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这个皇帝还没有病死,李承乾就着急准备接任皇位,他的行为和造反没有什么区别。
更何况李世民还有数年的活路,李承乾这边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敏感的李世民察觉。
李承乾撑着身子站起来,在不依靠拐杖的支撑下,慢步在御台上走动。
他思索了许久后,最后语气带着焦急说道。
“杜荷,那你说该怎么办?”
“难不成我们就这样坐以待毙吗?”
“舅舅现在为李治谋划,他们肯定会大动作频频,到时候孤的势力定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李承乾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束手就擒的人,他认为所有大事都在人的精心谋划和准备下,才能够取得成功。
现在杜荷让他什么都不要做,将命运的主宰交到父皇手上,这无疑让他处于被动之中。
而在这段关键的时期,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肯定不会毫无所动,他们必然会有一系列的行动。
杜荷微笑着宽慰道:“太子殿下,不必着急。”
“虽然我们不能在军队里面有所动作,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朝堂中有所作为。”
军队是李世民最敏感的东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能轻举妄动。
不管是谁,妄想染指军权,那就是和李世民对着干。
即便是李承乾和李泰等受宠的皇子,他们最终也难逃一死。
顿了顿。
杜荷接着说道:“太子殿下,陛下靠的是杀兄囚父登基上位,他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手足相残。”
“这段时间你要多表现关爱兄弟姐妹,陛下才会放心地把皇位交给你。”
而李治最后能夺得皇位,靠的是孝心、仁爱和与世无争。
李世民不想在自己死后,新皇帝会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动手。
所以李承乾只要处理好国事,展现出长兄该有的关爱和胸襟,不管是李世民还是朝中的大臣都会十分满意。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焦虑的心情也平缓了不少。
他思索了片刻,还是有些不放心地询问道。
“杜荷,我们该如何防备李治在背后搞小动作?”
“如果舅舅和褚遂良等人对孤的势力动手,我们能承受得住吗?”
在李承乾看来,再多的官吏也比不过一个宠臣,而舅舅和褚遂良就是两个宠臣。
别看他这边有侯君集、刘洎和杜荷等重臣在,可他们在父皇心中的地位都比不过舅舅一人。
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可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杜荷毫不畏惧地说道:“太子殿下,如果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对我们出手,我们肯定会强势反击回去。”
“朝中绝大部分的大臣都倾向东宫,晋王府的势力翻不起什么风浪!”
如果东宫麾下这么庞大的势力都会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瓦解,那他们完全可以找一块豆腐一头撞上去得了。
对于勾心斗角这些事,杜荷可不会跟他们讲什么武德。
一旦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影响到他的利益,那就把他们这帮人往死里干。
如果在李世民面前争宠比不过他们几人,那就多想一些阴谋诡计,到时候大不了把社稷搅乱。
杜荷狠起来连家族的人都一顿收拾,更别说长孙无忌、褚遂良和于志宁这些外姓人。
李承乾看到杜荷底气十足,他自己的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
“杜荷,你认为我们当务之急要做什么?”
“孤只要认真处置国事,然后多关心一众皇弟和一众皇妹就行了?”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李承乾就是棋局本身,他根本没办法很好地分清当前的形势。
而且他前些年做了太多的错事,导致现在做什么都有些畏手畏脚。
生怕自己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面,会因为自己决策上的失误,而最终功亏一篑。
杜荷脸色凝重说道:“太子殿下,岑文本病重,恐怕无力再担任中书令一职。”
“我们必须要谋划中书令这个重任,否则中书省就会被晋王的人完全占据!”
当前两个中书侍郎褚遂良和于志宁,他们是关陇集团的势力,暗中支持晋王李治。
而两个中书舍人柳奭和袁公瑜,他们同样也是晋王府的人。
如果再不争取中书令这个职位,整个中书省都变成李治派系的人,这对东宫势力将是巨大的打击。
李承乾挑着眉头问道:“杜荷,你认为该支持谁担任中书令?”
“要不你去争取一番吧?”
虽然中书令这个重职由父皇钦点,可父皇在考教人员的时候,他这个太子完全可以建议合适的人。
啥?
让我去争取中书令?
杜荷听到李承乾竟然让他去争取中书令,他的脸上顿时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撇了撇嘴说道:“太子殿下,中书令须写诏诰及军国大事的文稿,必须文采斐然之人才能胜任。”
“我虽然作诗有点天赋,可写文章却极不擅长。”
如果杜荷自己不能抄后世大诗人的诗词,他在文学方面的天赋,只能用差到没眼看来形容。
杜荷接着说道:“我认为御史大夫马周会是下一任中书令的人选,到时候我们将其拉拢到东宫即可!”
当前朝堂之上,有能力担任中书令之人也就马周、褚遂良和房玄龄等少数几人。
现在房玄龄年近70高龄,李世民不可能让他担任,而褚遂良刚升任中书侍郎不久,也不可能继续升任。
唯一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写得了一手好文章的马周,他不管官职还是资历,都完全能够胜任中书令一职。
李承乾期待地说道:“如果是马周担任中书令就好了!”
虽然马周没有明确要投靠东宫,可他对东宫的善意李承乾心里十分清楚。
再加上马周是深明大义之人,即便他现在担任晋王府长史,也不会支持李治跟他争夺储君之位。
接下来杜荷和李承乾两人又嘀嘀咕咕商议了两个多时辰,直到太阳的余晖斜照进大殿,杜荷这才脸色疲惫地离开大殿。
...
夜幕降临。
坐在乾阳殿内喝酒的杜荷,忽然想到洛州刺史贾敦颐求救之事,于是他当即站起来对杜武和张师政等侍从说道。
“去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