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王挨着姜若凡坐下,世子被石莫学带到孩童那一桌,十三王妃王然烟与沈佳柔、姜子怡、姜华瑾三人一同来到后厅。
姜子怡扶着沈佳柔坐下,姜华瑾则扶着十三王妃王然烟坐下。
“十三舅母请坐!”
“谢谢瑾儿,我们瑾儿真懂事。”
姜华瑾一脸笑颜如花,白嫩透红的脸蛋看起来煞是好看。
看女儿笑的如此开心,沈佳柔与姜子怡也是相视一笑。
十四郡王府的厨子都是从摄政长公主府调来的,连何嬷嬷与阮轻灵都被调过来帮忙。
没多久,姜升平与姜大夫人带着姜若风一家来到十四郡王府,同行的还有二房姜二爷一家人,足足坐了好几个马车过来。
甄洛桑带着姜大夫人及儿媳妇盛婉,与姜二夫人及儿媳妇何时忧、孙悦心来到后厅。
见到沈佳柔等人,众人齐齐恭敬福身行礼。
“见过摄政长公主,见过十三王妃,见过白乡君。”
沈佳柔起身朝自己的婆母姜大夫人及二婶姜二夫人行晚辈礼。
“见过母亲,见过二婶。”
十三王妃淡笑坐着,白芸素起身朝两位长辈行礼。
“芸素见过大伯母,见过二伯母。”她是以沈佳柔的关系来称呼。
沈佳柔热情招待长辈弟妹们:“都快那桌请坐,咱们坐下说话。”
姜大夫人笑道:“是,咱们都快坐下吧。”
众人闲聊唠嗑半刻钟,荣王府与傅府的人也来了。
看见早就到的沈佳柔等人,荣王妃温婉笑着走上前。
“四皇妹,十三弟妹,你们何时到的。”
沈佳柔与是十三王妃起身齐齐开口行礼:“见过大皇嫂。”
“免礼。”
其他人也齐齐行礼:“见过荣王妃。”
“大家都免礼。”作为十四郡王的家人,他除丽太嫔外,唯有沈佳柔等亲人,她们自然是坐主桌,沈佳柔扶着荣王妃在主桌坐下。
“大皇嫂,大皇兄可来了。”
“来了,好像傅家的人也来了。”
“那臣妹出去看看大皇兄,顺带看看老师他们。”
温婉端庄的荣王妃道:“是该去迎接一下,你去吧,这里有我们呢。”
“辛苦大皇嫂与十三弟妹了,那我先去了。”
妯娌两人目送她离去的身影,荣王妃忍不住感叹。
“这四皇妹天生的应酬达人,如她这般聪慧的人甚是少见。”其他那些人,即使再聪慧,也不及这位从小玲珑剔透的人。
十三王妃王妃烟莞尔一笑接话:“是啊,没有四皇姐的教导指点儿,臣妾也不能那般快管理好府里。”
荣王妃看向她笑了下:“确实,十三弟妹是应当感谢你们四皇姐,像她这性格的人,一般是不喜管其他事情的,全都是仰仗十三弟自小与四皇妹的情谊。”
十三王妃王然烟莞尔一笑点头:“大皇嫂说得对,多谢指点儿。”
“你能明白便好,也不枉她一番心意。”
前厅里,荣王爽朗一笑拍着这个只十五岁的皇弟。
“我们十四弟转眼也十五了,再过两年又该成婚生子,到时候让你大皇嫂与四皇姐好好为你挑选一位掌家理事的王妃。”
“是,多谢大皇兄挂念,到时候辛苦大皇嫂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沈佳柔在他们身后盈盈走来,听见他们的话微抿唇一笑。
“大皇兄说的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听见她的话,荣王与十四郡王及十三王齐齐转身看向她。
“臣妹见过大皇兄。”
十三王与十四郡王起身齐齐行礼:“臣弟参见四皇姐。”
“都坐,听说老师他们也来了,怎没看见人呢。”
“我们在这里。”
沈佳柔转身,看见被大师兄与二师兄搀扶着的老师,连忙上前,二师兄傅立勇连忙站至一旁。
“老师,你们刚才去哪儿了?”
傅立叶解释:“带父亲上龚房。”
两人扶着傅老爷来到紧邻主桌的一个圆桌小心翼翼坐下。
“老师,您慢点儿。”
来参加十四郡王乔迁的人不在少数,这里也有沈佳柔的原因,光她们一家便占了好几桌,更别提还有傅家、谢家、江家、白家等人。
在大家热闹用膳时,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来了。
常乐带着三王子慕丝年与三王子妃伍思彤来到前厅。
“侄子见过王姑姑,王姑父,见过荣王、十三王、十四郡王,老太傅您好。”
慈眉善目的傅老爷缓缓起身:“见过三王子,见过三王子妃。”
沈佳柔看向自己这个异国异族的小侄子与侄儿媳妇。
“你们何时回来的?”
三王子慕丝年解释道:“刚到,听府里说十四郡王乔迁新居,特地带着王子妃来赴宴。”
十四郡王朝他拱手:“多谢三王子,三王子妃。”
三王子慕丝年温和一笑:“十四郡王客气。”
他看向自己的三王子妃:“王子妃一会儿和王姑姑一起去后厅说话用膳。”
“好,三王子。”
沈佳柔与大家说了会儿话,带着三王子妃到后厅说话用膳,一路上姑侄媳两人谈笑风生。
“王姑姑,好久没见您了,思彤可想您了。”
“想我你们不赶紧回来,都快四海为家了。”
三王子妃伍思彤道:“这不是外面山清水秀,趁有机会想看看大好河山。”
“你们啊老大不小了,也该要个孩子了。”
“是有这个打算,眼下回来好好调养一番身子备孕。”
“行,王姑姑到时候给你制定一个调养身子的膳食。”
“辛苦王姑姑了。”
“客气什么,都是一家人。”
说话的两人不知不觉已到后厅,众人看三王子妃回来,连忙起身恭迎。
“见过摄政长公主府,见过三王子妃。”
三王子妃朝众人礼貌一笑点头:“诸位免礼,见过荣王妃,见过十三王妃,傅老夫人好,大夫人好,二夫人好,三夫人好,谢县主好。”
一番打招呼下来,她说的口干舌燥,沈佳柔俯身弯腰替她倒杯水。
“来,润润喉。”
“谢王姑姑。”
游历大好河山固然好,她还是更喜欢回家的感觉,有亲人的关怀关切,生活也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