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我家大贤良师,从来没有忘记心中的理想。
太平道,就是为了建设黄天盛世而生。”
“大贤良师已将九公山寨更名为九公山城。
九公山城,对吾等来说也只是开始。
将来天下会有无数个九公山城。
百姓会在大贤良师庇佑之下,得享太平安乐的生活!”
张白雀提到大贤良师,脸上满是崇敬。
袁尚心中暗自琢磨道:
‘看来这张宁野心不小,还想学张角那般席卷天下。
这样对我们大燕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
张宁深处乾地,九公山黄巾想要席卷天下,首当其冲就是乾国。
就让他们打去吧!
最好打得两败俱伤,对我大燕才最有利。
舍得跟乾军拼死作战的黄巾,才是好黄巾。’
“皇子殿下,驿馆到了。”
张白雀将袁尚引到一座三层楼阁前,对袁尚道:
“殿下且在此处休息,明日大贤良师会在黄天殿,与殿下一叙。”
张白雀说罢便离开了,太平道驿馆的条件非常好,室内清一色的名贵红木家具。
每个客房,都有专门的小厮与侍女服务。
袁尚若是想吃什么东西,直接向他们索要便可。
驿馆内的美食,全部都是具有大乾特色的江南美味,不乏袁耀发明出的各种炒菜。
袁尚点了一桌子菜,与杨修、吕旷、吕翔等心腹共饮。
他对几人道:
“孤真没想到,太平道会如此富庶。
有钱养兵,太平道将士的战力也不会差。
这等盟友,比黑山贼寇强百倍!”
“那赵云凭借黑山贼寇,都能在祸乱我大燕。
孤要是得了太平道相助,不得把大乾国都金陵给攻下来?”
吕旷见袁尚高兴,也拍马屁道:
“主公所言甚是,到时我大燕精兵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策应太平道大军,袭取江南之地。
主公再当上太子...
那以后就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共主了!”
“哈哈哈哈...
你说得对!”
袁尚兴致极高,举杯对众人道:
“为了吾之大业,为了我大燕!
共饮此杯!”
杨修也端起酒杯,与众人同饮。
一抹嘲讽的笑容,在杨修嘴角一闪而逝。
这袁尚把未来想象得太美好了,现实确实残酷的。
或许用不了太久,袁尚就会感受到绝望的滋味。
翌日,太平道大贤良师张宁,于黄天殿会见大燕使者,三皇子袁尚。
当袁尚迈入恢弘大气的黄天殿时,眼睛都直了。
倒不是黄天殿给袁尚多大的震撼,主要是眼前的女子...实在太美了!
女子穿着一身华丽的长裙,这长裙是黄白相间的颜色,领口和束腰为金色。
她的五官精致绝美,神情淡然中带着一丝冷漠,整个人看起来神圣不可侵犯。
宛如九天仙女飘然而下。
女子手中,还握着象征太平道至高权柄的黄天权杖,散发着属于上位者的强大气场。
这样完美的女子,袁尚简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袁尚也是好色之徒,酷爱搜罗美女。
他每年都会从大燕各州郡,搜罗大量的美女回府,成为自己的丫鬟妾室。
袁尚府中养的美人,足有数百之众,袁尚一直以此为傲。
可见到张宁之后,袁尚突然发现,这数百名各有特色的美女,还不及张宁万一。
谁能想到,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宁是如此美貌,又气质出众的女子啊!
貌似这位大贤良师...还未婚配?
袁尚心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他想娶这位大贤良师为妻。
只要能娶张宁为妻,袁尚府中的数百个美女统统可以不要!
那些美女跟张宁比起来,简直丑陋如猪,完全不可相提并论。
而且张宁不单有美貌,还有九公山城这等强大的势力,麾下精兵十余万!
有了这股势力支持,袁尚取得大燕太子之位,岂不是易如反掌?
到时候江山、美人,全都是他袁尚的了!
他袁尚,就是这世上最大的赢家。
什么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的大乾太子袁耀,都无法跟他袁尚相比!
袁耀是太子没错,天下都认可袁耀是奇才也没错...
可他能拥有张宁这样的美人吗?
就凭九公山黄巾与乾国的仇怨,袁耀永远无法获得张宁的青睐。
想到此处,袁尚突然忍不住想笑。
在袁绍口中,袁耀出色无比,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不光是他袁尚,大兄袁谭与二哥袁熙,都无法跟袁耀相比。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袁尚觉得自己终于有一件事能比过袁耀了。
他袁尚有机会得到大贤良师张宁的青睐,有机会将这位坐拥十余万大军的绝色女子娶回家。
以他袁尚的地位和容貌,他相信张宁绝对不会拒绝自己。
凭这一点,他袁尚足以胜过袁耀!
想到此处,袁尚望向张宁的目光中,带着几分热切。
他拿出自以为最有君子之风的态度,对张宁施礼道:
“大燕三皇子袁尚,见过大贤良师。”
张宁看了看袁尚,眉头不由一皱。
客观来说,袁尚的相貌相当英俊,在男子之中很少见。
可张宁却觉得袁尚的目光中,带着一股贪欲和猥琐,让她十分不喜。
张宁声音清冷道:
“殿下不必多礼,请坐吧。”
二人分宾主而坐,张宁对袁尚问道:
“以往大燕与我九公山联络,都是派使者前来。
不知这次皇子殿下亲至,有何要事?”
袁尚来九公山原本只有一件事,就是请张宁出兵,助大燕祸乱乾国。
现在倒是又多了一件事...
袁尚对张宁道:
“大贤良师也知道,我大燕与乾国正在交战。
那袁耀阴险交战,竟派赵云贼子深入我大燕,联合黑山贼寇,荼毒我大燕百姓。
如此行径,当真是人神共愤!”
“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父皇英明神武,自然不会对袁耀的恶行坐视不理。
于是他便派我前来,与大贤良师结盟。
想请大贤良师出山,在乾地攻城略地,策应我大燕。”
“乾国内部一乱,势必影响前线。
我军便可趁敌军混乱,一鼓作气,将乾贼拿下!
倒时更可趁势南下,一统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