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乱世飘零

朱以海的家族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山东兖州。明末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大举入关进行劫掠,兖州城也未能幸免。在这场灾难中,朱以海的哥哥鲁安王朱以派选择了以身殉国,自缢身亡。朱以海则凭借机智和运气,在死人堆中躲过了清军的屠杀,从而得以保命。

死里逃生之后,朱以海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他承袭了鲁王的封号,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之后,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占了北京,明朝的中央政权随之崩溃。面对如此变局,朱以海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问题。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其势力范围迅速扩张,对山东等地构成了直接威胁。

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危险,朱以海决定南逃。他带着少数亲信,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封地,踏上了前往南方的艰难旅程。这一路上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他们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开敌军的追击,同时也必须应对沿途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

最终,朱以海一行人抵达了浙江台州。在这里,他暂时找到了一处可以安身的地方。台州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有利于避难。然而,即便是在台州,朱以海也无法完全放松警惕。因为随着局势的变化,这里随时可能成为下一个战场。

二、监国浙东

顺治二年(1645年),随着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明廷的局势变得更为复杂。同年,清军攻破南京,福王政权垮台,这给南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浙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反对清军统治的力量。钱肃乐、张煌言等将领起兵浙东,郑遵谦、张国维等人士则前往台州迎接朱以海,希望借助他的宗室身份来稳固浙东的局势。

七月十八日,朱以海在绍兴正式出任监国,开始执掌浙东的军政大权。他随即任命张国维、朱大典和宋之普为东阁大学士,并起用了旧辅臣方逢年入阁为首辅,试图建立起一套较为稳定的行政体系。然而,朱以海缺乏自己的嫡系军队,这使得他在处理军事问题时不得不倚重方国安和王之仁这两位大将。

方国安和王之仁率部抵达浙东后,立即接管了当地的营兵和卫军,并自称正兵。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孙嘉绩、熊汝霖和钱肃乐等领导的义兵的不满,这些义兵被排挤到了边缘。更严重的是,方国安和王之仁无视朱以海的反对,擅自分配了浙东各府县每年的六十余万钱粮,导致许多义兵因为断绝了粮饷来源而解散。这种情况进一步削弱了浙东地区的抵抗力量,使局势更加危急。

与此同时,朱以海还面临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宗室内部的分歧。早在他出任监国之前,唐王朱聿键已经在福州称帝,即隆武帝。从血缘上看,朱以海和朱聿键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与朱由检相比,他们在血缘上更为亲近。从拥立时间上讲,朱聿键比朱以海更早称帝,并且得到了除浙东以外的其他南明势力的认可。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聿键派遣使者来到绍兴,要求朱以海退位归藩。迫于压力,朱以海于九月十三日宣布退位,返回台州。然而,十月初一,张国维和熊汝霖等大臣坚持认为应该继续支持朱以海,于是再度迎回朱以海,拒绝接受隆武帝的诏书。

三、唐鲁之争

顺治三年(1646年),随着南明政权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唐王朱聿键与鲁王朱以海之间的争斗也达到了高潮。这场被称为“唐鲁之争”的冲突,深刻地影响了南明政权的命运。

正月,朱聿键派遣都御史陆清源携白银十万两前往浙东犒赏军队,试图拉拢朱以海及其部下的将领们。然而,陆清源一行在途中遭到朱以海部将的杀害,这无疑激化了双方的矛盾。此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对朱聿键权威的挑战,也是对整个南明政权稳定性的打击。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朱聿键积极笼络朱以海政权中的文官武将,给予他们高官厚禄,希望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面对这样的压力,朱以海也不甘示弱,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同年四月,他派遣左军都督裘兆锦和行人林必达到福京,意图以公爵的高位封赏郑芝龙兄弟,以此来争取郑芝龙的支持。

朱聿键闻讯后勃然大怒,立即将前来使节囚禁,并不久后处决了朱以海派遣的另一使者总兵陈谦。这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对立。尤其是朱以海派遣使者的举动,让郑芝龙感到不满,也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局势更加恶化。

朱以海坚持与隆武朝廷分庭抗礼的态度,加上他的政权地处抗清前线,客观上为隆武朝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保障。因此,隆武朝廷的实际掌控者郑芝龙对这种局面感到满意,甚至有了按兵不动的借口。朱以海的这种做法虽然表面上是对隆武朝廷的挑战,但实际上也为南明政权的整体利益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然而,朱以海的这种行为也导致了官职的混乱。为了争取支持,他不惜以高官厚爵来收买人心,这导致了官僚体系的紊乱,也加剧了南明政权内部的腐败现象。

四、声势大振

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清朝派遣大军征讨浙东,恰逢这一年夏季浙江久旱无雨,钱塘江水 涸 流 细 。清军发现江水浅到仅能淹没马腹,于是分兵两路进击绍兴。方国安负责的钱塘江防线瞬间土崩瓦解,大批明朝官吏投降清军。五月二十九日夜,朱以海在张名振等人的护卫下紧急离开绍兴,经台州乘船逃往海上。在出走之前,朱以海派遣靖夷将军毛有伦保护家人退往台州,但毛有伦却自作主张,改道蛟关以便进入海域,不料途中遭遇叛将张国柱,朱以海的家眷被押往杭州。

清廷以此为要挟,派使者前往通告朱以海,要求他剃发归降。然而,朱以海坚决拒绝,并愤怒地抨击清军“平夷我陵寝,焚毁我宗庙”。他的强硬态度赢得了部分明朝遗臣的尊重和支持。

朱聿键被清军杀害后,一些不愿投降清廷的文武官员转而支持朱以海,这使得他的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这时,张名振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隆中对”式的策略。他向朱以海阐述了先三分天下,建立根据地,再逐步收复失地的战略方针。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攻取清军兵力薄弱的福建,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其次,利用“监国”的名义和声望,招揽人才,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同时,妥善处理好与海外邦国的关系,争取朝鲜和日本的支持;在西南桂王称帝的情况下,不再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让桂王政权尽量拖住清军。这样一来,就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待江南空虚之时,用精兵袭取南京,明朝复兴便有望实现。

朱以海对这一策略极为赞赏,决定按照张名振的建议行事。同年六月,朱以海在张名振等人的保护下抵达舟山。割据舟山群岛的黄斌卿借口自己是隆武朝廷所封,拒绝接纳朱以海入城,鲁王君臣在舟山借住了两三个月,做足了仁义文章。

九月,据守金、厦一带的永胜伯郑彩将朱以海迎入福建。然而,郑芝龙已经赶赴福州向博洛投降,并派人通知郑彩献出鲁王以向清廷请赏。郑彩不愿投降清朝,决定奉朱以海为主。朱以海的实力迅速增长,大多数浙江和福建的官民都以他为中兴大明的旗帜。再加上满洲军主力已被博洛带回北京,福建清军兵力空虚,这为朱以海在福建立足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奋战福建

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朱以海在长垣誓师,表达了“王业不偏安”的决心。在他的领导下,朝政军队初步整顿完毕后,随即着手收复失地。短短半年内,福建多个府县相继被收复。朱以海亲自出征,广发檄文号召各地绅民起事,共创大业。“解放区”不断扩大,建宁府以及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连江、长乐、永福、闽清、罗源、宁德等地均被收复。同年十月,福宁州也被明军攻克,清朝在福建的统治陷入崩溃的边缘。

原隆武朝大学士朱继祚从北京回到原籍福建兴化,接受了朱以海的重任,在兴化城内号召起义,使得兴化总兵张应元措手不及,带着残兵败卒乘夜逃跑,兴化城落入明军之手。到顺治五年(1648年)上半年,朱以海收复了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省会福州几乎成了一座孤城。为了尽快攻占福州,朱以海亲临福州城外的闽安镇指挥攻城,在他的激励下,福建“义师起,八郡同日发”。

正当明朝复兴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南明朝廷的内讧再次发生。郑彩想要架空朱以海,进而取得实际大权。顺治五年(1648年),郑彩无缘无故击杀大学士熊汝霖,这让义兴侯郑遵谦十分不满,郑彩又命人逼迫郑遵谦投海而死。朱以海得知后大怒,指责郑彩说:“杀忠臣以断股肱,我活着还有什么用?”说罢就要跳河,左右侍臣和郑彩赶忙劝阻,最终杀了郑彩手下十余人了事。接着,不甘心成为傀儡的朱以海任命兵部尚书钱肃乐接任大学士,负责朝政票拟,不料,郑彩多次欺压钱肃乐,导致钱肃乐呕血而亡。

清朝派精锐满洲军南下福建,配合浙闽总督陈锦辖下的汉军反攻。此时,郑彩的排斥异己使鲁监国军队战斗力大减,在泉州和漳州一带活动的郑成功也以尊奉死去的朱聿键为名,拒绝接受朱以海的号令。在这种情况下,先前攻取的福建建宁、福安、罗源、宁德、政安和浙江景宁、庆元、云和、松阳等州县又被清军夺去。

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朱以海只好移驻福建和浙江两省交界的沙埕,几个月后,张名振攻取健跳所,将朱以海迎到健跳所居住。这期间郑彩又同郑成功火拼,被郑成功击败,不得已上表求救。朱以海恨郑彩就这样断送了大好的中兴机会,趁机收编了郑彩的余部。

六、立足舟山

顺治六年(1649年)九月,朱以海的谋士张名振建议他收取被黄斌卿割据的舟山群岛,再连结日本、朝鲜等国,逐步恢复失地。此时,朱以海驻扎于健跳所,这是一个位于浙江临海县的濒海小地方,难以作为长期立足之地。朱以海和他的大臣们实际上经常住在船上,以防清军来袭。

为了确保有一个可靠的基地,张名振派兵袭杀黄斌卿,接管了他的军队。朱以海到达舟山后,命令礼葬黄斌卿,并善待其家属,安抚黄斌卿的旧部,给予他们赏赐。通过这种方式,舟山群岛的局势得到了稳定,朱以海历经数年的奋斗,终于有了一个复兴的基地。

在舟山站稳脚跟后,朱以海重新整顿朝纲。他派遣使者敦请原隆武朝吏部尚书张肯堂出山担任大学士,并对各级官员进行了合理调配。在战略上,朱以海转变为经略浙江,与宁波府四明山寨的王翊、王江、冯京第等义师遥相呼应,计划在清军势弱时反攻大陆。此外,他还一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寻求援助。

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清朝总督陈锦等率兵进攻舟山。九月初二,舟山城陷落,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的陪同下逃往厦门,依靠郑成功。郑成功原是隆武政权的坚定支持者,对朱以海在大敌当前时还与隆武帝自相残杀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这削弱了抗清的力量。但考虑到朱以海的身份,郑成功还是以礼相待,并安排他居住于金门。

顺治九年(1652年),由于与郑成功之间存在冲突,朱以海自去了监国称号,并由旧臣王忠孝、沈佺期等人照顾。这期间,朱以海一度移居南澳,不久后又回到金门。

顺治十八年(1661年),朱由榔在云南遇害后,张煌言一度上书朱以海,请求他争取闽海勋镇的支持,速正大号,以求正统。但由于得不到郑成功及其子郑经的支持,这一计划未能实现。郑成功去世后,朱以海一度无人供奉。

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十三日,朱以海在金门病逝,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结语

朱以海的一生是明末清初历史的一个缩影,他不仅是一位勇敢的抵抗者,更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在乱世之中,他虽然未能实现恢复明朝的梦想,但他的坚守与牺牲,却永远铭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

CC读书推荐阅读:工厂通古今,开局女帝抢我拼好饭全能后勤兵镇国小公爷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镜子通古今,我靠亿万物资养扶苏新妖孽兵王学霸养成小甜妻交锋工业帝国志药罐贵妃娇又作,病娇暴君乖乖认怂新婚夜,大佬调戏娇妻上瘾了大明:超神永乐时代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抗战之铁血兵锋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大明官南宋第一密探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诸葛会物理孟德挡不住皇族贵妻水浒西门庆江山争雄崖山海战,救人复国,征服天下穿越之农家小憨娃大志向大唐贞观第一纨绔开局一座玉门关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改革大唐重生西班牙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豆一与媚灵军古穿今之娘娘不好惹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红楼大官人三国处处开外挂被废太子之位,反手灭了父皇的国贞观造盛世帝国之鹰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重生之大鄫皇子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大秦之召唤群雄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我在大唐当王爷史巫前例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塞音老仙闹大明
CC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