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提了,刚才钱富贵不小心踩到李二狗脚上了,两个人就闹起来了。”
周如月揉着懒腰道。
“他们原本就有仇怨吧。
这很正常嘛。”
王志文以为是什么大问题,结果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真无聊透顶了。
林天宇的人事调令手续很快就被批准通过。
人事科人员递上一份介绍信说:“这是林天宇同志,你可以去仓库报到找负责的老陈同志。”
林天宇满心欢喜接过文件,感谢了对方。
虽然来这里的路径坎坷,但毕竟最终成功加入了轧钢厂工作。
从那天起,新的生活开始了。
当王志文遇见林天宇那一刻,内心很是诧异。
丁秋楠被留在厂内之后,想不到林天宇也会紧随而来。
即使不明其所以然,既然他来到了这儿,那岂不是有更多整蛊的机会?
王志文笑眯眯地与林天宇寒暄几句,并让陈光头前来带人。
本以为他想搞采购,现在改去干仓库活,简直痴心妄想。
至于原因当然是随便找个理由。
“老陈,这位是新来的同志,以后他就由你指导了,请多费心。”
王志文本意是一箭双雕,他知道陈光头明白背后用意。
“好的领导,我知道该怎么处理了。”
陈光头虽愣了下,却一眼洞悉王志文的真实目的。
他决定按王志文的意思办事,哪怕自己不清楚原委。
反正得罪老板肯定
---
“小同志,你别怨我,其实都是为你好,多干些活儿对身体有好处。”
** 摊了摊手,心中觉得今天特别难受。
这一天,林东过得很艰难。
他原本以为会有同伴一起搬货,没想到一回头,仓库的那两名同事竟然悠闲地在一旁聊天。
那一刻,林东真想上去教训他们一番。
咬紧牙关,他暗自叹了口气,转身走向食堂。
到了食堂窗口,“端稳了啊,打翻了可算谁的责任。”
一个胖师傅皱眉说,语气颇为不满。
不怪胖师傅抱怨,林东此时紧张得连拿筷子都在发抖,让人误以为他病得不轻。
“实在抱歉,实在是太累了。”
他苦笑着说。
此刻的林东仿佛感到总厂里的每个人都带着恶意,尤其在仓库干了一天后,好不容易到了饭点,连打个饭也遭白眼。
换作乡下,这种事绝对不容忍。
正当他抓着餐盒时,“林东,你怎么也在?”
身后的高远突然说话了,眼神里藏着一丝嘲讽。
林东意识到对方似乎有意刁难自己,“当然可以,这里也不是只许别人来。”
他说着努力站稳身子,不愿意让对方看扁。
“那是自然,小王,多打些给他。”
高远吩咐过后就径直离开。
小王会意一笑,随后脸上的笑意迅速褪去,问道:“要点什么?”
“两个窝窝头就行。”
“行了,拿着吧。”
林东接过来时发现那两个窝窝头上满是灰尘,差点爆发却强压住怒火:现在打不过,留待他日收拾你!
“不爱吃拉倒,快走。”
林东气得无言以对,最后只能选择隐忍。
他找个角落坐下,撕下窝窝头上的土屑慢慢嚼动。
饭后回到仓库,又坚持到下班时刻,整个人早已筋疲力尽。
此时人资科的小刘找到他,告知安排住宿事宜,但林东询问是否能够重新调动至采购部门时,得到了模糊回答。
接下来的入住经历更是一波三折——刚要搬进新房,被原先住客“老张”
强行打断,一番争执导致他鼻青脸肿,最后才勉强住了进来。
而院子里的人目睹全过程,有的同情、有的则想着怎么把“老张”
驱逐出去。
这一日的经历,让林东对未来感到迷茫,心里默默期盼着能早日熬出头。
林天皱了皱嘴角,觉得李二现在简直是 ** 桶,一点就着。
不过李二住在这个院子里,对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所以他也不打算多此一举。
不仅是林天,院里的其他住户也都不愿意多管闲事,大家对闫建国的游说置之不理。
看着各自回屋的邻居们,闫建国气得直瞪眼,这群人真是不给当年“大伯”
的面子。
但现在的闫建国除了抱怨两句外,也没什么别的办法。
他真怀念以前的日子,那时候他还是一名让人尊敬的小学教师、三叔大爷。
现在呢?不过是一个掏粪工,在这个院子里甚至比不上跛子孙三。
这一切都是刘东阳那个小子惹的祸!要不是因为他,自己何至于沦落到如今这地步。
闫建国眼神中充满了仇恨,恨透了刘东阳。
他感到无比的不平衡——为什么自己被折磨成这样,反而对方日子却过得很好?
“等着吧,我一定会让你付出代价的。”
说完,闫建国扶着双拐准备回到院子的家,结果刚走了几步,脚下一绊,摔倒在地,摔了个满头是汗。
他的膝盖蹭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好不容易用拐杖勉强站了起来。
“倒霉催的,连喝凉水都塞牙。”
他一边低声抱怨,一瘸一拐地走回家。
杨瑞华见到闫建国狼狈的样子,吓得赶紧上前搀扶。
“你这是怎么搞的?”
她以为他是被人打伤了,要是这样的话,那一定要讨个公道。
“走路没注意摔了一跤。”
闫建国疼得咬牙切齿。
看到是自己摔的,杨瑞华一脸失望。
闫建国见状更是气愤。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帮我处理一下?”
“哦。”
杨瑞华赶紧找来脸盆和毛巾,开始清理闫建国伤口里嵌入的小石子。
简单包扎后,才止住了流血。
毕竟医院太贵了。
......
另一边,在易家的小屋里,崔大河躺在床上缓了很久才勉强起身。
看着屋里一片狼藉,心中怒气更盛,暗自发誓一定要给那些人点颜色瞧瞧。
他准备第二天回老家召集几个人来对付李二。
第三天早晨,休养一天的崔大河忍着痛赶到工作单位请假后,迅速回到了乡下。
他和几个老友商量好价钱后,带着他们一起返回城里。
他在工厂门口与几个帮手汇合:“我在附近盯着目标动静,只要他离开院子,我们就立刻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