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对呼兰大侠的案子做一些分析推测,首先就要对他的整个作案顺序和作案手段进行梳理。
第一起案子的受害者为呼兰县许堡乡派出所所长张富贵,一家五口四死一重伤,抢劫手枪一支。
第二起案子中的受害人,是万发镇巴彦县派出所的所长霍瑞晨,以及他的邻居周树森,可以肯定的是,周树森的死亡,纯属是运气不好的意外。
而第三起案子中的受害者是呼兰县公安局的办公室主任马福林一家三口,这起案子中马福林的配枪被抢走了。
紧接着就是第四起案子,受害者为呼兰县派出所的民警朱凯,但他的受害地点是在呼兰县公安局局长家的门口。
随后的第五起案子中,呼兰大侠的目标是一名看守所管教,但是由于动手时被发现,这起案子并没有干成。
最后一个案子中的受害人就是呼兰县法院的法警刘永吉了,也就是从这以后,呼兰大侠就销声匿迹了。
从呼兰大侠下手的目标顺序可以发现,受害人从派出所所长,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公安局局长家门口,然后是看守所管教,最后是法院的法警。
这个顺序非常符合一个犯人从被抓到审讯再到关押,最后到判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报复的目的非常明显。
警察在调查第一起案子的过程中发现,本案中的受害人张富贵的口碑相当不错,社会关系也并不复杂,基本上排除了仇杀的可能性,所以案犯的作案动机很明显就是奔着手枪去的。
由此可以推测,案犯搞手枪的目的就是为了接下来的复仇,那么很明显最直接的仇家就是第二起案子中的受害人霍瑞晨了。
这起案子发生在巴彦县,此地距离呼兰县大概60公里左右,这也是所有系列案件中唯一一起发生在呼兰县之外的案子,但也是本案中的重中之重。
有些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既然第一起案子中呼兰大侠可以直接撬门进屋,用刀子灭了张富贵一家满门,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直接对仇人霍瑞晨下手?反而要连累无辜,同时也增加了风险。
通过对两起案子中的受害人的基本信息和一些细节分析,作者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呼兰大侠对自己的武力值不够自信。
张富贵遇害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而霍瑞晨遇害的时候正值壮年,呼兰大侠有信心用刀解决掉张富贵一家,但是没有信心干掉霍瑞晨,所以必须要搞到枪才有把握。
另外从案发时间上来看,本来半夜撬门进屋,趁着受害人睡觉的时候动手,这样做把握是最大的,但呼兰大侠对霍瑞晨动手的时候,却选择的是傍晚刚下班的时间。
由此可见霍瑞晨家的安全防范应该要更高一些,很可能用斧子抠门框的撬门方式行不通,这也是呼兰大侠搞枪的最主要目的。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对霍瑞晨一家动手的时候,呼兰大侠的手枪被一个家访的老师打掉了,而这个老师事后并没敢去追,说明他并不是什么战斗力强悍的选手,这也侧面印证了,呼兰大侠的武力值应该属于一般水平。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本案的发生时间是1987年,而受害人霍瑞晨是在四年前转行当的警察。
四年前就是1983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八三严打,由此可以推测,呼兰大侠和霍瑞晨结仇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八三严打。
但是根据八三严打的力度来看,当年随随便便一个小案子判的都会很重,此时才刚刚过去四年。
如果是两个人的直接仇恨,这么快就出狱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对于严打来说,判个三四年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根本没必要去杀人,所以两人结仇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呼兰大侠的家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呼兰大侠的儿子,因为家人也分很多种,值得自己冒险去杀人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亲生骨肉了。
这一点也能印证之前的猜测,那就是呼兰大侠的武力值并不是太高,原因就是年龄有些太大了。
另外呼兰大侠为什么没有在八三年直接动手,而是把动手时间放在了四年后的1987年。
作者大胆推测,很可能他的儿子在服刑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在本案案发之前在狱中出现了意外,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被延长了刑期,这才让呼兰大侠迁怒于所有跟此事有关的人,选择了杀人复仇。
本案中的第三个受害人是马福林一家,他的遭遇和第一起案子中的受害人张富贵如出一辙。
马福林的年龄也比较大,而且职位是办公室主任,并没有什么实权,由此可以推测,呼兰大侠这次作案的目的,还是奔着枪来的。
因为在杀仇人霍瑞晨的时候,呼兰大侠把枪掉在了现场,但是仇人还没有杀完,而且接下来的仇人和应该和霍瑞晨一样,不用枪是搞不定的。
另外这起案子中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和上一起案子的作案时间仅仅间隔了半个月,而且这次他在案发现场留下了呼兰大侠的名号。
作者觉得呼兰大侠之所以这样做,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转移警方视线。
因为第二起案子的案发地在巴彦县,而且这次的作案过程留下了指纹,为了能误导警方的破案方向,呼兰大侠这才迫不及待把警方的视线再次转移到呼兰县,并且在案发现场留下了挑衅警方的文字。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自己也担心说不定哪天就被抓了,所以要抓紧时间搞枪,尽快把剩下的仇人干掉。
下一个受害人就是民警朱凯了,根据他的遇害地点来看,他很可能就是个替死鬼,因为他是死在了局长家门口,而且送礼是个随机行为,并没有人知道他哪天会去送礼。
呼兰大侠这次的目标应该是公安局局长,之所以会杀错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并不认识这个局长,因为在那个媒体并不发达的年代,一个县的公安局局长并不是普通老百姓能认识的。
呼兰大侠应该是通过一些渠道,打听到了局长家的地址,结果正赶上朱凯过来送礼,而且还穿警服的,这才错把朱凯给杀了。
至于第五个受害者刘永吉,呼兰大侠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要他命来的,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奔着他父亲老刘来的。
因为刘永吉只是一名法警,并没有什么实权,但老刘就不一样了,他也在呼兰县法院工作,而且还是个干部,很可能他当年左右了某个案件的判决结果,这才让呼兰大侠找到了他的头上。
至于呼兰大侠没有直接对老刘动手,而是选择了他的儿子,其中一个可能性应该是在打听老刘家住址的时候,别人给他指错了,因为两个人是父子关系,在外人的眼里,这就是一家人。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呼兰大侠对老刘的仇恨要更深一些,你让我没了儿子,那我就把你儿子干掉,让你也尝尝失去儿子的滋味,这样比直接杀了你还要解气。
最后还有一个受害人是看守所的管教,但是这起案子没有做成,为了稳妥起见,呼兰大侠选择了放弃。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对呼兰大侠的身份做了一个假设,根据大部分受害人都是呼兰县的这个情况推测,呼兰大侠的儿子当初应该是在呼兰县犯下的案子,关押和审判都是在呼兰县进行的。
但呼兰大侠的老家很可能是在巴彦县,他儿子犯事之后,跑回了巴彦县,最终被巴彦县派出所所长霍瑞晨抓捕归案,因此霍瑞晨也是也是呼兰大侠最直接的仇人。
这个推测也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警方在掌握指纹的情况下,把呼兰县翻了个底朝天都没有找到凶手,因为凶手压根就不是呼兰县人。
所以如果能查出1983年霍瑞晨经手的案子中,哪个年轻的犯人和法警刘永吉父子,以及那个侥幸逃过一劫的管教有交集,并且在服刑期间出现了意外,那么呼兰大侠的真实身份可能就呼之欲出了。
当然,以上的内容仅仅是作者的猜测,本书也将以一章真实悬案的推理和所有读者做一个告别,虽然呼兰大侠至今没有落网,但作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此人应该早就不在人世了,这才给大家留下了这么多秘密。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无论是为财、为情、为利、还是为仇,都要三思而后行,犯罪的成本很大,波澜壮阔仅为景,风平浪静才是安!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