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紧急军情,就制造紧急军情。
左良玉的脑回洞,又把众将给惊着了。
面对众人的惊讶,左良玉很是得意,呵呵笑着道:“昨夜,本王接到紧急军情,李自成率大军出关,从运城南下,攻占陕州,不久,就将兵临洛阳,席卷河南之地。”
“本王决定,向陛下请旨,向洛阳用兵,与陛下一南一西,围剿张献忠和李自成。”
“啊......”众将一时惊住,谁也没想到,左良玉会走这步棋。
“诸位,洛阳福王的田产,可是天底下最多的,足足四百万亩,可比湘王、楚王的多多了。虽然分布在河南、山东和湖广三省,但河南,至少有两百万亩。”
“目前,李自成大军已尽数被剿灭,又和吴三桂碰得头破血流。其实力,不到张献忠的三成。”
“若陛下批准,我大军入洛阳,占河南,正当时!”
“大王英明......”马士秀带着众将,齐声称赞。
“大王,若是陛下不同意呢?”左良玉的军师、心腹柳敬亭,突然走上前来,反向一问。
“柳先生,陛下没有不同意之理。先前,他就下旨,让本王向洛阳用兵,本王都以筹措粮草为理由拒绝。此番,本王主动出兵,正是他期盼所在,不可能不同意。”
柳敬亭:“大王,若陛下同意,还需再请粮饷。”
左良玉呵呵一笑:“那是自然!”
......
第二日,在左良玉的带领下,在一众武昌军将领的默许下,何腾蛟、袁宗第顺顺利利将崇祯皇帝的恩田田契,发到了一众将士的手中。
所有将士,大喜!
将领吃肉,他们终于喝到一口汤,每个人特别珍惜这十亩盖着户部大印的恩田田契,各自贴在胸口,几欲将田契和身体,融为一体。
......
三日之后,何腾蛟和袁继咸回到襄阳,向崇祯皇帝复命。
同时,带来了左良玉请命进军洛阳、及索要钱粮的上书。
众将士听闻,大怒!
“陛下,左良玉贪得无厌,不知足,不知耻,绝不能给。”平东伯刘泽清愤怒道,他打心眼里,就看不起左良玉。
“陛下,左良玉穷兵极欲,拥兵自重。他收拢乌合之众,徒费钱粮。要让朝廷帮他养兵,朝廷早晚被他吃穷,万万不可再给钱粮。”平南伯马士英也愤怒道。
“陛下,末将请命,兵临武昌,讨伐左良玉。”三千营主将李性忠也愤怒道,他手握五万大明精锐骑兵,任何敢要挟朝廷、为难崇祯皇帝的人,他都想马蹄踏平之。
......
一众将领,都对左良玉贪得无厌,非常有意见。
崇祯听完,又看向何庄:“军师,你说说看。”
何庄走上前来,开口道:“陛下,诸位将军,何庄以为,宁南王此请,当遵从之。”
“遵从......?”众人一惊!
不过,何庄的话,众人只敢质疑,不敢反驳,还得听他把话说完。
何庄继续道:“陛下,我大军入蜀,河南之地空虚,当防李自成兵出洛阳,搅乱河南。”
“所以,必得大军集结洛阳,防李自成出关南下。”
“目前,开封被淹,河南之地,可储粮、可驻兵之地,唯有陕州、洛阳、郑州三地。”
“可令山东巡抚史可法,率大军进驻郑州,为宁南王大军筹措粮草。”
“再令宁南王率大军收复洛阳,洛阳虽然被毁,但城池尚在,稍加修整,又是一座坚城。”
“若此,宁南王大军,完全掌握在史可法手中。若有不轨,粮草一断,便可遥制。”
.......
听军师何庄一席话,众将大喜!
真可谓,一石三鸟!
左良玉离开武昌,那武昌就是大明的。他要到了洛阳,想不拼命,都不行了。
“军师,若宁南王,还是不愿出兵呢?”襄阳小张良陈幕,问出了一个问题。
何庄笑笑:“陛下还需再下一道圣旨,发给山西平西王,令平西王兵出平阳,铅制李自成。”
“若宁南王不出兵,则令史可法率所部兵马沿黄河西进,会同平西王,夹击李自成。”
“反正,就是不能让李自成再出关进河南之地,祸害中原,祸害河南百姓。”
“若此,中原大地,才能徐徐恢复。流离百姓,才得安定,焕发生机。”
.......
陈幕听完,再次对何庄投去了钦佩的目光。
此计,可是真正的保国大战略,真正的锁龙术、困龙计!
......
第二日,湖广巡抚何腾蛟、总督袁继咸又再次离开襄阳南下,带去了崇祯给他的圣旨,以及给史可法、吴三桂的圣旨。
左良玉、左梦庚、马士秀、柳敬亭......一干文臣武将,也都没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他们给出的一计,竟引来了两头虎。
“宁南王,这次,陛下可是下了血本,专门让史巡抚为宁南王大军筹措粮草,全力供应。”
“你也知道,这些年,湖广、江西、河南之地,兵灾祸结,根本筹措不足大军粮饷。”
“先前存在襄阳、武昌的粮草,也被李自成、张献忠给嚯嚯了。南京运来的粮草,也只够陛下大军入巴蜀之用。”
“唯有山东,有足够粮草,又有黄河水道,可支援宁南王大军。这已是陛下,能给宁南王的所有支援了。”
“而且,陛下还派出平西王兵出平阳,从侧后袭击李自成。”
“宁南王定可兵不血刃,拿下洛阳,一举立下不世之功,得青史留名。”
......
何腾蛟掏心窝子的话,左良玉和一众文臣武将,也都无法再反驳。
看众将震惊、沉默,何腾蛟继续道:“宁南王,陛下虽然发了恩田田契,但楚王、湘王之田地,远远不够。”
“若大军入洛阳,将士们就能取福王之地,得最大实惠,这可是千载难逢之良机啊!”
“此功,若宁南王不取,必被史可法、吴三桂所取。”
何腾蛟叹息一声,笑道:“宁南王若再继续犹豫,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