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三门法门来看,有系统的帮助,捞月法无疑是最适合李行空的一门。
有着系统出手,捞他上岸简简单单。
如果放在上学期间,那这捞月法,便是导师发论文,顺便送你当毕业论文了,直接抬了一手。
而这龙门法,便是大多数学生的做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论文的写作。
最后的天心法,则更类似于直接留了本校,舍弃了毕业论文的流程,之后的发展便以本校为主。
这么一想,这些法门的逼格直接掉了不少。
不过毕竟就算是修行,到了最后也是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有这些成婴法门,似乎也不足为奇。
但就是因为李行空看到了这一层,所以他才先将捞月法排除在外了。
自己修行这么久,还是系统一对一的贴身指导,要是修行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还得系统来捞人,那他这么多年修了个什么?
李行空虽然也不认为自己是多么优秀的天才,但他也不认为自己是需要系统捞的混子。
可能是因为李行空开始修行的时候,依旧处于少年时,以至于他在修行之后,依旧有着一股子少年气。
所谓少年气,便是认定一切的事情,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
也正因为如此,李行空下意识的便不想去选这捞月法。
这法门强么,确实强,在系统的面前,一个元婴也算不得什么,捞他一把轻轻松松。修行进度快么?那肯定快,一切都有系统铺路,他就只需要按部就班的练就好了。
但放在李行空的面前,他就是有点儿感觉不爽。
目光从捞月法上移开,落在了天心法上。
这天心法,其实李行空也有点儿抗拒。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李行空修行到现在,虽然神通广大,寿命无疆,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所有的修行,都是在以人的基础之上展开的。
如若不然,以人的形态在整个宇宙之中行动,其实是有诸多不便的。
两只手肯定不如四只手来的方便,两条腿又不如机械臂的适应性强,如果他早早舍弃人这个身份,完全可以以卦象来演算个体形态的最优解,然后将自身调节成为对应的模样。
而这天心法,讲究一个身与道合,修行到了最后,与宇宙意志融合之下,修成的那个人,还是原本的自己么?
李行空不知道,他也不敢赌。
更何况,身化了宇宙,那还能像现在这般自由行动么?李行空摇了摇头。
显然是不成的。
虽然境界确实提升了,但这一法门无疑是将自己拴在了宇宙内。
到最后,符合李行空心意的,也就是这一门龙门法。
不依托于旁人,不借势于宇宙,完完全全依靠自己的积累,来实现所谓的破茧。
这一门法门相比起来,虽然更加通用,但无疑难度要更高。
不过即使如此,李行空也依旧觉得,这样一门法门更加适合他自己。
这是一种直觉上的契合感,这一点对于修行而言,非常的重要。
如果选的法门不顺心,那修行之路只会越走越慢,直到停滞不前。
“就选这龙门法好了。”
李行空暗暗比较了一番,还是选定了龙门法。
“蛙趣,有本系统在,这捞月法才是最合适的吧?”
系统有点儿吃惊,毕竟这一门法门可以给李行空省去相当久的修行时间,按照李行空的求道之心来看,这一法门显然要更适合他。
“怎么说呢,虽然我这一身修为基本全靠你教授而来,但如今已经元婴了,我想挑战一下自己。”
“连成婴都需要你来帮忙,那我会感觉自己修行了这么多年,活的就像个提线木偶。”
“更何况,有你这么多年的指导,我若是连成婴都困难,那之后的修行,想来也只会止步不前。”
听李行空这么一说,系统也一时语塞,它的本意确实是想让李行空的修行速度加快一些,但心太急了,却忽视了李行空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强求,若是跃得龙门不成,那我再捞你也不迟。”
有钱人家的小孩为什么胆子大,因为有家里人给他撑腰。
同样的,系统给李行空的支持,就是李行空敢于挑战自己的一大底气。
反正最差的结果,无非就是被系统捞上去罢了,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龙门跃失败了又如何?代价很小,甚至可以说,近乎没有。
已经有这样的条件了,还不敢挑战一下自己,那李行空是真的会觉得自己道心有愧了。
“不过,龙门法可以作为你的成婴法来学,但这捞月法,你也得看。”
系统将龙门法传给了李行空,但它并没有将捞月法收起来,反而是一并传给了李行空。
“别忘了,成婴急不得,但还有人等着你捞呢,龙门法虽是煌煌正道,但于捞人而言,作用不大,这救人之法,还在捞月法上。”
李行空全盘接受了过来。
也是,想要成婴,需要准备的东西相当的多,别的不说,就这几门法门,想要上手已经很难了,更别说还要以自己对宇宙的认知,来构建属于自己的龙门。
期间要花费的时间绝对不短,自己耗得起,但等他救的人可等不起。
还是先将这捞月法看过,得了救人的法门再说其他。
由于所在的位置不同,李行空研习捞月法的重点自然也不一样。
成婴,因为自己是那个月,所以需要关注的点便在感知宇宙海上,而捞人,自己是捞月的猴子,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在捞这个字上。
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学起这一门捞月法来,学到的东西自然也不尽相同。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看一个捞字的话,那学起来的难度自然要低了很多。
而且,李行空也不必去了解法门之中关于宇宙海的部分,他要把人捞到的,就是自己所在的这个宇宙,对于身处的这个宇宙,李行空自然熟悉的很,这也省去了相当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