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让神亭军尽快在庐江和淮南之地募兵,充实部队的实力。
同时,他强调要加强训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素质,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局势。
赵凡和太史慈当即领命,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主公的期望。
他们深知神亭军肩负的责任重大,决心要将这支军队训练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劲旅。
对于原先的江东水师大将周泰,魏延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其编入甘宁的锦帆军。
这样的安排既充分发挥了周泰的才能,也让锦帆军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经过魏延和徐庶一番深思熟虑的商讨之后,决定留下军师将军徐庶坐镇合肥,统一指挥神亭军和锦帆军以应对淮南的曹军。
徐庶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对神亭军和锦帆军都有着深入的了解,留下他魏延这才放心。
此时,陆议和吕蒙正率领着新招募的新兵在巢湖上练习水战,而甘宁和苏飞则带着锦帆军老兵在长江入海口逐渐适应海上航行。
他们都距离合肥不远,一旦淮南有事,甘宁和陆议可以迅速率领锦帆军前来支援。
魏延在合肥停留了数日,期间他亲自视察了城防设施,与士兵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
看到士兵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魏延心中更加踏实。
一切安排妥当后,魏延便带着亲卫营和五溪营开始启程返回襄阳。
一路上,魏延心情愉悦,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在离开合肥之前,魏延又给邓展下了一道密令,让其亲自前去完成一项重要任务。
在魏延看来,自己想要北伐中原,这件事是先要完成的头等大事。
......
南阳郡治所宛城。
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
黄忠作为驻守南阳的虎贲军统帅,一直对周边的局势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一天,黄忠突然收到了镇守鲁阳的王威和叶县的李严的紧急汇报。
他们说,对面昆阳的曹军正在大规模增兵,而且意图不明。
昆阳这个地方背靠颍川郡治阳翟,与虎贲军掌控的鲁阳和叶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对峙之势,同时也是进入颍川和许都的西南大门。
自从征南军击败曹军夺回南阳之后,曹仁和曹洪便率领重兵驻守在昆阳。
将近一年以来,他们一直都非常低调内敛,没有采取任何明显的军事行动,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
然而,这次昆阳曹军的增兵却让黄忠感到情况有些不对劲。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曹军即将对南阳发动进攻的信号。
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亲自率领主力赶赴叶县前线,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
为了增强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黄忠还特意让牛金率领那支训练已久的骑兵队伍一同随行。
这支骑兵队伍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能够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当黄忠率领大军抵达鲁阳之后,他又收到了颍川军机营送来的最新消息。
原来,曹操已经亲自率领大军从许都出发,正朝着南阳方向开来。
这下,黄忠和王威等人终于确定,曹军这次增兵的目的就是要对南阳用兵。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黄忠知道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他必须迅速做出应对之策,以保卫南阳的安全。
然而,面对如此情况,王威、李严以及他们所率领的将士们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这两年以来,虎贲军驻扎在南阳地区,一直都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激烈的大型战役,但他们的训练和备战工作却从未间断过。
这段时间里,他们听闻主公魏延在益州和江东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捷报频传,这让黄忠和虎贲军的将士们都羡慕不已。
黄忠更是多次向襄阳请求,希望能够率军主动出击,攻打颍川,进而朝着许都进军。
然而,每一次的请求都被魏延和军师参谋部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南方益州和江东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如果此时南阳再发动战事,那么荆州的后勤补给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难以保证供应。
而且,同时进行两线作战的风险实在太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因此,魏延给黄忠下达的命令非常明确,那就是坚守南阳,绝对不能轻易出击。
这个命令对于虎贲军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他们渴望在战场上一展身手,证明自己的实力,可却只能按兵不动,这种有劲使不出的感觉,实在让人难受。
不过,这一次,曹军竟然主动找上门来挑衅,这可让虎贲军的将士们兴奋不已。
而老成持重的黄忠却不敢大意。
他再三叮嘱麾下将士们,曹操此人极会用兵,而其麾下的曹军也是身经百战,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