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贞吉这样的老臣,朱载坖认为还是能够讲点道理的。
外间所论李庭竹没有功劳,朱载坖认为是不对的,至少对于朱载坖来说。李庭竹是有大功的,在朱载坖登基之时,李庭竹执掌京营,有翼赞之功,这次更是在保障征虏大军后勤上有功劳,虽然李庭竹没有斩将搴旗的大功,但是保障后勤也是很得力了。
而且朱载坖是复爵而非晋爵,恢复李家原本的曹国公爵位,所以和晋爵并不是一件事情。
赵贞吉说道:“陛下是天子,自然是金口玉言,但是天下悠悠之口,何以论述此事,臣不得知也。”
朱载坖直接说道:“此朕之家事也,卿等何必如此纠缠,且看岐阳王面上。”
赵贞吉说道:“名爵岂是家事?事涉名爵,乃天下事也!”
赵贞吉并不打算退让,面对赵贞吉的油盐不进,朱载坖也有些生气了,作为皇帝,朱载坖能够苦口婆心的和赵贞吉讲这么多,甚至将入阁拿出作为条件和赵贞吉谈,朱载坖自认已经是非常有耐心了,赵贞吉还是这种态度,朱载坖当然不能接受了。
朱载坖淡淡的说道:“卿欲剪除朕之羽翼乎?”
这话可就是非常重了,赵贞吉赶紧请罪,赵贞吉说道:“陛下,此言重矣!文武将僚,皆陛下之羽翼也,谁敢除之?”
朱载坖看了赵贞吉一眼,起身说道:“赵卿,朕为天子,一件快意事也做不得吗?你们当朕任性也罢,乱命也罢,此事朕必行之,须得面上好看,君臣之谊也能保全,要是面上不好看,朕也不吝诛戮。赵卿回去,好好想想,再具奏以闻!”
赵贞吉这才告退,随后朱载坖翻看起奏疏来了,现在文武官员们主要仍然是弹劾内阁,但是有一封奏疏成功引起了朱载坖的注意,翰林侍读学士汤显祖上论阁臣不职疏,将全体内阁辅臣全部给弹劾了。
汤显祖在奏疏中旁征博引,回顾了内阁辅臣的由来,然后笔锋一转,开始拷打诸位辅臣,汤显祖在奏疏中称,你们内阁辅臣,一个个都兼着东宫师、傅、保的官衔,但是知道师、傅、保的职责是什么吗?是教导、辅弼、保护太子。结果你们在干什么?太子被陛下软禁于文华殿,内阁不发一言,无所作为。汤显祖认为,他不是针对某个阁臣,而是针对所有的阁臣,都是乐色!
同时连朱载坖也一起喷了,汤显祖在奏疏中称:“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
这下内阁破大防,以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为首的阁臣向朱载坖上疏请辞,这内阁干不下去了,都被喷成这个样了,内阁还能干活啊,朱载坖赶紧派人安抚内阁辅臣,要求他们以国事为重,赶紧回来处理政务,至于汤显祖,朱载坖亲自来收拾他。
朱载坖立即召见锦衣亲军都指挥使陆绎,去请汤显祖到北镇抚司喝茶,下诏狱,但是朱载坖还是嘱咐陆绎不要动刑,等朱载坖命令再说。
在朱载坖抚慰之下,内阁总算回衙理事了,不过内阁回衙之后,立即向朱载坖呈上题本,主要是三点意见,第一是解除对太子的禁足,第二是速定封赏事宜,第三是为汤显祖求情,虽然汤显祖把内阁骂的狗血淋头,但是照例内阁也要营救汤显祖的。
对于内阁的上疏,朱载坖也立即作出了反应,要求内阁督促礼部,迅速拟定封赏事宜,至于其他的事情,容后再议。
朱载坖处理完了奏疏,就来到了文华殿,太子妃谭氏又来给朱翊釴送吃的了,朱翊釴倒是比他这个老子还自在,一天不是李皇后给他送吃的,就是太子妃给他送点心等吃食,在文华殿好不快活。
朱载坖进来之后,朱翊釴赶紧行礼,朱载坖哼了一声说道:“朕看你快意的紧嘛。朕让你想的事情,想明白了吗?”
朱翊釴赶紧低声说道:“父皇是信不过英国公他们?”
朱载坖笑着说道:“倒也不能这么说,英国公他们还是可以信任的。”
勋臣们的忠诚还是能够靠得住的,但是朱载坖也很清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文贵武贱已经很长时间了,勋臣们在文官面前抬不起头也并非是一天两天了,在这种情况下,朱载坖不可能指望现在的勋臣去帮助朱载坖平衡朝局,同时他们久疏战阵,虽然朱载坖也在采取各种手段来恢复勋臣们的军事能力,但是多久能够见效,到底能够到什么程度,尚且未知。
其次就是朱载坖要向朱翊釴教导的事情了,文官们分派系,搞斗争,其实勋臣们内部不也一样分派系,搞斗争吗?但是现在勋臣们的派系中,靖难勋臣占据绝对优势,当然这也是天生的,毕竟开国勋臣已经被重八哥杀得不剩几个了,剩下的也大多在南京,后代帝王所封勋臣也不多,根本无法与靖难勋臣团体抗衡。
朱载坖认为,不仅要在文武之间搞平衡,勋臣内部也要打破靖难勋臣一家独大的情况,这点其实在嘉靖朝就开始做了,嘉靖对开国功臣予以复爵,同时重用开国功臣中的武定侯郭勋,不仅仅是因为他支持大礼议,更重要的就是他开国功臣的身份。
所以朱载坖对朱翊釴说道:“若论作皇帝,朕不及你皇爷爷百一矣!朕之所为,大多是你皇爷爷在嘉靖时所用之法,你要是能够学的你皇爷爷手段的五成,收拾这个朝堂,就足够用了。”
朱翊釴赶紧说道:“儿臣受教了!”
朱载坖说道:“受教个屁,讲官们教的自然是要学,但是做皇帝,怎么可能由臣子教呢?你多看看世宗实录,看看你皇爷爷是怎么收拾这个朝堂的,别辜负了你皇爷爷对你的一片苦心,他对你可比对朕这个儿子好多了!”
提到嘉靖,父子两人都有些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