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岳飞和赵鼎俩人不由的就皱起了眉头。
事情不能这样发展下去啊!
倒不是他俩对这几个地方的人有什么意见。
而是朝廷的职位,绝对不能被少数地区的人给把控了。
想着这个问题,岳飞的眉头也越皱越紧。
但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太好的办法。
毕竟,这种事儿不是他的专业啊。
于是,他便带着希冀的目光看向了赵鼎,想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可是,赵鼎的眉头皱得比他还紧。
明白赵鼎也没想到什么太好的办法之后,岳飞试探着问道:
“要不,让官家在其他地方再多开几所学校?”
听到岳飞的提议,赵鼎摇了摇头。
“恐怕不行!”
“为什么不行?”
“这培训学校,跟正常的学校他不一样。
这些学校需要让学院去进行具体的操作,这是要花钱的。
所以,这培训学校的学费啊,他低不了。
如果再多开几所的话,我怕官家的财力不足啊。”
一听财力不足,岳飞想都没想,立刻看向了高软软。
看到岳飞的眼神儿,高软软吓的差点儿没直接蹦起来。
赵鼎要钱的话,还能还个价。
但现在是元帅亲自张嘴要钱,这该怎么办?
哦对,他没张嘴。
但这比张嘴还吓人啊。
因为,连个数都没有,这该给多少呢?
家产如数奉上?
有点儿舍不得。
给一半儿?
别逗了,天下人谁不知道啊。
对于官家来说,元帅才是真爱,后宫全是意外。
这要让官家知道元帅想要点儿钱,本宫却只舍得给出一半儿家产,还不得休了我?
高软软在这儿头脑风暴之时,岳飞看着他紧张兮兮的表情,却是一脸迷茫。
“娘娘,臣怎么看您似乎有点儿紧张呢?”
“啊,本宫不紧张。”
“那您这是......”
“啊,本宫是想说,元帅您觉得再开办多少培训学校合适,只管说个数。
至于钱的问题嘛,本宫全包了。”
他这一句话,顿时把赵鼎给惊呆了。
不是,你这姓高的老财迷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
本相平时问你要点儿钱,你抠抠搜搜的想尽办法打折扣。
甚至,有时候一不小心,还得被你给坑一把。
这会儿元帅可是一个字儿没说啊,你就要多少有多少?
你如此双标,很伤人心的你懂不?
虽然心里委屈的不行,但下一秒他的脸就笑成了菊花儿。
“娘娘说的是真的?
真的要多少钱有多少钱?”
看着赵鼎的菊花脸,高软软真想把刚才那句话收回去。
但是,看了看岳飞,又看了看御书房。
算了,人家是真爱,伤不起。
于是,她便咬牙看着赵鼎回道:
“元帅如果需要钱的话,本宫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
“好好好,我们元帅需要......”
可是,还没等赵鼎把数字说出来呢,高软软就又马上说道:
“但是......”
“啊?
怎么还有但是?
这可是元帅要的钱。”
“......”
看着赵鼎此时的表情,高软软瞬间又学会了一个成语,狐假虎威。
虽然恨得牙痒痒,她还是笑着回道:
“元帅要的钱自然是没有什么但是的。
只不过,本宫觉得这件事情靠花钱恐怕解决不了。”
听到高软软这么说,赵鼎马上问道:
“为什么?”
“刚才赵相也说了啊,这培训学校比一般的学校要花钱的多。
因此,这学费根本就低不下去。
而且,京城这边的价格已经定了,如果其他地方定的太低的话,恐怕会引起其他的麻烦。
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乃是人的天性。
所以,就算咱们把这培训学校开遍全国,不去上的人还是不会去上的。”
高软软这么一说,赵鼎和岳飞俩人马上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还真是这么个情况啊!
说到底,还是民生的问题。
看到俩人的表情之后,高软软马上试探着说道;
“元帅、赵相,你们觉得朝廷直接限制每个地区参与科举的人数怎么样?”
听到这话,俩人几乎是同时反对道:
“这怎么行?
朝廷岂能主动阻断学子上进之路?”
看到俩人这么大的反应,高软软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于是,赶紧低头喝水。
但是,就在她低头喝水之时,岳飞却是突然眼睛发亮的看向了赵鼎。
“赵相,咱不能限制每个地方参加科举的人数。
但是,咱们限定每个地方录取的人数,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岳飞这句话,赵鼎顿时感觉自己脑子不会转了。
“元帅你说啥?”
见赵鼎完全不懂自己的意思,岳飞顿时有点儿急了。
“本帅这么跟你说吧,这事儿就跟募兵一样。”
“跟募兵一样?”
“对啊!
咱们都知道,每个地方的兵员素质是不一样的。
募兵的时候,谁都想多从兵员素质高的地方募兵。
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你能这么干吗?
绝对不能。
因为从一个地方募兵太多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当地的民生。
所以,实际募兵的过程中,每一个地方的兵员都会有。
只不过,兵员素质高的地方,会相对的多募集一些而已。
但是,也不会太多。”
听到岳飞这么说,赵鼎结结巴巴的问道:
“元帅您的意思是,咱把朝廷准备录取的人数,直接分到各个州。
超出了限额之后,哪怕再优秀,咱们也不要了?”
“对,本帅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这不太合适吧?
毕竟每个州的学子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像天竺那边,压根儿就没几个人能达到参加科举的条件。
咱们就是给他们分了名额,估计他们也没人能考的上。
相反,比如刚才提到的两淮、两浙这些地方学子扎堆儿。
很可能会因为名额的限制而浪费了人才啊。”
赵鼎的话说完了之后,岳飞稍微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就开口说道:
“赵相,你说的确实有道理。
但是,朝廷用人必须要讲究平衡。
无论两浙也好,京城也好,咱们绝对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垄断了朝廷。
所以,本帅还是认为把指标分到各州是个较好的办法。
当然了,本帅也并不打算直接平均分配。”
“那元帅打算怎么分?”
“根据各州的学子数量进行分配。
学子数量多的,多分一些。
学子数量少的,就少分一些。
但是,这个名额的分配也不能固定。
最多两次科举之后,便要重新分配。
赵相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