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长离
北宋年间,杭州城,烟花三月,柳丝如烟,西湖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两岸的繁花翠柳。湖畔有一处雅致的庭院,名为“栖月居”,这里住着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苏瑶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身姿婀娜,才情出众,尤擅抚琴作画,在杭州城颇有名气。
苏瑶的父亲苏敬之,曾是朝中官员,因得罪权贵,被贬回乡,不久便郁郁而终。苏瑶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体孱弱,在苏瑶十六岁那年,也撒手人寰。从此,苏瑶便独自守着这栖月居,靠着父亲留下的些许田产和自己卖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一日,苏瑶晨起,推开轩窗,春风拂面,送来阵阵花香。她望着院中的桃花,心中忽有所感,便取来画具,在庭院中支起画板,准备描绘这春日美景。正当她专注作画时,院外传来一阵清朗的笑声。苏瑶好奇地望去,只见邻家的少年郎宋逸,正与一群友人路过。
宋逸是杭州城有名的才子,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生得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他的父亲宋知远是当地的富商,家中资产丰厚。宋逸与苏瑶虽为邻里,却因男女有别,平日并无过多交集。
此时,宋逸也看到了庭院中的苏瑶,她身着淡粉色的罗裙,青丝如瀑,专注作画的模样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宋逸不禁停下脚步,看得痴了。友人见状,纷纷打趣,宋逸脸上泛起红晕,忙转身离去。
自那日后,宋逸常常有意无意地在苏瑶家附近徘徊,希望能再见到她。而苏瑶,偶尔也会在不经意间看到那个俊朗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一个月圆之夜,苏瑶在庭院中摆下琴案,弹奏起一曲《春江花月夜》。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穿过院墙,飘到了宋逸的耳中。宋逸听闻,寻声而来,驻足在院外,静静地聆听。一曲终了,宋逸忍不住赞叹:“好曲!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苏瑶听到声音,心中一惊,起身来到院门前,见是宋逸,微微欠身:“宋公子谬赞了,小女子不过是随心弹奏,让公子见笑了。”宋逸赶忙说道:“苏姑娘才情出众,这琴声宛如天籁,令宋某如痴如醉。”两人相视一笑,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一刻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
此后,宋逸与苏瑶渐渐熟悉起来。他们常常在西湖边漫步,谈论诗词歌赋,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宋逸会为苏瑶讲述书中的奇闻轶事,苏瑶则会为宋逸弹奏美妙的琴曲,或是绘制精美的画作。在花前月下,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不久后,宋逸向家中提出要迎娶苏瑶。宋知远虽有些嫌弃苏瑶家道中落,但拗不过儿子的坚持,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苏瑶得知后,心中满是欢喜,她憧憬着与宋逸的未来,想象着他们能在这花好月圆的世界里,携手共度一生。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他们筹备婚礼之际,宋知远的生意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他与人合伙的生意被骗,不仅血本无归,还欠下了巨额的债务。为了偿还债务,宋知远不得不四处奔走,变卖家产。
宋逸看着父亲日益憔悴,家中的情况愈发艰难,心中焦急万分。他想要帮忙,却又无能为力。此时,有人向宋知远提议,将宋逸入赘到当地一位富商的家中。这位富商的女儿名叫林婉儿,对宋逸倾慕已久,富商愿意帮宋知远还清所有债务,还会给予丰厚的嫁妆。
宋知远心动了,他苦劝宋逸答应这门亲事。宋逸心中痛苦不堪,他深爱着苏瑶,怎肯辜负她?但看着父亲为了债务愁白了头,家中即将陷入绝境,他又于心不忍。
苏瑶得知此事后,找到宋逸,眼中含泪:“逸郎,你我情比金坚,难道这小小的困难就能将我们分开吗?”宋逸握住苏瑶的手,声音颤抖:“瑶儿,我又何尝想与你分开?只是如今家中困境,我实在别无他法。若我不答应,父亲恐有性命之忧。”苏瑶泪流满面:“难道我们的感情就如此脆弱?难道你要为了这些身外之物,放弃我们的爱情?”宋逸无言以对,只能将苏瑶紧紧拥入怀中,泪水浸湿了她的肩头。
最终,宋逸还是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答应了入赘林家。苏瑶得知这个消息后,如遭雷击。她整日将自己关在栖月居内,以泪洗面。曾经的花好月圆,如今已化为泡影。
成亲那日,杭州城热闹非凡。林家张灯结彩,宾客盈门。宋逸身着大红喜服,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他望着花轿中的林婉儿,心中想的却是苏瑶。而苏瑶,独自一人坐在栖月居的庭院中,望着那轮明月,回忆着与宋逸的点点滴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的心仿佛被撕裂成无数碎片。
婚后,宋逸与林婉儿相敬如宾,但他心中始终无法忘却苏瑶。林婉儿察觉到了宋逸的心思,她虽心中难过,但并未过多责怪。她知道,宋逸是为了家庭才答应这门亲事,她希望用自己的温柔和体贴,慢慢打动宋逸的心。
苏瑶在宋逸成亲后,大病了一场。待身体稍有好转,她便决定离开杭州城。这座城市承载了她太多的欢乐与痛苦,她已无法再面对。她变卖了栖月居,收拾行囊,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她一路漂泊,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小镇。小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苏瑶在小镇上租了一间小屋,靠着卖画为生。她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画作中,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故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渐渐习惯了小镇的生活。她的画作在小镇上渐渐有了名气,不少人慕名而来,求购她的画。然而,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缺。
而宋逸,在林家虽衣食无忧,但心中的痛苦却从未减轻。他时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望着窗外的明月,思念着苏瑶。他不知道苏瑶去了哪里,是否安好。他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后悔为了家庭的责任,放弃了与苏瑶的爱情。
几年后,宋知远的债务终于还清,宋家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宋逸想要离开林家,去寻找苏瑶。但此时,林婉儿却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宋逸心中矛盾万分,一边是他对苏瑶的思念,一边是他对林婉儿的责任。
林婉儿看出了宋逸的心思,她对宋逸说:“逸郎,我知道你心中始终放不下苏姑娘。这些年,我虽渴望得到你的爱,但也明白感情不能强求。若你能找到她,就去吧。我只希望你能幸福。”宋逸听后,心中感动不已,同时也更加愧疚。
林婉儿的病情日益加重,最终还是香消玉殒。宋逸料理完林婉儿的后事,便踏上了寻找苏瑶的旅程。他四处打听,却始终没有苏瑶的消息。
一日,宋逸来到了苏瑶所在的小镇。他在集市上看到了一幅画,画上的女子眉眼间与苏瑶极为相似。他心中一动,向摊主打听画的作者。摊主告诉他,这画是一位名叫苏瑶的女子所画,就住在小镇的东边。
宋逸欣喜若狂,急忙按照摊主所指的方向寻去。当他来到苏瑶的小屋前时,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他轻轻叩响了门扉,门缓缓打开,苏瑶出现在他的眼前。
苏瑶看到宋逸,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年的思念、痛苦、怨恨,在这一刻涌上心头。宋逸望着苏瑶,眼中满是深情与愧疚:“瑶儿,这些年,你过得好吗?我找你找得好苦。”苏瑶眼中含泪,冷冷地说:“宋公子,你来做什么?我们之间早已没有任何关系。”宋逸赶忙说道:“瑶儿,当年是我对不起你。这些年,我日夜思念你,从未停止过。如今,我终于找到你了,你能原谅我吗?”
苏瑶心中一阵刺痛,她想起了当年宋逸的背叛,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所受的苦。但看着宋逸那憔悴的面容,那深情的眼神,她又有些心软。
最终,苏瑶还是让宋逸进了屋。两人相对而坐,诉说着这些年的经历。宋逸将家中的变故,以及自己这些年的痛苦和思念,一一告诉了苏瑶。苏瑶听着,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
然而,尽管他们心中的感情依旧深厚,但时光已经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过去的美好已经无法重来,他们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常。
在宋逸离开后,苏瑶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泪水再次夺眶而出。曾经的花好月圆,终究只能成为回忆。而他们,也只能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继续前行,带着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默默度过余生。花好月圆虽易得,可人间的相守,却总是充满了无奈与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