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过来韩王的别院,是听到七公主出行宫,要来小胖子韩王这里做客,临时决定来凑热闹的。
闲着也是闲着,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演一下兄友弟恭,和睦相处的戏码。
正好小胖子刚才救援了自己,来这里,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跟贾环问计,不过是随口一问,他说不说,也无所谓。
楚王府的人,早就商议好了,半个月查得到盐商罪名的,就名正言顺抄家。
查不出罪名的,就给安排几个,都是老江湖了,栽赃陷害还不会吗?
总而言之,皇上交代下来的差事,无论如何都得想办法完成。
能办的,全力以赴地办,遇到实在棘手,难以完成的,就算是霸王硬上弓,也得硬着头皮给它办下来!
一场宴席下来,楚王对小胖子韩王又放心了不少,小六子也就是运气好,身边真没有什么重臣。
楚王系的二品,一品的大臣,都有四五位,超品的武勋也有几位。
小胖子也就得了贾环,脑子灵活一些,擅长经济之道,官职实在不值一提,韩王府属官骑兵营统领一职,也就从四品。
宴席上,贾环与冯紫兰的胃口最好,两人面前的烤肉,差不多被一扫而光,还喝了一碗肉汤。
…………
戌时(晚上七点),皇上与郎皇贵妃,在殿中,左右还有两席,是郎皇贵妃宫殿中的嫔,与贵人。
用完了晚膳,正在小酌几杯。
大雍朝皇帝的后宫,是由皇后总管的,但是也分东六宫与西六宫,每一个宫殿都有宫主,是高位份的皇贵妃或者皇妃来执掌的,每个宫殿中,还住有几个低位份的妃嫔或者贵人什么的。
这两位嫔与贵人,就是郎皇贵妃宫殿的人,晚上可能是她们来侍寝,这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戴权进来,后面跟着小太监,道:“皇上,韩王殿下敬上食盒,里面有烤的熊肉、羊肉、鸡肉,还有一大碗羊汤。”
皇上有些意外,还故意道:“哼,这小六子,这么大的人了,一天到晚除了玩,就是吃,一点正事都不想做。”
郎皇贵妃看见皇上的嘴角含笑,知道他高兴,也奉承的道:“小六子纯孝,有什么好的,都想着敬上,小五就不如他了,很少来看妾身了。”
皇贵妃这是谦虚了,成年的皇子,不能随意进宫的,每月初一、十五会进宫给母妃请安,平时要进宫,也要先禀报。
…………
时光过得很快,六月中旬,一日傍晚,贾府有贵客拜访。
李纨的家人,坐船进京了。
半个月前,李家的大管家先进京,距离翰林院不太远的街道上,租了一个两进的小院子,雇人打扫干净。
李绣的母亲,李绣夫妇,还有李绣的嫡子与嫡女,都一起坐船进京了。
…………
李绣考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这个位置最少要干三年。
三年后,庶吉士想转正式翰林院官员,还是外放,还是要考试,成绩优秀的留任。
庶吉士也不是全都要考试,要看三年之中,有没有特殊贡献,比如跟了好的上司,协助上司修书或者做什么朝廷计划,给朝廷出谋划策、供奉内廷的,可凭这些政绩,免试,直接受职。
李绣的父亲,李守中是官场老臣了,自然知道翰林院的门道。
在翰林院三年里,李绣想要有所作为,贾家的贾环,是能帮得上大忙的。
贾环身为状元郎,本来是修撰,才没多久,看邸报,已升任正六品侍读。
只要贾环让李绣跟随自己的团队,三年后,李绣想在翰林院转正,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
在荣禧堂的大厅,贾赦、贾政、李绣、贾琏、还有隔壁东府的贾蓉,连薛家的薛大霸王也获邀了。
李绣的母亲李夫人、妻子,还有十二岁的嫡子李楷,十岁的嫡女叫李棠。
上一辈李绣、李纨、李纹、李绮,排绞丝旁。
这一代是排木字,李楷、李棠,寓意楷树,棠花,栋梁之材、海棠才女。
李纨自从嫁入贾府后,便与母亲分隔两地,十几年来,她一直未曾见过母亲一面。
时光荏苒,如今李夫人已年逾五旬,岁月的痕迹,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李夫人头发早已变得花白,时光染上了沧桑的黑白色,眼角的皱纹如蛛网般蔓延,皮肤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变得松弛而黯淡。
李纨来到贾母荣庆堂院门外等候,见到母亲的瞬间,心中的酸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向贞静守节,克己复礼,老梅般坚忍的李纨,最终还是忍不住,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
靠近李夫人,手抓紧母亲的衣角,感受着母亲那温暖而熟悉的气息,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夫人怜爱的望着女儿,伸手捧着李纨的脸,心疼的道:“纨儿,我的女儿啊,你……瘦了。”
李纨过了好一会,才强忍住泪水,拉过身后的贾兰,道:“兰儿,快,叫外祖母。”
贾兰给李夫人见礼,李夫人拉着贾兰,很是喜欢,外孙眉目清秀,身形偏瘦。
李夫人身后,是李绣的妻子,李家少奶奶,还有李楷、李棠。
晚辈给长辈见礼,互相认识了,李纨带着母亲进荣庆堂。
贾母站着,在荣庆堂大厅等候,贾家的女眷,还有薛家都在荣庆堂了。
贾母笑着欢迎李夫人,请她坐在客位首座,李夫人请贾母先坐。
贾母的孙子娶李家的女儿,按照亲戚辈分,贾母高一辈,也就不客气了,先坐了。
薛姨妈坐李夫人下首,贾兰带李楷去男丁那桌坐,同桌的还有宝玉、贾琮。
李纨带着李棠去跟史湘云、黛玉、惜春坐一桌,史湘云自来熟,对人比较热情,惜春年纪小,和李棠或许能有话题。
宝玉打量了李楷,忽然感到有些别扭。
这李楷虽才十二岁,有规有矩,坐姿都很板正,气质与李绣、贾环、贾兰几人,如出一辙,读书人的书卷气非常突出。
这是与宝玉的气质完全不同的。
宝玉是典型勋贵子弟,富贵圆润,贵气十足,衣裳华丽,尽显华艳。
贾环、李绣是读书人气质,如新竹般清冷自持,削瘦挺拔,清峻孤直。
文人追求的是青松般挺拔,如雪般冰冷。
贾琮见李楷年纪轻轻,也是一身纯色蓝衣,与贾兰倒是像两兄弟一般。
贾琮问道:“这孩子,太瘦了,是不是读书熬夜,太辛苦了。”
李楷想起身回话,贾琮忙伸手压了一下他的肩膀,道:“没事,都是亲戚,坐着说话就行。”
李楷有些不好意思,道:“回贾家三叔,祖母说,我在长身体,扯条了,不是读书辛苦。”
李楷与贾琮没血缘关系,只是从贾兰这边论,跟着贾兰叫贾琮为叔。
贾琮道:“嗯嗯,我说呢,宝玉也读书,怎么越来越胖,跟兰哥儿与楷哥儿不一样。”
宝玉不满的道:“琮三哥,我哪里就胖了?老祖宗都说,我这是刚刚合适。”
贾琮呲笑一声,道:“好好,老祖宗说的话,我自然是不敢反对的。”
(第一更,继续码字,求发电,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