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任之所以选择将都城暂定于此处,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各类资源来看,耒阳的确非常适宜充当临时都城之地。
其二,则是出于战略考虑——他计划从此刻起逐步推动秦国的重心向北迁移,以此来不断增强秦国于天下中部地域的政治影响力。
要知道,自从昭烈帝白羽当年选定保定为都以来,迄今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四个春秋。
历经这么多年的沧桑变迁,天下万民对于曾经辉煌一时的前秦或许仍存有记忆,但对如今的新秦国却是了解甚少。
因此,此次秦国都城向北迁徙,其目的正是要彻彻底底地打响秦国复兴的响亮名号,让整个天下都清楚知晓:位于西南方向的秦国已然踏上了伟大的复兴征程!
回顾历史长河,任何一个朝代的迁都之举绝非易事。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所需时间长短不一。
有的可能短短数年便能完成,而有些则甚至会拖延长达一二十年之久。
此次秦国迁都北上之举,规模虽说不上浩大,但也绝非小事。
除了保定的一部分官员机构仍会留存原地,整个国家的重要架构都要先行迁移至此地。
然而,即便是这样看似不大不小的动作,想要在短短一年内全部完成,几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成功收复中州以后,这支秦军不得不暂且进入待命休整的状态。
“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关键还要看镇北将军在元州战场上的表现……”
此刻,白任尚未获取有关阎苍在凉州与韦云激战的最新情报。
在他的设想当中,如今已至春末时节,一旦霹雳车能够及时运抵前线,那么凭借阎苍的统军能力,攻克始都城必定只是时间问题。
一举拿下整个中州,并顺势收复始都城,那对于秦国而言,无疑将会使其威望攀升至巅峰。
到那时,哪怕晋国依然掌控着天下过半的领土,但在未来与秦国争夺天下霸权的征程之中,也必将难以扭转劣势,与秦国匹敌。
只可惜,事态的走向并未如白任所期望的那般顺利。
当他惊闻阎苍于凉州不幸阵亡的噩耗时,刹那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那一刻,无尽的震惊、悲痛与绝望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令他呆立当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镇北将军阎苍于战场之上战死后,韦云瞅准时机,迅速集结凉州军团挥师南下。
一箭射死了镇守此地的折冲将军刘演,令敌秦军瞬间陷入混乱之中,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破虎祝关。
身处宿星城的赵岩及其所部军队由于失去了友军的策应和支援,已然沦为一支孤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他们别无选择,只得无奈撤退。
然而,韦云岂会轻易放过这到嘴的肥肉?他亲率大军一路穷追不舍,不给赵岩丝毫喘息之机。
最终,双方在一场激烈的鏖战中,韦云指挥军队大破赵岩所部。赵岩眼见败局已定,无奈之下只得率领残兵败将向西仓皇逃窜…
与此同时,高平城中的世家大族们见秦军节节败退,形势急转直下,心中顿时打起了小算盘。
他们毫不犹豫地再次举起叛旗向韦云投降,全然不顾守城将领从津的苦苦劝阻。
从津知道大势已去,但仍拒绝向晋军投降。他带领少量亲兵杀出重围,试图逃离高平城。
可惜天不遂人愿,从津一行人很快就被韦云率领的追兵赶上并包围起来。经过一番厮杀,从津寡不敌众,不幸战死…
韦云乘胜追击,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般攻占了整个元州大地。其兵锋之盛,令人秦军不敢望其背。
直到兵临安兴城下时,或许是考虑到战线过长以及后勤补给等问题,韦云这才停下了进击的步伐,稍作休整后便率领麾下军队返回神都…’
“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白任满脸惊愕之色,双手颤抖着缓缓将那份密报放在桌上,仿佛那薄薄的纸张有千斤之重。
他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显然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给震惊得精神恍惚。
一众朝廷官员原本正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此刻看到白任如此失态的模样,也都不由得心头一紧,一时间纷纷沉默起来。
大将军白奂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拿起那份密报匆匆扫了一眼。
仅仅片刻功夫,他的脸上便浮现出一丝凝重与忧虑,显然已经洞悉了白任内心深处的担忧所在。
然而,相较于白任来说,他与阎苍之间的私人情谊其实并不深厚。
此刻,他稍稍侧头,目光快速扫过身旁那一群神情严肃的官员们,然后将手中这份情报递出,并示意让他们逐个传阅查看。
“元州的战事竟然已经恶化至这般田地,情况着实危急!必须尽快派遣大将前去主持大局,如若不然,恐怕将会有大祸临头啊!”
说到这里,他不禁眉头紧蹙,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要知道,阎苍战死在凉州战场上这件事,对于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完全超乎想象的。
可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随着阎苍的阵亡,整个元州的战线瞬间崩溃,这才是秦国上下众人最不情愿看到的局面。
当下,自宿星城溃败而逃的赵岩依旧杳无音讯;永州那边因为有蓝飞亲自坐镇,倒是无需过多担忧。
但反观秦州这里,现今负责主持大局的乃是尚书令贾阮以及副都督谷近。
其中,前者本就是一介文官出身,无论是在军事方面的实战经验,还是其自身所具备的威望,都远远不足以令人信服;
至于后者,则更是一名归降不久的将领,如果晋军当真对秦州发起猛攻,那么究竟这位降将是否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拼死抵抗敌军呢?
这一点说也说不准。
“陛下,微臣愿亲赴秦州,请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