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密云。

周仲英心中非常不痛快。

心中嘀咕:我怎么碰上郝肖仁这个小人了,没得晦气。

事情是这样,作为军调处的三位长官之一,周仲英这一回也随着小公爷出征。

军调处个主要官员各司其职,兴泰负责建州兵的招降分化瓦解安置工作,这一回因为曹国公身边缺人,就被提拔过去做了君侯的侍卫长。毕竟,兴泰这蛮子武艺实在太高强了,又立下大功,获得了国公爷的信任;俞亮负责军事,此番被调到了小公爷孙太经身边做侍卫。如此一来,整个军调处的工作都压在周仲英的肩膀上。

周仲英是一个勇于任事之人,这两年以来,因为经历过扬州大战,立下大功,整个人的胆气也变得壮起来。心中顿生豪气,或者说野心,有心在北京之战中有所作为。

正因为如此,他这阵子就在心中琢磨,看能不能再立些功劳。他已经看得明白,军调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付建奴。如今建奴已经整个儿地被围困在京城里,那是秋后的蚱蜢蹦达不了几天。一旦建奴被彻底剿灭,军调处这个机构必然裁撤。

国公爷的心思周仲英看得明白,他老人家对于钱粮看得极紧,非常节约,每次议论扬州镇事务的时候,最喜欢说的一个词就是“精兵简政”,到如今,宁乡军也就三四万规模。如果换成其他军镇,有君侯这样的实力,只怕队伍早膨胀到十万之巨了。

建奴一旦被彻底剿灭,军调处也没有存在的价值,衙门里的相干人等也会分流。如此,自己将来何去何从就不得不让他忧虑了。

俞亮和兴泰自不用担心。俞亮乃是将门之后,武艺高强,又懂得带兵。一旦到了那时,绝对会成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在以前温健全就在君侯那里讨要过这个人。温老三说,他以前在边军的时候不过是一个普通军官,这些年部队规模大了,带起兵来渐渐有些吃力,请军镇派些得用的干部过去。孙元想了想,说现在马上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决战,现在再做人事调动不太合适,一切都北伐之战之后再说。

兴泰更好办,收复北京之后,部队主力肯定会去打辽东,兴泰本是建州人,自然会跟着过去的。

可怜自己本是文职,说不好会离开部队到地方去做个州府的掌印官。

能够做个父母官本是一件好事,可扬州镇不同于明朝,有自己的规矩。文贵武轻这一套在孙元这里也行不通,如果自己到地方去,离开中枢决策机构,将来还有什么前程?

于是,周仲英就琢磨起来:自己将来如果要想有个好的结果,就得再立点功劳。

孙国公这人惟才是举,赏罚分明。

想当初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秀才,公务员考试之后进了扬州镇衙门,若不是在扬州大战的时候立下大功,也不会有今日的位高权重……恩,现在也算是有些权力,手中掌管着百十来号人马,军调处帐目上也有两千多元钱的经费单凭自己一支笔支应。

这人一旦风光过,就下不来了。再下地方上去做清得跟水一样的掌印官,就没什么滋味的。如今,整个河北已经被战火彻底打烂。军镇派出去的地方官穷得更叫花子一样,累得跟狗一样,哪里有呆在君侯身边来得滋润。

要立功,要呆在中枢,这一句反复在周仲英心中盘旋,让他寝食不宁。

显然,再呆在中军行辕是没有任何立功的可能的。打仗的事情自有其他人,骑兵军金雕军伟字营威武营健锐营炮营,什么时候能够轮到自己?

他前一段时间尽同钱阁老汤于文一群人混帐东西打交道,笑脸陪够,废话说够,自己都厌烦了。

在小公爷出征的时候,周仲英突然福至心灵,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个大好机会。首先,这一路大军迂回去密云,说不好会从北向南攻打北京,仗肯定是少不了的。如果自己运气好,说不定会弄点功劳。其次,小公爷身边也没什么人才,自己去了也有施展的余地。最要紧的时候。于是,他就跑到孙元身边请战,又说这次去密云,那边应该没有什么建奴,政治当优先于军事,军调处去那里当有用武之地。

孙元觉得周仲英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果然,正如周仲英预料的那样,自己一到小公爷身边,倒是小立了一功。在孙天经拿下镇边城之后,军调处在安置那群降兵上派上了用场,得到了青主先生的嘉奖。

得到口头奖励之后,周仲英大为振奋,马不停蹄,又从俞亮那里借了五个军调处的士卒,骑了马朝密云开拨准备打探密云建奴守军的虚实,把斥候的活儿一并干了。

他就是这么个喜欢出风头的人,拿军中湖广籍士卒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颤翎子”,意思是说他就好象是开屏的孔雀,还是一头老孔雀。

就在昨天晚上,周仲英恰好碰到了正在刘春麾下参赞军务的郝肖仁,两人大吵了一顿,闹得很不愉快。到现在,周仲英还是在心中将这厮恨得咬牙切齿。

事情是这样,昨天一大早,周仲英就带着士卒从镇边城出发向东。

他在走的时候只是叫人通报了小公爷和青主先生一声,也不等他们同意就开拔了。实际上,军调处直接对孙元负责,不归任何人统领。

出发的时候周仲英雄赳赳气昂昂,可都了半天,心中却有些畏惧。如果他直接向东,就要进入平原地区。东面除了密云,还有顺义和怀柔两县,这两地难保不会有建奴驻军。如果发现了自己,突然杀过来,那就麻烦了。

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周仲英就兜了个圈子,沿着长城向北,到晚间的时候,就到了孙元曾经驻过军的渤海所。据手头的情报得知,渤海所自君侯当年移镇扬州之后就废弃了。这地方毕竟不是要冲,在军事上的价值比不上居庸关和密云。况且,当初明朝的国家财政已经彻底崩溃,即便是北京附近的关卡和隘口的驻军也被大量裁撤。

后来,建奴入关之后,又恢复了不少。

渤海所虽然不是要地,军事上的价值也不高。可好在当初曹国公在这里经营了两年,设施完备,驻有坚固的工事城防,城外还开垦了不少田地,有一定的经济上的价值。于是,这里就被建奴重新起用,里面也驻有一支几百人的军队。

之所以走这里,那是因为这里都是山岭,地势险要,就算里面的守军发现了自己。大不了往山里一钻,敌人也只能徒呼奈何。

周仲英本是个糟老头子,又是个文人,骑马走了一天腿都骑肿了。实在忍受不了这跋涉的痛苦,他就从一座荒废的小村子里弄来一辆板车,让战马拉了做为自己的坐驾。

上了板车,伸直双腿,血脉畅通,果然舒服了许多。

周仲英大喜,看这那五个骑马走得浑身泥点子,面庞都被风吹裂了口子的手下,心中大为不忍,就招呼他们上车来。

宁乡军将士以吃苦耐劳而荣,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见自家长官让他们上马车,顿时面面相觑。

“怎么了?”周仲英一点不开心。

见长官脸色不好看,一个骑兵才苦笑道:“多谢长官体恤,我等感激不尽。不过,咱们军中自有纪律。这次来侦察敌情,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若都下马挤车上去,一旦建奴来袭,咱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周仲英笑道:“你们都是好汉子我却是知道的。不用担心,建奴都去了南面,这里也没几个敌人。都上车来吧,这是命令。别忘记了,你们可是我军调处的人,难道你们不听我这个官长的话吗?军中的军法,也执行不到你们头上来。”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声道:“多谢长官。”

坐了一天的马,大家都觉得累了,纷纷跳下战马,坐上马车。这下,果然舒服了许多。

上了马车,一行六人闲着无事,就开始聊起天来。这五个兵士其中有一人乃是孙元麾下的老兵,才渤海所的时候就开始追随曹国公。按照孙元的说法,也是老革命了。

从渤海所时期到现在,宁乡军不知道扩编过多少次,往日的那些老兵都是部队最可宝贵的财富,不少人都得到提拔做了军官。混得最次的,也是一个队伍长。偏生这个家伙现在还是个大头兵,这就叫人很是费解了。尤其是这人还有个来历,曾经做过孙元的马夫。

于是,就有人问他既然是国公爷的老人,怎么现在还是这样?

周仲英心中也是大奇,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人有些不好意思,说你们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埋汰我吗?

众人又纷纷道,你是老前辈了,咱们佩服你还来不及,怎敢埋汰。那人才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宁乡军普通士卒在得到提拔之前都要在夜校去学习一阵子,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做军官,至少也得懂得书写。俺大老粗一个,一看到方块字脑袋就大了一圈,去了夜校两天就逃了,依旧回部队当普通士卒。

众人都大叹,说你若是不跑,说不定现在就是个大将军了。

那人摇头,当不当将军俺不在乎,也不后悔,直娘贼,读书太叫人难受了。不过,你们也别惋惜,俺不觉得有什么呀。这官儿我也当不来,耐不了那个烦,还是现在自在。对了,打了这么多年仗,俺立的军功多了去,早已经挣下了几百亩地,身上还存了几百块钱。等到天下太平了,俺就去领了这几百亩地,做个地主老财,娶他几房老婆,开开心心地过日子。

众人都笑,说你也就这点出息。

又有人好奇地问,说你他娘立了这么多功,怎么没被提拔?

周仲英却点头道:“君侯英明啊,所谓职以任能,功以赏爵,真真叫人佩服。”

见大家不明白自己说什么,就解释说,这当官当将军,得看你的能力,你能力足够高,就能得到提拔。若是能力不够,勉强提拔也要坏事,只能多给些田地宅子和金银作为赏赐。而官职,则不能用来赏功。

大家这才明白,都说道理是对的。

说着话,突然有人叫了一声:“糟糕!”

这一声很大,众人同时抬头朝前方看,心中都是咯噔一声:直娘贼,刚才只顾着说话,却冲到敌营里来了。

只见,眼前是一座敌人的墩台,上面已经点起了黑色狼烟。墩台下面是十几间土坯房,有清军慌乱地从里面钻出来,人数大越五十,乃是周仲英等人的十倍。

以一敌十,还没有做任何准备,这下麻烦了。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凛,正要跳下马车准备战斗,就听到那些清军喊了一声:“吃人的孙太初来了!”就丢掉手中的武器,一道风似地溃了。

敌人如此懦弱,真是出乎了周仲英等人的意料,还没等他们下马车,这座墩台就被拿下来了,这仗也太轻松了点吧?

拿下墩台之后,进了敌人营中,几乎是一无所获,只十几床烂棉絮,一口大铁锅,和几十把长矛,几口雁翎刀。至于里面的粮食也没几斤,也带不走。

“这建奴的军队真是穷得厉害啊!”将就敌人的铁锅烧了点热水之后,骂了几声,周仲英等人又继续前进。

走不了二十里地,又碰到了敌人。

前面是一座驿站,建奴以这座驿站为依托设下一座小寨,驻了两百多人马,牢牢地卡住这条官道。

可惜,周仲英等人还没到,里面的敌军就一哄而散。好在这次周仲英他们早有准备,骑上战马一个冲锋,取了两颗首级,见了血,一个接一个清军扔掉手中的兵器,跪地求饶。

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战斗了,只一壶茶工夫,五个骑兵就如同放羊一样押这一百多个敌人过来。一审问,才知道这些都是以前投降建奴的明朝边军,这些人打仗早就打够了,兵无战心,一遇到有人来攻打,无论是谁,一个字“降。”

仗打得如此轻松,又从他们口中得知,渤海所里还驻又五百多人,都是一样的乌合之众,周仲英有点动心,正犹豫着是不是将渤海所一起拿下。

正在这个时候,渤海所那边就有人过来了,说是愿意阵前义气。

等到晚间进了渤海所,周仲英等人彻底地膨胀了:看来清军真的是太烂了,咱们反正已经拿下渤海所了,索性将密云一并夺了。掉哪妈,顶硬上。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新妖孽兵王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贞观造盛世帝国之鹰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重生之大鄫皇子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大秦之召唤群雄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我在大唐当王爷史巫前例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