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让士兵们扮做普通商人、老百姓过狼谷关,借机夺关,绝对有可能成功。
即使夺过不成,占领了谷县,狼谷关也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想要将其拿下也并非难事。
只要占领了谷县和狼谷关,等于在云州境内扎下两根钉子,向西可以进攻长安,向东可以进攻庆王。
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白兰国手中,同时对东连军士气、军心都是沉重打击。
必须巧妙地利用这条密道,带领一支精锐的奇兵悄悄穿苍狼山而来。
这个想法让西域老妖兴奋不已,他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西域老妖开始精心策划、完善自己的想法。
他详细研究了密道的地形和谷县的布局,多次扮成商人过狼谷关,实际考察狼谷关的兵力部署,制定出了一套严密的作战计划。
有了计划,那就要有人马。
西域老妖认为普通士兵不行,必须要精兵,随即授意鱼原沙组建秘密部队。
自独孤宝当皇帝后,鱼原沙一直在白兰国任职,他的位置类似于当年马震沙所干的角色,侦刑司指挥使。
马震沙在昌兴国所做的事也是西域老妖安排的。
每个人在长期的实践和操作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手法习惯。
这种习惯是一种与个人性格、经验、技能等因素紧密相连的行为特征。
这种手法的惯性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决策过程。
例如,一个习惯用某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人,在面对新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首先尝试使用他熟悉的方法,即使这种方法可能并不一定是最适合当前情况的。
西域老妖也不例外,他曾经授意马震沙在昌兴国成立虎卫为侦刑司服务,现在要求鱼原沙也成立类似的部队。
鱼原沙听从父亲的安排,很快建立了一支类似虎卫的队伍。
白兰国以狼为苍神,名字不能叫虎卫,改叫白卫,取白兰国的“白”字。
事实上,这批白卫全部由西域老妖训练,他才是白卫真正头子。
当然,他是鱼原沙父亲,白卫们自然也奉鱼原沙为主公。
这些白卫们耀武扬威,在白兰国内横行霸道。
不听话的文武大臣,有的被秘密逮捕,随后罗织罪名,或者贬职,或者判刑,换上鱼原沙的人。
有的不好抓的或者安不上罪名的,干脆暗杀,让这些人意外死亡。
独孤宝感觉不对劲,担心鱼原沙尾大不掉,有意削弱鱼原沙的权力,甚至想解除他的职务。
这可把西域老妖惹毛了!
西域老妖深知如何操纵舆论和人心,下令鱼原沙以及一些所谓的名义徒弟们对外散播,声称正是独孤宝亲手谋害了独孤俊和独孤杰。
事实上,独孤宝确实有这个嫌疑,而且得到了西域老妖、鱼原沙的协助。
只是以前是秘密,现在被西域老妖授主动说出来了。
所以,散播出来的消息有鼻子有眼,让人一听就知道是真的。
这一说法迅速传遍了整个独孤家族以及普通百姓之间,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人们对独孤宝的极度愤恨。
白兰国民众本就高度怀疑独孤宝是篡位,苦于没有证据,这么一来,众人都确信了。
这件事对独孤宝的名声影响之坏,可想而知。
一些独孤家族的忠臣们甚至开始谋划要将独孤宝赶下台,另立新君。
就在独孤宝陷入四面楚歌之际,西域老妖和鱼原沙等人却突然站出来力保他。
他们不仅口头上表示支持,还成功地抓获了几名所谓的谣言制造者,以此来证明独孤宝的清白。
这样一来,独孤宝虽然暂时保住了皇位,可是再也不敢处置鱼原沙等人。
文武大臣都不是傻子,很多人对独孤宝阳奉阴违,眼中只有鱼原沙。
此时的独孤宝,面对如此困境,已然回天乏术,实际上已被架空,几乎政令不出皇宫。
他的手下也没有什么得力人,独孤运本是他的得力助手,因他忠于独孤俊。
独孤宝为了篡位,指使苏诺夫暗害了他;
独孤山则因为对独孤宝的失望而负气出走,最终也投靠到了西域老妖门下。
部队里忠于独孤宝的战将,很多都被鱼原沙罗列罪名,有的被杀,有的被贬,清洗得差不多了。
鱼原沙这一手法,和马震沙当年在昌兴国搞的那一套,是一样的。
几年来,鱼原沙陆陆续续招募了几千白卫。
西域老妖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但西域老妖不是军人,他的训练主要还是从武功上、体能上训练,至于团队配合性,那就不值一提。
白卫们单兵作战能力还算可以,但没有团体作战概念。
近一年来,西域老妖只等待着战争的号角吹响。
他相信,当周山带兵出征的那一刻,就是他实施计划的最佳时机。
几年来,西域老妖在不同场合下展示高深的武功,以至于很多将领拜在他门下学功夫,算是名义上的师徒关系。
所以,新上来的将领多数都是忠于鱼原沙。
至于独孤鸿,他的官职高,全国军队都归他管,其实这是西域老妖父子给外人看的,没有动他。
独孤鸿实际上能指挥的部队有限,多数部队根本不听他的。
在军队中,鱼原沙说话的份量反而要超过独孤鸿。
如此一来,西域老妖、鱼原沙彻底把控了朝政。
此次派兵攻打云苍关,独孤宝内心其实并不情愿,他只想安安稳稳地做个太平皇帝,远离战争的纷扰。
可是,面对满朝文武大臣们的一致要求,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自主决定的能力。
尤其是鱼原沙,更是公然表示,如果皇上不同意出兵,那么就让将士们自行决定。
这无疑是将独孤宝逼到了绝境,让他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彻底沦为了一个傀儡。
所以,叶根尼指示白兰国向三岔口增兵,没有任何难度。
白兰国一下就增加到十万人,这是打大仗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