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扳回一城的朱元璋本想放下狠话,让苏辰知难而退。
却不想,片刻便已思定的苏辰,压根不吃这套。
“不然怎样?”
“徐将军,我苏辰向来敬重英雄,在我心中,泱泱大明,能称得上英雄的寥寥尔。”
“你!算一个!”
“可惜,你不遇明主,我今日断言!若你回朱皇帝身边,不出十年,必命丧其手,身首异处!”
苏辰的话,如平地惊雷!让朱家父子只觉振聋发聩!
论忽悠,整个大明恐怕无人能出苏辰之左右。
毕竟他熟知明史。
利用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忽悠谁不是一忽悠一个准。
尤其是这些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前生后世,没有他不知道的。
这不,一句话石破天惊!
面对苏辰的定论,朱标是绝不相信的。
“你。。。你如何敢如此咒徐。。咒我父亲!”
且不说徐达与朱家是亲家,就是他与自己老爹的情谊,朱元璋也绝无杀他的可能。
情急之下,差点失言。
“他说他是徐达,我信八分,至于你?徐家长子,徐辉祖?我看未必吧,可别认错了爹!”
见儿子要坏事,朱元璋赶忙喝止。
“常升!还不退下!此子非凡人!岂是你三言两语便能骗去的。”
“是!世伯!”
已然察觉自己失言的朱标,只能捏着鼻子认下父亲给编造的身份。
常升,常遇春次子。后涉蓝玉党案,被杀。
历史上对此人的描述不多,也有说是靖难后被杀的。
属于那种默默无闻的人物。
但对于苏辰而言,朱标的真实身份并不重要。
倒是其官二代的身份,让‘徐达’的身份,在苏辰心中更加坐实了些。
理由有二,一是眼前之人与自己见面后,三句不离百姓,愤青的态度,颇具武将风采。
当年徐达与朱元璋起义后,便提出了须以仁德、不嗜杀为本。治国者当有“合天理,顺人心,爱众恤物,敬老尊贤”之德。
早年的朱元璋也是听了他的话,才能得了天下。
二来,自上次税官被赶出上元县,苏辰已猜到会有今日之事,此刻的锦衣卫还隶属拱卫司,算不上是谍报组织。
若朱元璋要派遣人来暗访,行事谨慎,文武双全,又懂得灵活变通,自洪武六年击溃北元军后,深居简出的徐达,到说得上是最佳人选。
以老朱性子,再派一个徐达熟悉的,赋闲的子侄跟着,更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事。
如上元之事,徐达有功,多半会推脱给子侄。毕竟再赏赐徐达,朱元璋只能把皇帝位给他了。
而如果有过,赋闲的子侄拿来背锅,最好不过,也不损徐达一世威名。
见此二人有些坦诚相待的意思了,苏辰悠悠然接着自己的话说道。
“徐将军,可莫要以为苏辰在危言耸听,自你上次出征,三年已过,朱皇帝是个什么心态,想必你比我清楚!”
朱元璋被这一句说的有些脸红,做贼心虚嘛。
“陛下之心思,岂是你能揣测?那是陛下体恤老夫年迈,不忍我再操劳,再说老夫明面上是赋闲在家,这不就被派出来暗访你上元县之虚实了么?”
“可你身后跟着个子侄,很明显,老朱家不放心你啊。”
“休得胡言,我相信陛下的为人!”
“呵呵,徐将军还在自己骗自己啊!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
朱元璋那点小心思,已然是被苏辰说透了。
听过这番话,老朱不由看了一眼身边的长子。
虽然他向来爱此子,但的确认为以其之仁慈,实难当帝王之位。
也的确有想过,若朱标继位之时,依旧如此不长进。说不得真要杀些功臣悍将为其铺路。
见朱元璋久久不语。
苏辰再次从火锅中夹了一筷子涮肉,放到他碗里,接着说。
“徐将军不语,恐怕也是对苏辰之话有所感悟,既如此,徐将军不如考虑一下,留在我上元县如何?”
还不待‘徐达’拒绝,苏辰站起身来,恭敬一礼。
“将军别急着反对,我知将军对大明精忠无二,只是苏辰实不忍见将军下场悲凉,咱们让时间说明一切如何?”
苏辰脸上再无半点不敬。
“我就算不同意,你恐怕也不会放我走了吧?”
话至于此,朱元璋深知自己虽然未暴露身份,但想离开上元县,恐以是不能。
徐达这样的悍将,对一心要造反的苏辰来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走的。
“三年,就三年,若三年后将军依旧要回朱皇帝身边,我苏辰恭送将军!”
“好!就三年,但你得将我这侄儿连同还在狱中的锦衣卫一同放了,否则我对子侄父母不好交代!”
朱元璋深深叹了口气,最终任命一般,同意了苏辰的想法。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只盼着苏辰能发发善心,让朱标回去担起监国之责。
“锦衣卫我可以放,这位兄弟么。。。”
苏辰打量了一番已经化名常升的朱标。
走到他面前,仔细端详片刻。
故作惊讶的叫道:“哎呀呀,不得了不得了~!非是苏辰不允将军之言啊,实在是起了爱才之心!有道灵光从他天灵盖喷出来!不知将军可曾看到?”
“我看他根骨惊奇,天赋异禀,将来必成大器,~不如拜了我为师,继承苏某衣钵!以后维护天下太平的重任就交到他身上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暗骂苏辰这小王八犊子,胡说八道起来,真就是脸都不要了。
“我。。我。。”朱标知道老爹是想牺牲自己,救自己出去。
可面对不要脸的苏辰,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反驳。
“罢了,罢了,既然苏先生看上常升,也算他的造化,若他真能学得先生行事之万一,这天下也许。。。”
老朱彻底认命了,只怪自己低估了苏辰这小子,如今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
拿出当年造反时的那股混不吝的劲儿。言语之间也谦恭了起来。
谁知道这满肚子坏水的苏辰,以后还会如何整治自己父子俩。好汉不吃眼前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