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柳桑宁一脸不可置信,王砚辞嘴角溢出笑意,皇帝也看得哈哈笑起来。
他让柳桑宁平身,然后说道:“王爱卿说,此次能这么快破案多亏了你。听闻你如今是鸿胪寺的实习像胥,那朕便晋你为七品像胥如何?”
若不是皇帝说得一脸正气,柳桑宁差点都以为自己是那后宫妃嫔,晋升了位份。在皇帝的目光下,柳桑宁忽然又跪下,拱手说道:
“多谢陛下好意,臣女既是鸿胪寺之人,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力乃是分内之事。鸿胪寺实习像胥的考核在即,臣女想靠自己的真本事通过考核。”
皇帝没想到柳桑宁竟然会拒绝,他一挑眉,在柳桑宁忐忑不安中,问道:“此等机会,若是换了旁人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只会牢牢抓住。你确定你不要?”
柳桑宁一抿嘴,像是下了某种决心,她说道:“陛下,臣女确定。”顿了下,她说出自己的理由,“陛下,臣女乃女子,此前从未有女子考官之先例,那臣女便是这第一人。既为第一人,自是要给天下女子看,这世上还有这样一条道路可以走。若我通过考核留在了鸿胪寺,那才是切切实实是女子考官的例子,让后人有例可参考。若今日我接受了陛下的赏赐,那我与如太医与文博士的入仕便无差别,又如何能叫后人走我这条路当女官呢?”
皇帝神情严肃,柳桑宁心中越发打鼓。可忽然皇帝却哈哈笑了几声,随即还拍了两下掌。
他朗声说道:“好,有志气!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朕也不强人所难。但朕说出来的赏赐也从不收回。那便这般,若你通过了鸿胪寺的考核,届时朕便晋你为七品像胥,如何?”
皇帝都这么说了,柳桑宁自然不敢再次拒绝,只得充满感激地应下。
等从皇宫里出来上了马车,柳桑宁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一只手抚了抚胸口,看起来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王砚辞瞥眼看她:“这般害怕?”
“不是害怕,是紧张。”柳桑宁反驳道,“我初次见圣人,紧张也是很寻常的。圣人威严,谁人第一次见了不心生敬畏呢?”
“你既已在圣人面前放了话,那接下来便好好准备考核。”王砚辞嘱咐道。
柳桑宁连连应下。
只是柳桑宁没想到,自己拒绝了皇帝直接晋升她的官职要靠自己考官的事情竟被传开了。她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当时回来后,她只在鸿胪寺中同徐尽欢提了一嘴,但当时有没有其他人听到她也不敢保证。
这件事儿越传越广,不过短短两日,就已经大街小巷都传遍了。之所以被这般津津乐道,只因她是一名女子,却能以女子之身说出这番大气的话,让不少人惊叹。
柳桑宁上值时,半路突然冲出来一名女娘,瞧着不过十五六岁。她身上穿的衣裳不算差,也不算特别好。脸红扑扑的,瞧着很是可爱。
“这位小娘子,你可是有什么事?”柳桑宁看着拦在她跟前的女娘问道。
女娘像是鼓起了巨大的勇气,对柳桑宁说道:“柳大人,你在我心里就是女子的表率。我也想像你一样,以后凭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若我能考取功名,我爹肯定就不会想将我远嫁了。我一定会勤奋念书的。”
说完这句,女娘将手中一个油纸包塞进柳桑宁手中:“这个给你吃。柳大人,你一定要通过这次鸿胪寺的考核,让天下女子都看看,我们也可以像男子一样考功名!”
小女娘说完红着脸转身就跑,柳桑宁看着自己手中的油纸包有些发愣。她打开来,里面是热腾腾的两个包子,显然是给她当早膳的。
一辆马车在她身边停下,窗帘被撩起来,露出王砚辞一半的脸:“柳像胥,在发什么呆?”
柳桑宁听到声音抬头望去,见到王砚辞她下意识将手中的包子往前送了送,说道:“方才有位小娘子送了我这个。”
“嗬,劲松包子铺的包子。看来这位送你包子的小女娘是一大早就起床去排队给你买包子了。”王砚辞眼中含笑,“上来吧,载你一程。”
柳桑宁已经习惯坐王砚辞的马车了,她没有推辞,立即就爬了上去。一进车厢,她就将油纸包递过去:“喏,给你吃一个。”
王砚辞挑眉:“人家送你的心意,你就这么给我?”
“包子嘛,本来就是吃的。”柳桑宁说着自己拿了一个吃起来,拿着油纸包的手依旧伸向王砚辞,“再说,我能得到她的钦佩喜爱,也有你的功劳。”
她说着话时眼角微弯,瞧着有种与平时不同的娇俏。
王砚辞拇指一动,随即竟真的接了过去,也同柳桑宁一起吃起来。不一会儿,整个车厢里就充满了肉包的香气。
等到了鸿胪寺,长伍将车门一打开,心中惊讶。他们少爷什么时候这般不拘小节,还会在马车里吃包子了?不嫌会弄一手油了?
柳桑宁还没迈进工房,徐尽欢的声音响起:“阿宁。”
他三两步走到柳桑宁身边,又冲一旁王砚辞颔首:“王大人。”
王砚辞“嗯”了声,没有多做逗留,迈腿就往工房里走。只是刚一跨过门槛,就听到徐尽欢道:
“阿宁,今日下值去明月楼用晚膳如何?我做东,庆祝你洗脱冤屈。”
“好呀。”柳桑宁答应得爽快,她算了下最近自己攒到的钱,大方说道,“不用你做东,我来!”
屋内,王砚辞的脚步放慢了不少,听着两人在门外的交谈,耳朵微动。
他状似无意地低咳一声,柳桑宁的注意力立即就转移了过来。她立即转身朝向王砚辞的方向,喊道:
“王大人,晚上去明月楼一道用膳如何?我做东!”
徐尽欢面色一凛,他垂眸心道:王砚辞向来不喜这些应酬,应当不会答应吧?
刚这么想,就听王砚辞道:“好啊。”
徐尽欢浑身一僵,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王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