐勇士,随本将冲锋,杀背信弃义之鼠辈!”
一边,是唐军兴奋、激动的吼叫,一边,是吴越士卒恐惧、痛苦的哀嚎。
林仁肇站在原地,奋力地挥舞着大唐国旗,呐喊、鼓劲,不管多用力,仍然觉得嗓子眼、胸口中,积压着沉重的东西,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眼睛,紧盯着城墙缺口,眼前,全都是人的后背。
大唐的军队,大唐的勇士,大唐的雄兵,争先恐后地登上城墙,短兵相接。
阳光越发明亮,在冬日柔和光线的包裹之中,最后一批“神火箭筒”与“震天雷”投入了使用。
终于,林仁肇力气耗尽,双手拄着大旗,支撑在原地。
他的喉咙里发出一阵异响,一股洪荒之力从丹田冲出,发出野兽一般的咆哮——
“苏州,城破!”
苏城千钧破,吴兵溃若洪。
血涂焦土赤,旗卷曙天红。
一将如山立,万军向日冲。
鼠辈焚不尽,又起大唐风!
一只手伸过来,将林仁肇扶起,转头一看,正是孙晟。
按官阶,孙晟与林仁肇相同,按地位,一个是皇帝心腹的文臣,一个是皇帝信赖的武将。
“林都督,可以实施第三阶段了。”
绞杀决战!
林仁肇恢复神态,私下张望,没有发现陶厓及一众手下,这才说道:“苏州城池一破,钱氏及众官僚、裙带等,定然会躲入子城,继续负隅顽抗。”
“都督,有何顾虑?”
“陶主簿奉陛下之命,前来苏州督战,看那意思,是要尽量保存苏州。然而,巷战烈度更大,不免要用些雷霆手段。”
原来如此。
孙晟眼神冷冽,说道:“都督,只管用雷霆手段就是。”
“孙统制,这使得吗?”
“陶主簿说了什么,在下也听到了,不过——”孙晟尝试回忆,也试图勾起林仁肇的回忆:“金陵议事的时候,陛下也亲口说过,对吴越发动的是灭国之战,遇到的抵抗力度非常大,一线作战的将领,可以自主决策。”
林仁肇是回忆起来了,不过,是回忆起来李煜说的“不要在乎坛坛罐罐,打毁了再建!”
孙晟继续说:“林都督,怕是会意错了。陶主簿传话之意,一是杜绝滥杀,二是严禁劫掠,这两条,很显然都是对于老百姓而言的。”
“不错,不错!”林仁肇喊来亲兵,吩咐道:“前去传令,各阶将领,一定要严格约束部下,不得骚扰、恐吓、抢劫、残杀百姓,否则,军纪严明、法不容情!”
一转身,对孙晟说道:“孙统制,一同入城吧!”
“幸甚!”
一文一武,“苏州战役”中两个高级将领,携手越过护城河,攀爬上残破的城墙,双脚迈入苏州城内的一瞬间,顿感心情舒畅起来,又复杂苦涩起来。
潘辰,他的血肉身躯,已经化成齑粉,融入苏州这片土地。
“子都,你就是苏州!”
“子都(潘辰的字),你在天有灵,可看到了?!”
只见——
大唐雄师迅速集结,攀上城墙之后,与苏州军队奋力拼杀!
阊门守军,上一刻还在庆祝,终于打退了唐军的进攻,下一刻,大唐天兵就出现在了他们身后!
其中,马崇义部,以最快的速度,从城内奔袭十余里路,绕道娄门、齐门,两门驻军震惊地听到“苏州城破”的喊声,回头一看,身后是气势汹汹、杀气腾腾的唐军!
两门投降,已经失去男人尊严的裴元勇领头投降,随后,城门打开、吊桥放下,李延邹、申屠令坚率领火器营与龙翔军残部入城。
卢绛充当“巷战先锋”,一路所向披靡,从夏驾湖为起点,一路杀过长洲县衙、吴县县衙,也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将大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
还准备往前推进,命令传来,让卢绛暂停向东推进的攻势,尤其,不得向东越过“内护城河”!
为什么?凭什么!
卢绛想不通,再往东三里,是苏州城最富贵之地!
城中一半官员、富商、世家等,尤其是钱氏王族,都在东南一隅居住!
【后世,这一隅之地包括了拙政园、狮子林、三凤堂等】
不能接近内护城河?大爷的,那岂不是放虎归山、任其他逃入子城?
没错,就是要让城中有权富贵之人,有机会进入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