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太子召见
比起高拱的想法,太子就没有太多的想法。他说道:“对,周夫人乃是有功之臣,是要延请。”随即就亲自写了请帖,让人送到周家。
这对周梦臣来说,简直是说曹操曹操到。
周梦臣在宫中赴宴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只是这一次却是去东宫。有些新奇。
周梦臣与李云珍自然是盛装打扮来到东宫之中。
只是一进东宫,周梦臣与李云珍就分开了。
李云珍跟着宫女去后宫了。虽然说太子妃的身孕是太医诊治出来的。不可能出错。毕竟太医出错,是要掉脑袋的。但是妇科方面,李云珍才是行家里手,太子妃自然想让李云珍再确定一次,才放心。
周梦臣的身份自然不能进后宫的。
太子这边也等着周梦臣。
太子坐在主位,而周梦臣坐在一侧,他对面自然是高拱。
几人寒暄了几句,周梦臣恭贺了太子妃有身孕,说了几句早生贵子的吉祥话,就今日正题之中了。
高拱说道:“周兄,在陛下面前谏言整顿武学?是怎么一个整顿法?能说说吗?”
周梦臣说道:“自然可以。”他虽然有些不明就里。但是也知道这些东西,在太子面前都谈不上机密。周梦臣洋洋洒洒地说了好些东西。
将他对武学的期许,说得很清楚。甚至也有意无意地说了一些他原本的军制改革的想法。
太子或许没有听出来。但是高拱听出来了。
高拱心道:“如此一来,天下文臣出科举,天下武将出武学,这也不知道时好时坏?”
文官之所以成为大明最权力最大的一群人,是因为他们由同年,同学,同乡为核心,编制了一张大网。天下大部分文官都在这个圈子里面的。
所以文官看似,南辕北辙,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在严嵩早期,就有人借助这些关系,在徐阶与严嵩之间中立。双方都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后来,严嵩做得太过分了,中立派才消失了。
而周梦臣与徐阶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周梦臣与张居正是同年加同乡,本来就应该是铁杆盟友。而张居正又是徐阶的核心,双方虽然争得很厉害,但是从某程度上,是一体的。
而武将内部联系就松散多了。
他们只是山头与山头之间横向联系就很少了。
而武学一出 如果真能如周梦臣所言,天下军官都要出自这个学校,那么这个学校内部关系网,就是未来大明军队内部的关系网了。很可能形成与文官一般的破而不乱的大网。
这很有可能让武勋集团重新崛起。
但是高拱也是比较了解大明现状的。大明现状不是武勋集团太厉害了,而是太无能了。文武之道,一阴一阳,不可偏废最少高拱 没有想过偏废。而且这对太子的权力巩固,有极大的好处。
何乐而不为?
高拱内心之中,已经决定让太子参与武学的建立,并在武学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确保将来大部分将领都是太子门下。
高拱说道:“多谢周大人指点。”
周梦臣说道:“不敢当,这都是我应当的。”周梦臣说道:“只是有一件事情,也需要高大人指点迷津。”
高拱说道:“请讲。”
周梦臣说道:“高大人可曾听过河道案?”
高拱说道:“自然听过,内阁已经下命令,河道上下除名不少。我正要费心挑选官员。黄河而今的烂摊子,非能吏不能收拾局面。”
周梦臣说道:“那河道总督是谁?吏部有计较吗?”
高拱说道:“周大人说笑了,这样的人选,不是我吏部负责的。”高拱说话之间,语速越来越慢,看着周梦臣的眼神有些异样。
周梦臣见状,无声的点点头。
高拱刚刚说的时候,就有些不明白。
因为吏部的权力在哪里,这几乎是常识一般的东西,高拱不觉得周梦臣会不知道。而是周梦臣为什么这么问?见周梦臣点头,印证了高拱的想法,那就是徐阶有意让周梦臣出任河道总督。
高拱心中暗道:“这或许是一个机会。”
高拱在朝中仗着太子的势力,能在有些事情上与徐阶唱反调。但也仅仅如此了。在吏部之外事情上,高拱根本没有说话 的余地。
高拱也看得出来?不,应该是大部分高级官员都看得出来,嘉靖是想培养出一个制衡徐阶的人。只是徐阶手段太厉害了,似乎悄无声息之间,将拿下两位阁老。
还说要按例增补。按例增补,就是让李春芳入阁。
嘉靖怎么能答应。
这一件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嘉靖其实能强行将一个人抬入内阁之中。只是这样是有损陛下的威望的。特别是如果陛下特殊简拔的人,被徐阶三下五除二给弄下来了。更伤嘉靖的面子。
嘉靖没有一个好用人选。
从徐阶嘉靖二年这一届,到高拱嘉靖二十年这一届进士,似乎都没有一个让嘉靖满意的人选,至于嘉靖二十年之后,又有一些资历浅薄,怕不是徐阶的对手。
高拱觉得自己有了周梦臣的支持,与这个位置又近了一步。
高拱与周梦臣几句话之间,交换了很多信息,只有太子并不知道。他只是有些茫然的不知道前面两人说了些什么。
一场酒宴散尽的时候。
高拱与周梦臣并肩出宫,至于李云珍,周梦臣已经派人送回家了。今日两人有话要谈。
“河道总督,徐首辅想得真好,周兄就甘心吗?”高拱说道。
周梦臣说道:“自然是不甘心的。如果甘心的话,我会与高兄说这些。”
高拱哈哈一笑,一边走一边说,说道:“周兄,快言快语。大明而今已经二百年了。各种弊陈陈相因,已经到了不可不变的时候了。而徐首辅三还之政,不过是裱糊匠而已,看着光鲜,其实内里已经不行了。只要有风雨,不过两三代,就要房倒屋塌了。我等受陛下恩重,不能不思国恩,正所谓势穷求变,而今已经到了势穷的时候了。”
“能担当如此重任的,舍兄与我,更有何人?”
这个时候,周梦臣才知道,高拱为什么叫做高蛮子,这话说太不给自己留余地了,根本不像是一个官僚说的。只是周梦臣只觉得胸中有一股豪气在酝酿,说道:“我入仕以来,就是为了此事。从大同到江南,我所到之处,无不增益旧法,增添新法。正是太祖虽然学究天人。但太祖之制度,能用上二百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看风流人物,也在今朝。”
高拱与周梦臣相对一笑。
在外人看起来好像疯子一般,而此刻他们已经订盟了。
虽然被现实层层磨砺,周梦臣依然心怀最初的梦想。其实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高拱说道:“之前听军制改革。没有听全面,可否说说。”
周梦臣说道:“自然可以。”
随即周梦臣将关于军制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完了。他最后说道:“重定军制,将大明军队重新编制为一百多个营,节省军费,增加府县,更能增加战斗力,有此大军。自然能扫清漠北,让天下免于战火。”
大明而今军队有三百多万,但都是虚的。如果正能完成兵制改革,两京十四省两巡抚,总共一百多万就可以了。
“好。”高拱大喜说道:“我倒是没有贤弟,雄心壮志。不过,我也没有闲着,治国在于治吏,毕竟不管事情如何,总是要人去办。我准备在治吏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