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东已是斩钉截铁要留下李淑琴肚里的孩子。
不仅是李淑琴为之动容,躲起来偷听的宝镜更是心中大定。甭管她爸徐海东在面对奶奶时是否愚孝,在宝镜的记忆中,徐海东说话那是一口唾沫一口钉的。
“只是,爸爸辞职?”
宝镜轻轻皱眉,爸爸虽然只是高中毕业,却自学了机械设计,在厂里摸爬滚打多年,才有了“徐工”的称谓。在80年工资虽然算不上高,却是很有社会地位的职位,更重要的是,徐海东本身就很热爱这一行。
让他去和张卫华南下淘金?宝镜暗自摇头,爸爸的性格可不像是商海淘金的弄潮儿。
知道爸妈暂时决定留下妈妈肚子里的孩子后,宝镜终于决定要和张鹏去出摊了。
有底锅汤料,她的小生意并不太费时间准备。
幸好这时候的工人们流行自己带饭盒,宝镜不用发愁准备碗筷,反正一大碗火锅粉,里面又有粉丝,又有菜,还能有几片荤腥点缀,女客人可以点小份的只要两毛,食量大的男工人也不过是吃个三毛钱,已经是极其丰盛的午餐了。
快捷,方便,最重要是火锅底汤的香味比烧菜诱人。
宝镜和张鹏还没吆喝呢,已经有人循着香味发现了他们。
“哟,两个小朋友又来勤工俭学了?这是卖的什么,不卖烧菜啦你们,怪可惜的。”
架在炉上的大铁皮桶里,红彤彤的火锅底汤在“咕咕咕”冒着泡,那香味能迎风飘出一里路。
“是新小吃,火锅粉,小份两毛一碗,您要尝尝吗?”
见对方迟疑着点头,张鹏已是手脚麻利去抓粉,宝镜让客人点菜。女工人伸长了脖子,挺惊喜:“还能挑自己喜欢的?我要海带,土豆,和白菜。”
比起试吃新品那天,今天正式营业,宝镜准备的菜品更是丰盛,像海带,石花菜,在80年的内陆小城是不常吃到的。
就像她和张鹏第一次在农机厂外面卖烧菜,当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剩下的事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她和张鹏都不知道收了多少钱,一大堆毛票全部塞在布兜里,满满两大桶红薯粉丝差不多都卖完了,到了最后许多菜都没有了,还是有人愿意只吃粉丝。若不是宝镜想带些回家给爸妈尝尝,那是一点都剩不下的。
“小镜子,这可比卖烧菜赚多了!”
张鹏呵呵傻笑,不停的烫粉,他手酸的要死。
宝镜暗想可不是太赚了,瞧着周围的同行们眼光有些不对劲,特别是从前抢他们生意的那对夫妻。
眼神中恶意满满,宝镜不得不引起重视。
偏偏大舅厂里又特别忙,她和张鹏都收摊了,还不见李立平的踪影。
正张望,几个混混摇头晃脑走过来,宝镜心都紧了。正要拉着张鹏跑到农机厂里躲躲,混混让出条路来,一个穿着花衬衣的男人走上前,盯着两人笑了:
“哟,这不是卫华哥的大侄子和大侄女儿?”
宝镜一怔,也一下子反应过来,眼前的混混,却是同在老农家吃过羊肉的。
“李三叔!”
宝镜笑出来,张鹏哪知道刚才的惊险,也没心没肺叫李三叔。
混混李三使劲拍了拍他肩膀,痛得张鹏呲牙咧嘴,李三却得意大笑:“好小子,身体还挺壮实!”
对着两小和颜悦色的李三,一转头,眼神却冒着寒光环视四周,眉上的刀疤越显狰狞:“卫华哥的侄子侄女,就是我李三的晚辈,你们几个睁大了眼睛瞧清楚了,以后有谁欺负我李三的晚辈年纪小……你们就给我往死里打。”
几个混混哄然叫好,此时工人都回工厂了,听见李三放话的只有宝镜和张鹏的同行们。特别是嫉妒宝镜生意的两口子,在李三的威吓下,眼神躲闪畏惧,双腿发软。
李三在县里是有一些威名的,他为人讲义气,受了张卫华的托付就打定主意要来走这一趟,此时看来,效果还不错。
宝镜心中有些感动,仗义每多屠狗辈,李三是有心来帮她和张鹏两个小屁孩儿,自己不能不知好歹。
再看向李三时,宝镜眼神就有了些亲近,“三叔,我给您煮碗粉?”
李三还没点头,他手下几个兄弟可馋死了,李三见他们那馋样大感丢人,便踢一人去寻碗筷。
宝镜把三轮车摆顺,张鹏亲自煮粉。
几个混混寻来大小不一的碗,吃得满嘴流油。李三也竖起了大拇指,“味道的确不错,怪不得你们生意好……摆摊可幸苦了,怎么不开个店,等你们开学了还能请人帮忙,我看那几间平房空着也空着,你们要想租,三叔可以帮忙问问。”
李三说的,是农机厂斜对面的几间平房,也不知从前是做什么的,孤零零三间平房杵着,也没见有人进出。
宝镜大喜,她早就瞄上了那三间平房,没想到李三有这门路。
“三叔,这事儿可全拜托您了!”
李三放下碗,摆摆手,“小事一桩,先不说这个。你们这生意虽小,可有人眼红来着?有人在打听你的消息,我就是为此事才来的。”
宝镜悚然一惊,直觉事情没有李三想得那般简单!
------题外话------
“悦夏美人”投了一张评价票,“神凌么么哒”送了一朵花花……一个是书评区积极份子,一个是刚冒泡的新妹纸,我爱你们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