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换成煨罐和炖锅可能会更好,可以直接吃,下面放上热水捂着的话,又能比炒菜保存更长时间的热度,就挺好的。”裴靖阳分析道。
一席话让花蕾茅塞顿开,夸道,“父亲,你还说你不善于经营,我发现你是真厉害了,几句话就把困扰我许久的问题,全部给解决了。
我听你的,就开这样的店,用炖锅或煨罐的方式做,火锅我也不用木炭,先帮他们煮好,用热水捂着上菜。
加上其他的炒菜。选择性也比较大,应该是可以的。到时我把三个铺面全部打通搞个大的。菜式搞个高中低档的。”花蕾一脸仰慕的表情,看着裴靖阳。
“哈哈哈……,”裴靖阳再一次哈哈大笑,他发觉,和花蕾聊天就特别的开心,她总会不动声色的让你觉得,自己很厉害,把你哄的心花怒放的。
心里一高兴,又从抽屉里摸出了一个木匣子,打开,把里面的银票一张张整理好,递给花蕾,说道。
“这银票你拿着,就算是我给你酒楼预付的菜钱,等你的锅子店开了,我来吃饭,饭钱就从这个里扣。没多少,就几千两银票。”
花蕾正想推脱,一边的容瑾,又双叒叕的帮忙接过了裴靖阳手里的银票,对花蕾说道。
“花妹妹,你可能还不了解父亲的做事方式。我父亲只要一高兴,就送人银票,不要白不要,拿着吧。我们去买好吃的。”
顿了顿,又转头对裴靖阳道,“父亲,那十五万两,你也已经给了花妹妹了,我们会随时来拿的,你可别反悔哦!不然我写信回去和祖父告状。”
“你这个臭小子,真是让人讨厌!”书桌上的书册再一次飞了过来。
容瑾稍稍一偏身,躲过书册,拉起花蕾的手说道,“花妹妹,我们回去吧,天色不早了。”
走到门口,又突然转过身,问身后的裴靖阳道,“父亲,你还有没有其他银票,有的话,一起给花妹妹,我让花妹妹帮你买个大的马场。”
“你这个臭小子,今天我不打你,你是不是皮痒了?什么叫给我买个大的?将来还不是你的?”裴靖阳气道。
“说到底,是你将来的孙子的。”容瑾轻笑道。一句话,让裴靖阳哭笑不得。看了看屋角的沙漏,挥了挥手,说道。
“回去吧,回去吧,确实不早了,你们赶了这么久的路,回去好好休息。明天不用上值,还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说着,自己蹲下身,捡起地上的书册,放到了书桌上,跟在容瑾和花蕾后面,出了书房。
花蕾和容瑾回主房叫上珍珠,和韩大夫人告别后,三个人一起回了镇子上。
因为朝廷规定,官员到了漠北之后,可以休整一天,所以,第二天,并不是旬末,花蕾还是可以休息的。
早上睡到自然醒后,花蕾一下子都有些幸福的发懵。一看沙漏,已经是巳时二刻了。而容瑾竟然也没有起床,此时正侧身睡着,一只手还搭在花蕾的腰上。
花蕾微微动了动身子,浑身的酸软还在,瞪了瞪身边睡着的罪魁祸首,却还是忍不住,搂住了对方的腰身,把自己窝在了对方怀里。
腰上的手紧了紧,眼睛并没睁开,只是把怀中的温香软玉更搂紧了几分。
又在炕上磨迹了小半个时辰,花蕾才给自己穿上了衣服,身上的青青紫紫,又严重了几分,一块又一块的。
花蕾去了院子里洗漱,容瑾也很快的跟着出来,两个人一起吃了早食。问了隔壁院里的青禾,说姜云起昨晚一宿没睡,早上回来,现在在补觉。而珍珠也没起床,也就不管他们了。
虽然不用上值,但是容瑾还是去了县衙帮忙,县衙太缺人手了。而花蕾吩咐人去镇子上买宅子里需要的东西去了。
自己带着紫颜紫芸几个去了后面自家买的宅子,和中胜书说了一下铺子改造的事情后,又跟着中胜叔去另外的铺子里看看情况。
先去了东大街上裴老侯爷买的铺面,就在东大街和北大街的交叉口地方,位置非常的好。
铺子确实挺大,里面东西也很多,基本上都是侯府和花蕾庄子上的东西,整理的很是干净,东西也规整的比较好。花蕾还是比较满意的。
随后去了北大街上新买的铺面,此时正空关着,铺面位置不是很大,只有一丈左右的开阔,不过比较径深,前后被分成了两间。
而且因为已经是街尾处了,铺子左手边还只有一家铺子了,位置也是一样的紧凑。周围也没有什么可利用的空地。
不过,因为是地处街道末尾,所以离北城门道不是非常的远,走路应该还需要一刻钟左右能到北城门口。如果是马车的话就更快了。
城门外,就是旷野了,没什么铺子屋舍了,所以这里的位置不算好。加上北大街住着的百姓,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贫困的。
识字的也不多,消费能力也不是很高,所以到底做什么生意,花蕾一时也想不出来。所以也暂时放下了。
不过,花蕾站在铺子门口的时候,看到有陆陆续续的百姓,都往北城门而去。和边上的铺子一打听,说是县衙临时规划的地窝子村,就在北城门外一里多的地方。
据说漠北小镇上根本就住不下那么多人,从上京城来的,加上镇子上原来的百姓,差不多就把整个县城挤满了。
所以很多其他州府来的百姓就需要建造地窝子给自己住,朝廷在出了北城门的一里多地外,靠着山丘,划了一大块地方。
给百姓挖地窝子,也是按照百姓先来后到的顺序自己挑地方。挑了地方后,自己挖地窝子,不需要再另外出银子。
用朝廷的话来说,就是白住。只是这个白住的条件有些寒惨。花蕾一听,想着,既然到了这里,那自己也去看看地窝子村好了。
以前,花蕾去东北旅游的时候,看到过类似的建筑。听说以前有的人家里穷,盖不起房子的话,就挖个地窝子凑合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