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城西乱葬岗,日游五组副组长莫严,与组员穆萨拉,在一棵古槐树下商量事情。
穆萨拉:“莫师兄,你给的祟蛊很神奇。我悄悄植一只在拓跋焘身上,他不久就多疑起来,开始胡乱杀人了。”
莫严:“我知道。略阳王拓跋羯儿、高凉王拓跋那、太子拓跋晃…还有好些个太监、宫女,都是他疑心病发作,下令诛杀的。”
顿了一下,莫严接着道:“祟蛊是炼丹师用忘川河边死灵渣滓培育的,对阴修不起作用,但用在凡人身上,当然灵验。”
穆萨拉不停点头称是。
莫严又问:“大太监宗爱身上放了吗?”
“前几天放了。师兄你给我指令后,我就办了。”穆萨拉犹豫着问道:“不是,师兄,师弟多嘴问句:在宗爱身上植祟蛊,你的目标是…?”
“皇帝拓跋焘。”
莫严斩钉截铁答道。
“不过你不要乱传。上头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执行命令就是。其它的不是我们该问的。”
“哦…”穆萨拉心里稍稍泛起一丝涟漪,点着头。
在阴修眼里,人间乞丐、农夫、富绅、高官…乃至皇帝,他们性命的轻重,区别不是很大。
但,一国皇帝遭遇不测,这个国家必然动荡不安。
也许敌国皇帝会因此产生想法,发起征伐也不一定。
那样必定导致大量生灵涂炭。阴修也要随之忙碌起来。
穆萨拉联想到的是这些。
两位修士又闲聊几句,各自回自己的修炼洞窟。
……
正平二年二月,也就是公元452年2月,魏国宫中传出一个劲爆消息:皇帝拓跋焘暴病身亡。时年45岁。
此时的皇宫,由独孤尼率禁卫军把守。
宗爱派人秘密通知临时首宰兰延,以及侍中何疋、薛提三人进宫。
几十年来,魏国朝廷学习魏晋体制,并加以改进,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即尚书省下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首宰是录尚书事一职。
过去上十年,这个职位由太子拓跋晃担任。
拓跋焘免除拓跋晃的录尚书事之职后,这个位置一直空着。
现在朝廷首宰,照理应该是中书令古弼,或尚书令长孙渴侯。
但自太子失势后,他们二人受到影响,皆一直称病在家。
所以朝廷主事的,是尚书左仆射兰延,以及门下省两位侍中:何疋、薛提。
三人急急忙忙到了宫中,确认皇帝拓跋焘已死后,决定先不发丧,而是先解决拥立新君之事。
兰延、和疋主张由东平王拓跋翰继位。
薛提主张由拓跋晃之子拓跋濬继位。
三人想法不一,便决定封锁皇帝崩殂消息,分头去向更多大臣征求意见。
而兰延、和疋二人稍加讨论,决定速战速决、尽快搞定此事。
他们密召拓跋翰入皇宫,打算强行宣布由他继承大统。
二人的行动瞒不过首席太监宗爱和皇宫禁卫军首领独孤尼。
宗爱、独孤尼都与拓跋翰不合。
他们决定抢先发难。
独孤尼继续封锁皇宫。宗爱假传赫连皇后懿旨,召兰延、和疋、拓跋翰觐见。
兰延、拓跋翰等人觉得先帝已死,宗爱已不足为虑,对他没有警惕。
宗爱则已经布置了30名带刀黄门侍郎埋伏在宫道两旁。
当兰延、和疋、拓跋翰经过时,几十人从隐蔽处冲出,对三人一顿砍杀。
三人当场毙命。
宗爱随即以赫连皇后名义,发布伪造的先帝拓跋焘遗诏:由南安王拓跋余继承大统。
群臣不知底细。加上皇宫里的事,普通臣子掺和进去,从来都是死罪。
所以,大伙接到通知,被皇后召入皇宫觐见,拜认新主……一套程序很快完成。
最多是在心里嘀咕一下。
拓跋余继位后,改年号永平。
随即,皇帝下诏,任命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并赐封冯翊郡王。
宗爱一跃成为魏国权倾朝野的头号大人物。
侍中薛提见势不妙,派人通知拓跋濬乳娘常氏,让她带着拓跋濬立即逃走。
常氏带着拓跋濬悄悄找到他的生母、原太子妃郁久氏帮忙。
郁久氏命人将他们藏到几十里外鹿苑的一栋旧房子里,每天派人秘密送食物过去。
这片鹿苑是先祖拓跋珪时修建的,范围十分广大,里面房子甚多。
拓跋濬藏在里面,不容易被人发现。
拓跋余继位后,宗爱派人到前太子府搜寻几次,没有找到拓跋濬。
朝廷大小事务都由宗爱作主,皇帝自己则变本加厉发挥他的三大爱好:玩女人、敛财富、狩猎。
独孤尼因为拓跋余的缘故,和宗爱走在同一条路上。
但他见到拓跋余登基后,宗爱竟然以一个阉人之身,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录尚书事,统管朝廷所有事务,独孤尼心中很不以为然。
他觉得自己身为鲜卑贵族,不能容忍阉人统领朝廷这样大失体面的事情存在下去。
他与领兵在外的殿中尚书源贺、南部尚书陆丽关系也很密切。于是秘密派人将宫中发生变故的真相告诉了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