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你继续说下去!”王孙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之色,因为王用刚才所说的话正好切中了他心中所想,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一直紧闭的心门。
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更多来自王用的见解和分析。
王用见自己的话语引起了王孙策如此强烈的反应,心中不禁多了几分自信。
他得到了王孙策的准许后,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略微激动的心情,然后才接着说道:
“天子固然拥有调停楚郑之战的权力,然而倘若楚国执意不肯听从天子的旨意,那么天子又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
此时,摆在天子面前的无非仅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便是对此事不闻不问、不了了之。但如此行事的后果便是,天子的威信将会遭到严重损害,甚至可以说是被楚国无情地践踏于脚下肆意摩擦;
其二,则是天子直接降下诏书,号令天下诸侯共同出兵讨伐楚国,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够以强大的晋国作为先锋,再联合其他各路诸侯充当有力的羽翼。
这般做法不但有助于重振天子的威望,而且还有望一举击溃楚国,即便无法达成此等目标,至少也能够使得天下局势再度回归到由天子所主导的均衡态势当中。”
听完王用这番详尽的阐述,王孙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开口问道:
“照你的意思来看,此次天子应当坚定地站在晋国一方咯?”
尽管表面上只是一句简单的询问,但实际上,从王孙策此刻的神态与语气便可轻易察觉出,他内心深处早已有了明确的倾向和抉择。
王孙策之所以能够逐渐发展壮大,背后离不开晋国源源不断地给予各种资源和人力方面的大力支持。
当然,王孙策之所以愿意接受晋国的帮扶,主要还是他与晋国有着同样的目标,那就是狠狠打击如今愈发强盛、不可一世的楚国。
与此同时,王孙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重振天子昔日至高无上的权威。
这一想法与王用的提议不谋而合,因为他们都深知当下的局势对于周王室而言已至山穷水尽、无路可退的艰难境地。
“主公!楚国实在太过强大了,其势力如日中天,不但对天下各路诸侯构成严重威胁,更甚者,就连我们周王室所占据的共主地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事不宜迟,请主公速速做出英明决策吧!”
王用言辞恳切,说完便恭恭敬敬地朝着王孙策深深一躬到底。
只见王孙策豪气干云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好!明日朝会之时,本宰必定亲自向天子恳请旨意!”。
转眼便来到了第二天清晨。
在庄严肃穆的朝会上,身为小宰的王孙策站出来,向天子详细禀报了楚国悍然出兵攻打郑国这件大事,并郑重其事地请求天子降下诏书,居中调停这场激烈的战争。
原本信心满满、胸有成竹的王孙策满以为天子定会毫不犹豫地应允自己的请求,毕竟楚国此举已然严重破坏了天下秩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子竟然出人意料地一口回绝了他的提议。
只听天子语气平静的说道:“楚国已经被封为伯长之国,被赐予了斧钺,就已经拥有征伐那些不听从号令的诸侯之权。
朕实不愿轻易与楚国发生正面冲突,以免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乱祸及苍生黎民。”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王孙策一党的人都面面相觑。
王孙策万万没有料到天子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时之间被打得手足无措,愣在了原地。
时光荏苒,转眼间天子姬介已继位三年有余。
遥想当年,初登大位的他满怀豪情壮志,一心渴望能有所建树,彻底改变周王室犹如吉祥物般徒有虚名、毫无实权的尴尬处境。
正因如此,天子介与同样怀揣着让周王室重振雄风梦想的王孙策越走越近。
然而,那时的周王室绝大部分朝政大权皆被太宰刘向牢牢掌控于手,天子所颁布的诏令一旦踏出王宫大门,便如同废纸一般,无人理睬。
幸得王孙策借助晋国之力,并承蒙天子鼎力相助,方才成功击溃太宰刘向,将那些本应属于周王室的朝政权力重新夺回手中。
可直至今日退朝之后,王孙策依旧未能参透其中缘由,为何曾经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天子在取得一些权柄之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一下子变得与往昔那些碌碌无为的周天子毫无二致。
怀着满心的疑惑与不解,王孙策匆匆赶回自家府邸。
甫一进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唤来家宰与门客王用,将今日朝堂之上所发生的种种事端向二人细细道来。
末了,王孙策长叹一声,满脸迷茫地问道:“你们说说看,这才区区三年光景啊,天子昔日的雄心壮志怎就荡然无存了呢?”
“主公!或许天子并没有复兴周王室的心思,想着的只是利用您与太宰争斗,平衡朝堂局势,然后夺回自己的天子权利罢了”,家宰一脸忧虑地对着王孙策沉声问道。
听到家宰的话,王孙策脸上闪过一丝愤怒。
而后只见王孙策眉头紧皱,双手负背,来回踱步,心中也是烦躁不安。原本精心策划的一切都因着天子的这般变化而被全盘打乱。
此时,一旁的王用拱手向前一步,缓声说道:“主公,现今这朝堂之上实际掌控大局之人可是您!若无主公您的应允,那天子所下之诏命休想踏出王城半步。
故而当下究竟应当作何决断,自然应由主公您来定夺,那天子的想法未见得有多么重要。”
王用这番话语说得直白无比,使得在场的王孙策与家宰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王用将二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接着又道:“依下臣之见,主公不妨效仿昔日周公摄政之举。”
话音刚落,王孙策猛地抬起头来,眼中瞬间迸射出一道凌厉的精光。
然而,仅仅片刻之后,他的眼神又黯淡下去,面露犹豫之色,缓缓开口说道:“周公摄政之时,一来是由于当时的天子尚且年幼,二来也得益于满朝文武大臣们的齐心拥护方可成事,我又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此时此刻,正值周王室面临生死攸关之际,局势可谓岌岌可危!倘若楚国当真能够击败强大的晋国,那么周王室是否还能继续存续下去,恐怕就得完全取决于楚王的一念之间了。
若那楚王室果真野心勃勃地取代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届时,所有姬姓的王子王孙们皆会沦为黎庶之民,失去尊贵的身份与地位。
如此一来,主公这么多年来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努力岂不是全都付诸东流、化为泡影了吗?”
王用面色凝重,声音低沉地说出这番话语,字字句句犹如重锤一般敲打着在场之人的心弦。
一旁的王孙策闻听此言后,心中不禁大为震动。
他原本还有些犹豫不决,但当目光转向自己最为信赖的家宰时,却发现对方此时正冲着自己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和支持。
王孙策见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
渐渐地,他脸上的表情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冷静,眼神之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之色,显然已是胸有成竹,做出了最终的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