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桂是真的勇士,虽然有点儿为大胖橘感到不忿,但李金桂是个真正的勇士。
只可惜这样的勇士哪怕在她能力范围内机关算尽,如今也改变不了唯一能为她留一个较好的身后名的儿子弘历,已经在事实上成了姜莘莘的便宜儿子的事实。
所以姜莘莘直接建议道:“皇上,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如果宝亲王根本不知道李金桂还好,但如今他将李金桂的事情从小听到大,哪怕更多地站在你这个阿玛这边,恐怕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想到那个给了他生命的女人。”
大胖橘是真的有点儿生气了,“皇后!”
“你光想着李金桂跟弘历如何,就没想过朕会如何吗?!”
姜莘莘也是无语了,她承认她有一定看热闹的成分,但这个提议难道就真的一点没为大胖橘考虑过吗?
大胖橘时日不多了,姜莘莘也不可能跟他吵,赶紧服软:“都是我的错,我只一味怜悯李金桂一个单身女子在那种境遇下,为了自己的前途所做的一切争取,却忘了她做下的那些事情,都是建立在折损皇上你的利益和名誉的前提之上。”
姜莘莘这么一本正经地一道歉,大胖橘也跟着软了态度,“朕知道你体恤女子立足于世的艰难,但你别忘了,很多女子已经愚昧不可拯救,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愿意主动抓住一切机会的人身上。”
对于女性,大胖橘从一开始当然是轻视的,毕竟女性一直被排除在权力之外,哪怕大清未入关的时候,女子看起来地位不低,但也只能决定家中的事务,对于外面的事务基本没有指手画脚的余地。
但有孝庄太后这个例子在前,又有先帝后宫嫔妃在后,大胖橘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女性的手段跟心性比起男子来也毫不逊色,尤其她们在后宫那方小小的战场上搞出来的各种事端,比前朝也不差什么了。
但正因为看后妃看得多了,大胖橘虽然承认女子不弱,至少不像他少年时候刚读书那会儿认为的那样柔弱,却也觉得女子没有涉及朝堂事务的机会,她们也不具备那样的眼界。
可姜莘莘这个例外告诉他,女性之所以会留给他那样的印象,都是因为女性天生拥有的东西十分稀少,并不是她们天性比男儿差。
大胖橘跟姜莘莘生拉硬扯这半天,也不是只有明面上那些收获,他终于确定了姜莘莘并没有武后之志,也没有孝庄太后摄政的想法。
至于她一心想要提高女性地位的想法,哪怕如今在他的帮助下已经做了很多事,那些事对朝廷乃至大清都是有益的。
姜莘莘饿了一早上,宝亲王将大胖橘的汤药端过来的时候,她终于有空闲去吃个早餐了。
而大胖橘将温热的汤药一饮而尽之后,就开始了对宝亲王的殷殷嘱咐:“你皇额娘并不贪权,也没有摄政的想法,日后她养老,随她喜欢哪里就去哪里吧。”
宝亲王连忙点头,甚至还笑道:“儿臣看得出来,比起皇宫,皇额娘更加喜欢待在圆明园呢。”
大胖橘点点头,也跟着笑了,“是啊,这皇宫看起来金碧辉煌,实际上狭小得让人生厌,朕也更加喜欢待在园子里呢。”
随后,大胖橘正色对宝亲王说道:“虽然你皇额娘并没有摄政的意思,但她的见识跟手段比朕也不差什么,甚至很有可能比朕更加出色,你若是遇上了难以决断之事,大可去向你皇额娘问个主意。”
至于李金桂,大胖橘对李金桂是真的非常有意见的,姜莘莘时不时冒犯他也就罢了,毕竟夫妻一体不是说说而已,更何况姜莘莘“上进”的手段跟眼界就绝非李金桂拍马能比得上的。
甚至他确定弘历这小子对李金桂其实也就那样儿,都是从皇子的时候过来的,弘历必定在无数次在心里埋怨李金桂做下的那些事情误了他的前程,更何况他的权力都是来源于他这个阿玛,绝非李金桂。
所以大胖橘要替这个继承人再做一件事:“至于你生母李氏,朕深恶痛绝,若你还想继承皇位,李氏便只能有一个贵人的追封,且不得入妃陵,不得特殊祭飨。”
宝亲王恨不得直接应下,但过于急切的表现只会让他风评被害,所以他稍微挣扎了一下,并没有一口答应。
大胖橘也不当回事,只是走流程一般继续说道:“李氏想要上进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几次三番戏耍一个大权在握的亲王,这样的人亏得她产子而亡,不然该是什么下场,你心里清楚。”
这下宝亲王也不得不表态了,直接跪地应下:“……儿臣遵旨。”
不管怎么说,大胖橘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下午的时候大胖橘突然觉得精力似乎回来了不少,但两位御医背着人,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宝亲王便知道大胖橘恐怕是回光返照了。
姜莘莘只会比宝亲王更加清楚大胖橘的身体状况,所以赶紧拿了自己的牌子召恒亲王跟淳亲王进宫,另外又传话让端郡王、和郡王进宫来,前朝大臣也传了大胖橘的心腹尹继善、鄂尔泰、张廷玉跟李卫。
大胖橘没能看到下一个日出,当天下午太阳还未完全落下的时候,大胖橘便在姜莘莘以及儿女、宗室、朝臣的见证之下,传位于宝亲王弘历,然后溘然长逝。
原本大胖橘为弘历这个儿子准备了辅政大臣,但看着姜莘莘坐在一旁,而弘历跟她更加亲密的样子,最终辅政大臣之事还是没有说出口。
这样也好,宝亲王都二十出头的年纪了,这些年六部都轮转了个遍,不管大事小事处理得都像模像样的,大胖橘其实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雍正帝驾崩,朝野上下第一时间操办起这位皇帝的身后事来,但更加重要的是新帝继位之事。
宗室第一时间找到了姜莘莘,姜莘莘也没推辞,直接拿了主意:“先帝头七过后,选个天气的的日子吧。”
大家都夸姜莘莘讲究,大行皇帝可是在先帝去世后的第三天就灵前继位了呢,好歹如今新帝还等到大行皇帝过了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