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进入圣地,必须乘船,南海上空有一股奇异的力量,任何人都无法飞行,而沿岸能够看到不少的大小码头,据聂玉介绍,进出圣地都是依靠这些码头的船只。
船只大小有别,大船有的建有两层船楼,甲板极为宽敞,舒适度很高,当然,价格也不菲,每人需要支付一千上品灵石。
最小的船也似画舫龙舟,可以同时乘坐十几二十人,舱内有几间船室,供乘客休息,与在北域时,张文彻他们乘坐的客船差不多,这种船在海上的舒适度比起大船就差很多了,不过价格便宜,每人只需要支付一百上品灵石即可。
跟着聂玉来到最近的一座码头,这里恰巧有船只打算离开,二人登上了一艘小船,毕竟,它的价格便宜......
又等待了半日的时间,小船终于缓缓驶出码头,向着南海深处开去,船上乘客很少,除了张文彻、聂玉二人,另外也只有一男一女两名元婴境修士,两个人从样貌上看,都很年轻,修士进入元婴境之后,是能够保持晋升时的样貌,也就是说,如果二十岁进入元婴境,那么这个人一生都能够永葆青春。
不过坤煌大陆四十岁之前能够进阶元婴境界的修士,凤毛麟角,同船的这两位的情况,张文彻心里有数,据他所知,不少老家伙,在家族里担任要职的时候,处于辈份及年龄的原因,并不会对相貌进行修饰,等到卸任之后,大部分人会到极北之地和南海诸岛来进行深造,以期有机会得道升仙。
离开家族,没了世俗的烦恼,大部分元婴境会服用驻颜丹,使自己恢复到年轻时的容貌,以此容貌面对未来的新生活,这两位应该就是刚卸任的家主或者族老,身后有了接班人,这才来到南海,追求大道长生。
海面风平浪静,夕阳的余晖倾洒在上面,映射出道道金光,刺的人睁不开眼睛,聂玉慵懒的靠在窗前,凝视着远处,若有所思,其余两人也都在闭目养神,唯有张文彻立在船头的甲板上极目远眺。
他有太虚之眸,远方那些在别人眼中的小点,对他来说却是一座座形状各异的岛屿,他能看得见,并且看的很清楚。
远处大部分岛屿并未开发,处于一种蛮荒状态,其上森林密布,山峦层叠,偶尔还能见到鸟兽出没,靠近岸边。
目之所及的岛中,有三座是完整开发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柱,一应俱全,外围也有城墙护持,观其规模,比起一座普通城池可要大上不少,想来,那些向往成仙大道的修行者,多数都居于其中吧。
小船的航行速度并不慢,半日的功夫,原本的岸边早就不见了,相反,远处芝麻大小的岛屿,如今已经能够看到个雏形了。
南海高手云集,各个行业集大成者,也大都长居于此,所以,大陆上几乎销声匿迹的阵法之道,这里还能见到痕迹。
就比如他们乘坐的小船,就是由阵法提供推进力,当然,使用阵法也需要能量,小船上的阵法,也需要修士对其不停的提供灵力才行,船工们并不需要特长,有一定的实力,能够提供灵力就行,因此,小船上的船工也兼职护卫的工作,对于船老大来讲,使用阵法推进,可谓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傍晚的时候,小船终于抵达了距离最近的一座岛屿,船上的女子下了船,又有不少人登船,而张文彻他们并未上岸,聂玉说,他们的目的地在南海的最深处。
在船上度过了两个日夜,小船停靠在一座面积极大的岛屿岸边,站在船头眺望眼前的海岛,张文彻觉得,这并不像一座岛,说是一处大陆似乎更加贴切。
上岸后,聂玉在前面带路,张文彻紧随其后,二人入了距离岸边不远的一座老旧城池,南海圣地果真名不虚传,这里行走的修士,修为几乎全部都在元婴境之上,张文彻在路上,甚至见到过半步化仙境的高手。
“这里有如此多的修士,每年大概有多少人能够修成正果,得道升仙?”
走在路上,看着满城数量庞大的元婴境修士,张文彻忽然意识到,自己所认识的凡界,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么多高手,竟然大多身处在圣地中,为升仙长生而努力。
“不超过十人。”
“这么少?那岂不是说,这里的修士,大多最后会终老于此?”
“没错,怎么了,这不是很正常么?”
看着反应有些过度的张文彻,聂玉继续开口道:
“你可知,凡界除了我们坤煌大陆之外,还有无数同位面的大陆存在?”
见张文彻点头,她又接着道:
“若是这里的修士都能升仙,其他大陆也可以,仙域岂不是要人挤人,被挤爆了。”
作为出身仙域的修士,张文彻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其实知道,类似仙域同样的板块,也存在不少,问题是,每个仙域下辖的凡界大陆,数量也确实非常庞大。
聂玉说的没错,即便每年有十人升仙,仙域下辖的大陆每天给仙域提供的新生力量还是数量众多,确实需要控制飞升人数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