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战果
三日的功夫,各地的消息陆陆续续的传到了周梦臣手中。
这让周梦臣大大松了一口气。
随即周梦臣按照原计划,在大同长街上,请了王命旗牌,将副总兵郭都之下,一口气杀了几十名将领。
当然了,这三天之内,周梦臣也没有闲着。他在收集这些人的罪名。
不过,周梦臣也小看了这些人的嚣张。周梦臣根本不用怎么查,只需将他们的家中的账册一汇总就行了。吃空饷,走私,侵占屯田,等等,这几条罪名,都是明晃晃的,显眼的不能再显眼了。
既然如此,周梦臣对一口气杀了几十个将领,心中还是有些恍惚的。
周梦臣恍惚的不是杀着几十个人。毕竟这十几个人每一个人都罪有应得。前面说的还是经济上的罪名,如果在战争上的罪名,更不要说多少了。单单是鞑子越过大同镇直接到到北京城下,在周梦臣看来,大同镇所有将领,就应该被清洗掉。
但是周梦臣知道,这一场风波。死掉的不仅仅是这几十个人。
林林总总,在这一场风波之中死掉的人已经过千人了。今后还有人会因周梦臣的作为而失去性命。
周梦臣于心之中,未必没有不忍之处。
周梦臣敢肯定,而今定然有人在内心之中恨周梦臣入骨,甚至有日思夜想的想杀自己而后快的人。此刻才真正明白,要做事情的人,为什么不是谤满天下,誉满天下,因为他而今也在走在这一条路上。
只是周梦臣心中连这种愁思都没有多少时间去想。
他立即汇总各方查抄的田产,粮食,金银等等。
周梦臣微微一盘算,就发现自己手中的银两超过了一百五十万两。其中一半就是来自饶阳王的贡献,也就是原本是代王一脉的产业。
不过银两虽然多,但是粮食并没有多少。
这也让周梦臣更加忧虑。
这充分说明了周梦臣之前的判断。那就是如果今年不能恢复农业生产的。那么在今年冬天,到明年春天之前,大同会有一场大饥荒。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其实很多百姓很少能吃多少粮食,在夏天秋天的时候,还能有野菜,还有其他东西充饥。虽然依然饿肚子,还有办法活下去。但是入冬之后,天寒地冻,这个时候没有粮食,真是一个死字。
而今连这些大户人家都没有多少存粮,也说明了,整个大同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府,乃至于官宦人家的粮道储备,都不多了。
不过。周梦臣最大的收获,不是粮食,不是金银,而是土地。
到底有多少?
现在周梦臣还没有汇总的数字。
但是可以这样说,大同整个地形来说,是一个盆地。所有耕地都沿着桑干河以及支流分布。除却南边桑干河南边的府县之外,整个桑干河北岸,都应该问。那些土地不在周梦臣的账册上,不应该问,那些土地在周梦臣账册之上。
周梦臣估计,最少在四十万顷以上。
具体多少,却需要勘察统计一番了。
看到这个数字,周梦臣只觉得好笑。
因为周梦臣来之前,兵部看到的数字是两万八千顷屯田。要知道大同北部,几乎都是卫所屯田。而两万八千顷土地是什么概念,反正周梦臣扩建的北京外城,也就是后世的北京三环内,也不过八千顷上下而已。
可以说两万八千顷这个数字,连后世大同市区都不够。
在开国之初,大同镇,或者说是山西行都司,一年向朝廷缴纳五十万石上下,这是在养活全军之余,给朝廷的数字,而今的大同镇未必有国初的兵额,却需要北京每年供应七十一万石粮食。
这里面一进一去,到底有多少问题。
不问自知。
这也是为什么,成祖能北伐纵横万里,而今朝廷连大规模出塞都不行了,不敢说成祖每一次北伐都是用得边镇的粮食,最少前两次根本没有怎么调用南边的粮食,边关的粮食就够用。但是而今大同吃的粮食,从北京运来,而北京也不是产粮食的地方。是从江南运来的。
这么长的粮道,边关向前走一步,都是极大的负担。
周梦臣心中暗道:“有了这个田亩数,我定然能过关了。”
周梦臣太知道嘉靖是什么样的人了,嘉靖即便对周梦臣弄出这么大的阵仗,又是先斩后奏,擅权所为。定然会不满意,但是见这个成绩,还是会容忍一二的。
不过,周梦臣更知道,这不是一个结束。
而是一个开始。
周梦臣弄出这么大案子,就是为了做事了。
他立即向朝廷写了,两封奏疏,一封是公开的奏疏。写了饶阳王与郭副总兵谋反案,而另外一封奏疏,是密揭。直接写给嘉靖。其中周梦臣一五一十的说出了大同的困境,甚至毫不掩饰对饶阳王与郭副总兵的案子执行之中的不合适的地方。并指出,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不这样做,明年大同大饥荒,大同镇的实力不要说恢复了,恐怕还有进一步衰落。到时候大同镇不可能对鞑子南下有一点点的阻挠停滞作用。如此一来,鞑子进攻内三关,与山西镇雁门关一线就方便多了。
山西镇与京师就成为第一线。
虽然有一点点危言耸听的意思,但是周梦臣说的都是实话。
看在这个上面,嘉靖也不会动他的。
只要稳住了嘉靖,周梦臣并不觉得自己会有什么问题。
这两封奏疏之后,周梦臣又写了好多封私信一一发出去之后。立即将北京的事情放在脑后了。
他立即令人张贴告示,凡是大同百姓,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之前有过什么罪过,此刻通通不问,可以在大同府重新落籍,并分田授地,借贷牛种。只是要为朝廷当兵杀鞑子。
其实,周梦臣十四个卫所的官员一扫而空,但是架子还留了下来。这些愿意授田的百姓,都会重新编入这十四个卫所之中。
无他,此刻周梦臣才知道大同到底有多少兵马。
马芳部万人,李儒部三千人。只有各路参将的人马少则数百,多则千余。至于卫所根本就是一个空架子,周梦臣择精壮一核算,达到周梦臣标准的士卒,也就是可以与鞑子野战的人马,不过三万上下。
至于都是各种屯田兵,或者年纪大的老兵,守城还能胜任,更多都做不了了。
所以填补军额,也是周梦臣必须要做的事情。周梦臣准备将十四个卫所全部填满,就有七万多人,再加上原本的五万兵额,这就有十二万之多。如果真有这么多军队,周梦臣就不用别的镇了,他自己就出塞与鞑子掰掰手腕。
只是军籍在北方名声太坏了。
弄得人人都不敢入军籍,因为一旦入军籍,那可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子孙后代的的事情。
周梦臣在这个问题上,耍了一个小花枪。
倒不是周梦臣想骗他们,而是他此刻不能对卫所制度进行太大的改革。毕竟,他刚刚弄出这样一场大事,北京那边还不知道怎么看他的。此刻正是要低调的时候。
将来打上几个胜仗,再动手不迟。
就在周梦臣编户授田,并重新统计各部士卒,更开始不惜一切代价推行春耕的时候。毕竟而今三月末了。再不春耕估计就来不及了。
周梦臣的奏疏与各方在大同的消息源源不断的汇总到了京师。
周梦臣的胆大妄为,也呈现在京师诸位大佬的眼前。让诸位大佬一个个不知道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周梦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