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伦河畔的晨雾里,李奇用马鞭挑起不多的炒面,面粉在鞭梢颤动。
\"吴锋,你告诉本帅只余九天的口粮?\"他声音很轻,随着版图的扩张,位置的上升,掌握生杀大权的李奇不怒而威,李奇的气场吓得后勤主官差点跪进泥水里。
吴锋越过后勤官,抱拳说道:“大帅,如今随着我军往前推进,补给线越来越长,陆路运输成本实在太高。南方每拨出一百吨粮,运到前线便消耗九成,只余十吨。这运输消耗太大,才导致如今粮草紧张,只剩九天的口粮了。”
李奇眉头紧锁,脸色愈发阴沉,马鞭狠狠砸在地上,怒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如此下去,大军岂不是要饿肚子,如何作战?”
张汉摘下玳瑁眼镜擦拭,镜片上倒映着蜿蜒如蛇的运粮队:\"上月从南昌运来的三百车粮,到这就剩二十八车。运粮民夫吃掉四成,车马损耗三成,还有两成被山洪冲走…\"
\"报——!\"传令兵突然闯入军帐,背后插着的令旗只剩半截。李奇瞳孔骤缩,这是曾用青重装军团的紧急军情标记。
北线阵地上,曾用青正用铅笔在演算弹道公式。
三里外的罗刹阵地腾起第五轮炮火,哥萨克人显然学乖了,把克虏伯炮藏在反斜面工事里。
\"给老子换燃烧弹!\"他踹了脚发烫的炮管,\"瞄准他们马尾松伪装网!\"
橘红色火球在罗刹军阵炸开时,二十门明军重炮同时怒吼。
观测兵从潜望镜里看到,哥萨克骑兵拼命拽着受惊的战马,却不敢越过雷池半步——三天前他们被明军的银元战术引诱,痛失几个主力团,被真打痛了,自然不敢再轻易出战。
\"有种出来遛遛啊!\"炮手王二狗对着敌阵撒尿,滋在滚烫的炮管上腾起白烟。
突然一声尖啸掠过,他裤裆还没提上就扑进防炮洞。
炮弹在三百米外炸开,罗刹人的炮打得也是很准的,要不是他们大炮的口径比不上大明的口径,射程短了,也不会吃这么大的亏。
“王二狗!你个兔崽子!”炮长从防炮洞另一头冲过来,一脚踢在王二狗屁股上,“让你别乱尿,你偏不听!这下把罗刹人的炮引来了吧!”
王二狗捂着屁股,委屈道:“长官,我这不是憋不住嘛,而且咱这炮打得他们不敢露头,我就撒个尿咋啦。”
周围的战友们哄笑起来。
炮长气得吹胡子瞪眼:“笑什么笑!都给我严肃点!王二狗,你再这么胡来,看我不收拾你!”
这时,观测兵喊道:“长官,罗刹人有动静,好像要组织冲锋了!”
炮长大喝道:“全体注意,准备战斗!把炮弹都给我打准点,让这帮罗刹崽子有来无回!”士兵们迅速各就各位,炮口重新对准敌阵。
随着曾用青一声令下,各重炮阵地再次轰鸣,一颗颗炮弹如流星般飞向罗刹军阵地,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再次打响。
七日后,广州十三行街挤满了红顶轿子。
绿水银行门前的铜狮被摸得锃亮,梁二钊举起缠着红绸的木槌:\"修路特别国债,年息五厘!\"
话音未落,徽商代表已经砸碎青花瓷竞价瓶——这是沿用之前大明拍卖皇商资格的旧例。
顿时,现场一片沸腾。
本地粤商代表也不甘示弱,直接喊出了五百万两白银的认购金额,引得众人一阵惊叹。
接着,闽商、浙商等各地商帮纷纷加入竞价,场面一度失控。
梁二钊不得不敲响木槌维持秩序:“各位,莫要着急,此次国债数量充足,大家都有机会。”
可商人们早已被这年息五厘的诱人条件冲昏了头脑,谁都不想错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有人甚至当场就签下了认购合同,生怕晚一步就没了份额。
一位来自南洋的富商,更是直接包下了剩余的大部分国债,他高声说道:“此修路之举,利国利民,我愿尽一份力!”
在众人的踊跃认购下,修路特别国债很快就销售一空。
梁二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有了这笔资金,修路计划就能顺利推进,前线的粮草运输难题也将得到解决。
随着修路特别国债成功发售,广州股票交易所里,修路公司的股票上市了。
开市钟声敲响,交易大厅瞬间沸腾。
人群如汹涌的潮水,交易员们声嘶力竭地喊着报价,指令单如雪片般飞舞。
原本就看好修路计划前景的商人们纷纷入场,他们挥舞着银票,眼睛紧紧盯着行情板。
一些嗅觉敏锐的小商户也加入其中,希望能分一杯羹。
股价如同离弦之箭,一路飙升。
突然,一则消息传来,说北方前线战事吃紧,可能影响修路进度。
股价瞬间急转直下,交易大厅里哀鸿遍野。
但很快,又有消息证实是谣言。股价再次反弹,而且涨势更猛。
最终,在一片欢呼声中,修路公司股票收盘价大幅上扬。
这场上市盛况不仅让众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也为修路计划筹集到了更多资金,让人们对解决前线粮草运输难题充满了期待。
三个月后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从南昌到武昌的官道上,一支三轮车队正缓缓前行。这支车队由梁五记带领,他们押送着一批珍贵的货物——玻璃镜,正朝着武昌城前进。
车队的车头处,一面鲜艳的三角旗迎风飘扬,上面赫然写着“永兴筑路”四个大字。
这面旗帜不是车队的标志,而是他们竖起的筑路宣传旗,商队每到一处,都要宣传绿水书院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筑路。
而在旗帜下方,一台留声机被牢牢地绑在车头上,正播放着悠扬的粤剧《帝女花》,这是今年最新研究突破推出的留声机,绿水书院声音研究院出品。
那婉转的唱腔和悦耳的旋律,仿佛为这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道路两旁,一群身着工装的筑路员们正蹲在路边休息。
他们每个人都显得有些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些筑路员们胸前都佩戴着一块胸牌,上面清晰地印着“股票代码0023”。
这不仅是他们身份的象征,更代表着他们对这份工作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望。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铃声传来,“让让!让让!”原来是一位骑自行车的邮差疾驰而过。
他的车后座上绑着一个装满鸡苗的筐子,筐子上还贴着“胡记农牧场”的标签。
邮差一边摇着铜铃,一边大声呼喊,提醒路人避让。
这一幕幕场景,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风貌和人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
青海湖畔,胡有财正在麦田里安装风力提水机。
风车叶片转动的阴影掠过他脸上的刀疤,惊起偷食的斑头雁。
\"这玩意比劫道有意思吧?\"他踹了脚发呆的山匪俘虏,\"去把三号大棚的蚯蚓肥翻了!\"
山匪俘虏嘟囔着去干活,胡有财看着忙碌的生产兵团,心中盘算着扩大规模。
这时,一名士兵跑来报告:“胡大人,又有一批罗刹俘虏押过来了。”
胡有财眼睛一亮,这可是现成的劳动力。
他快步走到俘虏队伍前,看着这些身材高大的罗刹人,心中有了主意。
“你们听好了,只要乖乖干活,就有饭吃,要是敢耍花样,可没你们好果子吃。”胡有财大声说道。
罗刹俘虏们虽然一脸不情愿,但在饥饿和威胁下,也只能乖乖点头。
胡有财把罗刹俘虏分配到各个生产兵团,让他们和山匪俘虏一起劳作。
一开始,罗刹俘虏们干活总是磨磨蹭蹭,还时不时地搞些小破坏。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发现只要认真干活,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得到一些小奖励,比如一块糖或者一件旧衣服。
慢慢地,他们也开始认真劳作起来。
。他们挥舞着锄头,翻耕着土地,播下希望的种子。
而那些罗刹俘虏和山匪俘虏也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为这片土地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众人的努力下,青海湖畔的农场越来越繁荣,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不仅满足了前线的部分需求,还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遥远的草场上,广袤的草原如绿色的海洋一般延伸至天际。
阳光洒在草地上,泛起一层金色的光辉。
在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土地上,蒙古牧民们过着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
只见远处的蒙古包旁,牧民们正忙碌地使用着明军淘汰下来的铜炮壳作为奶桶。
这些铜炮壳原本是战争的遗物,如今却被牧民们巧妙地改造成了实用的生活用品。
就在上个月,这些聪明的牧民们用三百只羊成功地换到了自行车。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交易。
自行车的出现,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此刻,牧民们正兴奋地追着沙鑫民的收购队,大声呼喊着:“再多收两车羊毛!我们要换缝纫机!”他们的声音在草原上回荡,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在远方,克鲁伦河畔的李奇也收到了青海湖的好消息,他知道,随着后方生产的不断发展,前线的粮草供应将会更加稳定,这场战争的胜利也越来越近了。
就在第一发榴弹炮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砸进驼城的瞬间,噶尔丹正端坐在金帐之中,聚精会神地擦拭着罗刹国赠送给他的那支燧发手枪。
这支手枪是噶尔丹最为珍视的宝物之一,它不仅代表着罗刹国对他的支持,更象征着他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噶尔丹万万没有想到,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会彻底改变战局。
那三十头被捆住的白骆驼,原本是他用来抵御火攻的绝招。
这些骆驼身上捆着浸湿的毛毡,可以有效地防止火焰的蔓延。
但面对燃烧弹的攻击,这些毛毡反而成了助燃物,使得骆驼瞬间变成了移动的火炬。
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驼城陷入一片混乱。
噶尔丹惊愕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他的防御策略在这一刻完全失去了作用。
与此同时,李奇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他果断地挥动手中的令旗,下达了命令:“过河!”
随着李奇的一声令下,工兵旅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毫不畏惧地踩过仍在抽搐的骆驼尸体,开始架设浮桥。
这些工兵们训练有素,动作迅速而准确,很快一座坚固的浮桥便横跨在了河面上。
而郑大石率领的突击队则乘坐着羊皮筏子,从侧翼包抄过去。他们如鬼魅般穿梭在河面上,悄无声息地逼近敌人。
噶尔丹见明军攻势凶猛,慌乱中骑上快马,带着残部仓皇逃窜。
李奇见状,下令骑兵队追击。
骑兵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郑大石的突击队成功登上对岸,与工兵旅会合后,迅速向驼城内部发起进攻。
明军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
驼城内,噶尔丹的士兵们早已乱作一团,面对如狼似虎的明军,根本无力抵抗。
有的士兵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则四处逃窜,试图寻找逃生之路。
郑大石指挥着突击队,迅速控制了各个关键据点,将剩余的敌人逼到了城角。
而追击噶尔丹的骑兵队,在茫茫草原上紧追不舍。
噶尔丹带着残部拼命逃窜,心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他回头望去,只见明军骑兵如乌云般迅速逼近,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