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冰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坐。
杨斌和吕楠先进去,外面冷得要命。
一进屋,他俩就像好奇宝宝一样四处张望。
这家店开业的时候他们正在西沙呢,这还是头一遭进来。
杨斌快速扫了一圈,发现店里好多东西都还没弄好,只是先摆了几张桌子开始营业。
可母在厨房听到动静,还以为是客人来了,好奇地探出头来张望。
一看到杨斌,立马喜笑颜开地出来打招呼:“小杨回来了啊,一切都还顺利吗?”
“阿姨,挺顺利的。”杨斌很有礼貌地叫了一声。
“快坐快坐,别冻着了,我去给你们倒点热茶暖和暖和。”
话刚说完,她就转身进厨房了。
就这么一小会儿,可母就提着水壶过来了,给他们倒茶。
杨斌好奇地问:“阿姨,你们不是说年前不开业吗,怎么突然就开了?”
可母一边倒着茶水,一边回应:“诶……本来是没打算营业的,还有好多东西没装修好呢,可好多人都催着,过年大家都忙,在这边吃方便些。”
“这样挺好的。”
生意人就靠这两天赚钱呢,忙起来别说做饭了,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随便在外面吃点,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
他们才刚坐下没一会儿,可可和王发财也到了。
老冰和可母都二十多天没见着闺女了,整天担心得不行。
人一回来,他们就拉着问长问短。
王发财打了个招呼,就大步走进屋里。
他看到杨斌,也走过去拉了个凳子,坐在了一桌。
“杨斌,你们这速度够快的啊,我一路紧赶慢赶都没追上你。”
还没等杨斌说话,吕楠就接过话头,打趣道:“王哥,你那技术得练练啊。”
“确实。”
话锋一转,王发财又问道:“杨斌,货都拉出来了,你有什么好路子吗?”
杨斌乐呵道:“那必须有啊,你的货打不打算出?”
“肯定出,眼瞅着快过年了,来的时候我看海鲜店生意红火得很,人乌泱乌泱的。”
“行,晚点正好有饭店老板来拿货,你要是想出,我就让他们把你的一块儿带上。”
“太好了,那货就交给你了。”
杨斌笑着点点头,表示明白。
加上王发财的货,现在的货又多了不老少。
他在采购群里发了个消息,说自己这儿有货。
群里的老板们一见消息,立马开始艾特杨斌。
“叮叮叮”的消息声,响个不停。
杨斌哪有时间一个个回啊,索性把王发财的手机号发了出去。
谁要货,直接跟他联系就行。
他也没打算挣那差价,没那闲工夫当中间人。
果然,王发财的手机号一发上去,总算清静了。
王发财可就没那么清闲了,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的。
他们在铺子里坐了一会儿,可母就去帮他们煮饺子了。
没一会儿,几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就端了过来。
闻着那饺子的香味儿,杨斌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忙乎了一晚上,早上就吃了几个包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阿姨热情地招呼道:“你们赶紧趁热吃,吃完锅里还有呢。”
“谢谢阿姨。”吕楠很有礼貌地谢了一声。
杨斌倒了点儿醋在味碟里,夹起一个饺子蘸了蘸。
一口咬下去,原来是芹菜猪肉馅儿的,太香了。
几个人风卷残云般把一碗水饺吃了个精光,又心有灵犀地装了一碗。
不得不说,这手工水饺的口感就是好。
可母这手艺,真是绝了!
两碗水饺下肚,杨斌撑得直打饱嗝。
填饱肚子后,全身暖洋洋的,手脚也热乎起来了。
杨斌吃饱喝足,打算去补个觉。
都快中午了,这时候去摆摊肯定来不及了。
睡个回笼觉,下午刚好皮三他们过来,也不耽误卖货。
杨斌找到可母,掏出一百块钱递给她,笑着说:“阿姨,这是我们几个人的饺子钱。”
可母一看钱,连忙摆手:“哎呀,给什么钱呀,又不是外人,快收起来。”
“那可不行,包饺子麻烦,挣的都是辛苦钱。”杨斌边说边把钱塞进她口袋里。
可母说什么也不肯要。
两人在厨房里推来推去,那钱都快被扯坏了。
最后,杨斌只好假装让步。
他先把钱拿过来,趁着可母不注意,偷偷把钱压在案板下面。
跟可母打了个招呼后,杨斌就直接回船上了。
本来他是想回家补觉的,但是转念一想,等下还得来回跑,太耽误时间了。
在船上休息更方便,睡醒了直接干活就行。
吕楠也回到爵士号上了。
杨斌刚登上甲板,就看见王莽打着哈欠从驾驶舱里走出来。
他看见杨斌,赶紧上前打招呼:“斌哥,你们怎么不叫我啊,一不小心睡过头了。”
“看你睡得香,就没打扰你,你快去老冰的早点铺子吃点东西,然后回家看看。”
“不着急,不还得卖货嘛。”
“卖货是下午的事儿,还有好几个小时呢,你都出来二十多天了,回去看看弟弟妹妹。”
“行,那我就先回去一趟,等下再过来。”
王莽其实比谁都想回家,毕竟家里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他。
也不知道年货卖得怎么样了?
这边暂时没什么事儿,王莽迫不及待地下船了。
等他走了,杨斌也忍不住打起哈欠,准备去休息了。
熬了一天一夜,太困了。
毫不夸张地讲,现在站着都能睡着。
回屋后,杨斌连衣服都顾不上脱,“扑通”一声就倒在床上。
躺下还没五分钟呢,屋子里就传来了阵阵呼噜声。
他才睡下两个小时,梦娜和念楚就起床了。
休息了五六个小时,两人的精神头好了些,黑眼圈也淡了不少。
她们洗漱完,就下船找吃的去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雪越下越小。
黄澄澄的沙滩转眼间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傍晚的时候,滩涂上的人居然比早上还多。
就连收购点也多了好些,鱼贩子们在滩涂上到处溜达,寻找回港的渔船。
其中有几个眼尖的鱼贩子,盯上了海洋 1 号甲板上的鱼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