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同学真不知道脑子里怎么想的,一上来就要给他当私人秘书。
杨斌都被她们给惊到了。
什么条件啊,动不动就配个小秘。
杨斌在饭店门口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所有客人都送走。
他光是名片,就收了厚厚一摞。
这些名片杨斌没乱丢,指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呢。
念楚和梦娜把饭钱结了,一块儿走了过来。
念楚说:“哥,账已经结了,走吧。”
“嗯。”杨斌晃了晃发酸的脖子,道:“念楚,你把账单都收好,现在咱们也是有公司的人了,不能像以前那样随便,别自己往里贴钱。”
“贴钱那是不可能的,哥,不过现在公司账上也没多少钱了,明后天那些配套设施就会陆陆续续送过来。”
“没事儿,等会儿我先往公司账户上打一百五十万,你找个时间跟加油小哥沟通一下,看看价格能不能再降点儿。”
“好嘞,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念楚现在是公司的会计,所有进出采购的账目,都得从她这儿过。
在管理账目这方面,念楚绝对是最佳人选,从小就自带天赋。
把这事儿交给念楚,杨斌那是一百个放心。
他们从饭店出来后,梦娜说:“杨斌,你先开车送我去港口,一个小时后有一场现场招聘会。”
“下午就开始招聘了?”
“可不是嘛,不过第一轮招聘比较简单,两百多个人,至少得刷掉三分之二。”
“这事儿你比我在行,我就不掺和了。”
等她们上了车,杨斌就当起了司机。
没过多久,他们就到了港口。
车刚停稳,梦娜就迫不及待地拉开车门,麻利的跳下车。
她跟杨斌打过招呼后,就像一阵风似的跑去船队,为招聘会做准备。
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杨斌却成了最悠闲的那个。
下午没什么要紧事,他就跑到船上熟悉熟悉设备。
拖网船和远洋鱿鱼船虽然常见,但他还没开过呢。
下午两点半,招聘会正式开场。
第一场招聘会,就设在其中一艘渔船的甲板上。
一张长桌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热闹不已。
这些人有男有女,还有好多熟悉的面孔,连黄涛涛夫妻俩都在。
招聘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傍晚六点,太阳都快落山了。
招聘会持续了整整四个小时,才把今天的人都过了一遍。
经过认真筛选,应聘的两百二十六个人里,只有八十个符合要求。
不过,这八十个也只是通过了初试。
他们要想顺利拿到这份工作,还得再经过一轮复试。
复试结束后,估计还得淘汰掉一部分人。
杨斌现在初步打算,一艘船上配十个人。
拖网船和远洋鱿鱼船暂时不对外开放,准备自己操作。
毕竟,这两艘船的操作难度比普通作业渔船要大一些呢。
时间来到晚上,梦娜她们还在认真地整理着应聘人的身份信息,讨论着人员的去留。
她们的工作量不小,杨斌也过去帮忙,偶尔给点小建议。
几个人一直忙活到凌晨,才把今天的资料整理好,一个个都累得直打哈欠。
梦娜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哎哟,累死我了。”
杨斌说:“大家都饿坏了吧,走,请你们去吃宵夜!”
“我不去了,我现在就想赶紧躺在大床上,舒舒服服睡一觉。”
王莽和吕楠也都一个劲儿地摇头,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一点儿食欲都没有。
既然大家都不想去,就各自回去休息。
杨斌回到家后,匆匆洗漱了一下,就迫不及待地上楼睡觉去了。
……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个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船上的配套设施进场安装,有人负责人员安排。
在忙碌中,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转眼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船上的配套设施全部安装完毕。
梦娜那边也把人员都确定好了。
经过两轮激烈的竞选,又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培训,最后录用的人数是七十五人。
六艘新船的标配是十个人,都是满员的。
爵士号和海洋一号两艘船稍微小一些,每艘船上配了五个人。
远洋鱿鱼船就交给王莽和吕楠负责,别人杨斌也不放心。
远洋鱿鱼船的活儿比较繁琐,所以多配了五个人。
杨斌自己负责拖网船,人员还是梦娜和念楚,一共三个人。
拖网船的设备比较先进,作业的时候基本上都不需要人工,就是分拣渔货的时候会辛苦一点儿。
几位船长当中,黄涛涛和谢振宇都竞选上了。
杨斌都没想到,这两人在几百人的竞争中,竟然还能脱颖而出,有点意外。
这次招聘杨斌全程都没有参与,一点儿水分都没有,完全靠实力说话。
两人现在看见杨斌,也没有了之前的趾高气扬,变得客客气气的。
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在三天后让船队首次出海。
船上的配套设施虽然没问题了,不过这么多的生活物资得采购。
以前出海就几个人,从超市随便买点就行了,也不讲究。
现如今不一样了,几十号人要吃饭,需要的量可是以前的几十倍。
采购的事儿就交给吕楠他们,杨斌只需要负责掏钱就行。
他也不是故意想躲清闲,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呢。
十艘船队要出海,作业地点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位置要是选不好,那不用想,肯定就是赔本赚吆喝。
毕竟,这几十号人的工资可不是小数目,光是每天的开销就足以让人咋舌。
这船队第一次出海,大部分都是新手,也不能分开作业。
所有的船,都得听杨斌的指挥。
杨斌这几天,睁眼闭眼都是航海图,就想挑个最最合适的海域。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和权衡利弊,杨斌终于确定了一条作业航线。
这次的航线要经过好多海域,如果顺利的话,往返大概得一个月,先试试水吧。
等过了磨合期,再考虑长期轮流作业。
以后的日子里,杨斌想要清闲下来,那基本上是没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