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至夕而下,周转往复,万古不渝,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三月初,暮春时,绿草红花,落英缤纷,惠风和畅,安适怡然,好景遇好事,佳期逢佳音。
是日清晨,因精神不济身子虚乏,宁和帝便早早退了朝,带上太子回了勤政殿。
宁和帝在李福全的搀扶坐下,未几靠在靠枕上与太子叮嘱,声音听着有气无力,
“今晨各部院府陈奏之事,交由明儿全权处置,明儿需谨慎对待,尤其江南民变之事。”
宁和帝的信任和安排,太子早已习惯,但还是恭礼接令,“诺,儿臣领命。”
“明儿行事,为父安心。”宁和帝信服点头,只是动作不过几下便已然气喘吁吁。
太子见状心生担忧,“父皇龙体欠安,李总管去唤刘太医来吧。”闻者躬腰准备离去。
宁和帝挥手制止,“不用,刘成每日请脉行针,今晨朕也喝了药,明儿无需担心。”
太子心生黯然,点头关心道,“父皇天命所归,国运加身,定然福寿延绵,千秋万岁。”李福全在旁不停抹泪附和。
听着儿子真诚的祝祷,宁和帝露出温和微笑,“明儿你也年及不惑了,自当明白人生自古谁无死,无须说这些奉承话安慰我。”
俄而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朕心里清楚,我这老体残躯乃积年所致,活至今日亦不过向天借命,早非药石可医也。”
太子沉默不语,只静静看着他,那双总是混沌的老眼在此刻迸发出他难以理解的光芒。
但也只一瞬便结束了,旋即殿外宫仆进来禀告,“禀告陛下,太医院院使昭太医觐见。”
京中瘟疫乃当前大事,昭平作为研制解药的主要负责人,他进宫定然与此事密切相关。
因此宁和帝和太子自然万分关注,后者闻讯便宽慰直言,“父皇,昭太医近来喜报频传,许是瘟疫解药之事有了进展。”
这句话确实让宁和帝的心情疏朗了几分,混沌老目带着期许,“宣他进来吧。”
少顷,昭平从殿外踏步进来,“臣参见陛下万岁,陛下圣躬金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如意吉祥。”
“朕安,昭卿平身。”昭平谢礼后恭敬站在下首,等待皇帝发问。
“昭卿进宫,可是解药之事有了眉目?”
闻言,昭平欢喜答话,“回陛下,正如陛下所言,解药已有眉目,最新药方于疫病疗效大有提升,
新药方试验中有八成以上的百姓恢复良好,剩余百姓尚在稳定恢复,并未出现不良状况。”
话落从怀里取出一个折子,“这是臣整理的医案记录,请陛下与殿下御览。”
闻言,宁和帝喜上眉梢,“李福全快呈上来!”李福全闻声而动。
待取上折子一览,宁和帝感觉压在心头的一股郁气忽而消散殆尽,连声说了三个“好”字,“明儿也来看看!”
太子接过他送来的折子一观,少顷忽然噢一声,“这‘四解丹’便是此次新研制的药方?”
“回太子殿下,正是,四解丹乃臣与众位太医、京中大夫多次调制总结而来,有防吐止痢、清热驱邪、固本正源之效,并且见效迅速,是当前最合宜之解药。”
话落接着剖白道,“臣等此次药方研制崎岖,碰壁不少,若非得一大夫提醒与协助,恐怕臣等尚要更长时间摸索,而至更多百姓染疫,最终辜负陛下之托。”
他的解释令宁和帝与太子惊奇,后者见状问道,“噢?听昭卿所言,此人似乎为坊间民医?”
宁和帝常年疾病缠身,太子孝亲忧心皇帝身体,对昭平、刘成等人的医术自然清楚不过了,而太医院医术最精者便为刘成与昭平二人。
京中贵者官宦有疾难愈、无医可治时,便会上奏乞请太医或御医出宫诊治,这其中刘成作为御用太医不可出诊外,
便以昭平美誉最多,可见其医术深得臣子们信任,若医痴如昭平这般推崇之人,除刘成外无他人矣。
昭平如实作答,“殿下猜测得不错,此人乃济康堂坐堂大夫朱氏,朱大夫擅解毒之术,其医术之精臣以为臣不如她,
此次臣等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破解疫毒,挽救万民,朱大夫功不可没……”语气里满是夸赞。
宁和帝顺着他的话肯定地点头,忽然哀伤道,“民为邦本,此次瘟疫肆虐横行,百姓死难逾万,城中白幡遍布,朕心悲恸,深感此乃上天警示朕所失职也。”
皇帝罪己,作为臣子自然不能坐看着没有表示,于是殿内众人倏地跪下请罪,“此非君责,乃臣罪也。”
宁和帝沉吟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着他们挥挥手,“都平身吧。”
少顷看向昭平问,“朱大夫协助太医院破解疫毒,挽救万民,医者仁心,朕欲赏其纹银百两,召进太医院,聘为右院判,昭卿以为如何?”
这等赏赐自然是好的,但听到聘为太医,昭平便有了顾虑,先前欣赏的语气也因此变得为难起来,“这……这……”
太子见他语气支支吾吾的,便好奇问道,“朱大夫良医难得,昭卿以为不可?”
他如是解释道,“回陛下、殿下的话,臣意并非如此,只是……只是朱大夫她……她是女子,太医院从未有女医先例,臣不知……”
听到是女医,宁和帝先前的赞赏一下子收回了几分,即刻打断道,“既有祖制在先,朕也不便易改。”
“是……”昭平听他冷峻的语气,不由心脏颤了颤。
太子挑了挑眉,踏出二步拱手开口,“父皇,朱大夫救民于生死,莫若再生父母,祖制在前不便擢封,然嘉奖亦不可不予,否则寒了人心。”
“儿臣以为不若赐匾旌表朱大夫,以示陛下重医之心、以彰朱氏仁心之术。”
昭平也附和道,“殿下此言有理,臣附议。”
宁和帝不着痕迹地点头,“李福全,待疫情结束便传朕旨意:朱大夫医术精湛,救民生死,赏纹银百两,赐‘妙手仁心’匾额一幅。”
“诺,陛下圣明……”
昭平在勤政殿对朱济如的夸赞与举荐,她本人并不知道,此刻的她正在安善堂与周清月话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