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章到达阳瞿之后,与早就等待的两万大军汇合之后,总计三万大军汇聚一处。
三万大军列阵而立,旌旗飘扬,盔甲闪耀,一片肃穆之气弥漫开来,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全军上下皆身着白色丧服,以表对天子的哀悼和悲愤之情,白色的布条在风中翻飞,给楚军的出征更是平添了几分悲壮。
楚王熊章面色沉静如水,带着大军开拔。
就在这时,一名黑衣卫骑着快马飞奔而至,在离马车还有数十步远时便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抱拳禀报:
“启禀王上,黑衣卫急报!太宰刘向大人的封地已被周室叛逆攻破,如今叛军正集中兵力攻打王城!”
坐在马车内的楚王熊章闻言,掀开车帘,接过黑衣卫的急报,看完之后,眉头微皱,。
随后,他探出头去,对着马车外的将领宋武喊道:“宋将军,速传寡人之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务必确保王城安全无虞!”
宋武闻声,连忙拱手应道:“末将遵命!”说罢,他掉转马头,挥舞手中的马鞭,高声呼喊:“众将士听令,王上有旨,加速前进!”
随着宋武的命令下达,楚军的行军速度瞬间提升起来。
士兵们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快速向前推进,脚步声响彻云霄,大地为之颤抖,原本绵延数里的队伍,此刻犹如一条汹涌澎湃的洪流,向着周王畿奔腾而去。
“按理来说,王孙策死后,他所引领的那一派系虽说不至于瞬间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但想要一下子就集结起如此强大的力量,并反过来压制住刘向这边的势力,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啊!不知范卿对此怎么看?”
待宋武转身离去之后,楚王熊章微微侧过头来,目光投向身旁的范蠡,轻声询问道。
只见范蠡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回禀王上,那些贵族大人们,往往能够在面临生死攸关的重大危机之时,展现出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与谋略。
此次若是任由太宰刘向独自掌控王城,甚至另行拥立天子,那么等到刘向成功消化掉所有战果之后,他定然不会心慈手软,放过这些曾经与之抗衡过的贵族们。
因此,他们此刻选择联手共同抵御刘向,无非就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自救之举罢了。”
听完这番话,楚王熊章不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嗯,爱卿所言极是,的确颇有道理。”
楚国想要踏入洛邑之地,面前呈现出两条可供选择的关卡路径,其一乃是赫赫有名的轩辕关,而另一处则是位于三川郡内部的伊阙关。
尽管轩辕关距离较近,然而若想从此处通行,则必须横跨那巍峨耸立、山势险峻的嵩山山脉。
如此一来,不仅路途艰险难行,而且耗时费力,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相较之下,伊阙关所处之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对于行军而言可谓是一条通途大道。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宋武果断地派遣一万精锐大军作为先锋部队,率先出击,务必夺取伊阙关这一战略要冲。
伊阙关向来被誉为洛邑城的南方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起初,周王室为了防范实力强大的晋国,特意在此处部署了多达五千人的军队。
后来随着局势变化,楚国逐渐崛起,占领了这片土地,并对周王室构成威胁,于是周王室又进一步加强了伊阙关的守备力量。
然而,如今周王室内乱骤然爆发,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争斗不休。
在这场混乱之中,一些世家大族为了自身利益考量,竟然擅自调离原本驻守于伊阙关的自家兵力。
就这样,伊阙关的守军数量急剧减少,现今已然锐减至仅有区区两千人之数。
就在此时,伊阙关的守将忽然得到消息,称在楚国境内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在朝着伊阙关逼近而来。
闻此讯后,这位守将顿感如临大敌起来,于是乎,他立刻下令让关内仅存的那些士卒们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场恶战。
很快,当一支全部穿着白色缟衣的楚军出现在伊阙关下的时候,伊阙关守将和士卒们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缟衣,而后又看了看关外的白衣大军,顿时有些懵逼。
“天子被刺,周王畿内乱,我楚国要为天子复仇,为周室平乱,还请迅速打开关门”,楚将借助扩音器对着伊阙关大声喊道。
“多谢楚国的好意,不过我们周王室的叛乱即将平息,不需要你们帮忙,还请回去吧”,伊阙关的守将大声回应道。
楚将在被伊阙关拒绝入内之后,就退回了军阵之中,随后楚军就对伊阙关发起了攻势。
伊阙关兵力紧缺,再加上士卒六神无主,不到一天的时间,伊阙关上就插上了楚国的凤鸟旗帜。
王城之内,太宰刘向站在城楼上,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叛军。
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中的剑柄已被他握得发白。
城墙上,士兵们疲惫不堪,有的靠在墙边喘息,有的则机械地搬运着石块和箭矢,准备迎接下一波攻势。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的气息,城墙下的尸体堆积如山,乌鸦在低空盘旋,发出刺耳的叫声。
“太宰,叛军又开始集结了!”一名副将匆匆跑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慌乱。
刘向转过头,目光如炬地看向远方。果然,叛军的阵营中旗帜翻动,战鼓声渐渐响起,黑压压的士兵如同潮水般向城墙涌来。
刘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王城已经坚守了半个多月,士兵们的体力和士气都已接近极限。城内的粮草也所剩无几,若再没有援军,王城恐怕撑不过这两天了。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弓箭手准备,滚石、金汤全部就位!”刘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副将领命而去,城墙上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在刘向的指挥下,依然迅速进入了战斗状态。
叛军的攻势比以往更加猛烈。
他们显然也意识到了王城的虚弱,决心一举攻破这座最后的屏障。
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墙,叛军的云梯不断架起,士兵们疯狂地向上攀爬。
城墙上,守军拼死抵抗,滚石和热油倾泻而下,惨叫声此起彼伏。
已经七十岁的太宰刘向亲自站在城楼最前线,挥剑斩杀了几名爬上城墙的叛军士兵,他的铠甲上沾满了鲜血,脸上也溅满了敌人的血渍,但他丝毫没有退缩。
“太宰,东门告急!”又一名士兵跑来报告,声音中带着绝望。
刘向心中一沉,东门是王城最薄弱的地方,若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他立即下令抽调部分兵力支援东门,自己则继续坚守在正门,然而,叛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守军的防线逐渐被撕裂。
刘向的眼中闪过一丝急迫,但他依然咬紧牙关,挥剑奋战。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
那声音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瞬间打破了战场上的喧嚣,刘向猛然抬头,望向远方。
只见地平线上,一支白色大军正迅速逼近,旗帜上赫然绣着“楚”字。
那是楚军!刘向的心中瞬间燃起了希望,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激动,紧握的拳头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